Apr 30, 2014

週報

尊敬的各位學長:您們好!

以下是本週我們課堂的簡介。

家長班學習紀要

传统文化读书沙龙 第十期
一.    本期学习内容:
1. 《论语别裁》
  玩物丧志——周富济贫p230——p260)(电子版P129——P146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梲,何如其知也?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雍也第六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下期学习内容
《论语别裁》
天生我才必有用——我误聪明p261——p292)(电子版P147——P163

三.关于公也长第四“雍也第五”的解读
钱穆先生
——孔子称颜渊为好学,而特举不迁怒不贰过二事。可见孔门之学,主要在何以修心,何以为人,此为学的。读者当取此章与颜渊子路各言尔志章对参。志之所在,即学之所在。若不得孔门之所志与所学,而仅在言辞问求解,则乌足贵矣!
——孔门师弟子之所志所愿,亦即孔门之所日常讲求而学。子路、颜渊皆已有意于孔子之所谓仁。然子路徒有与人共之之意,而未见及物之功。颜渊有之,而未见物得其所之妙。孔子则内外一体,直如天地之化工,然其实则只是一仁境,只是人心之相感通,固亦无他奇可言。读者最当于此等处体会,是即所谓志孔颜之志,学孔颜之学。
——此章亦观人于微,品德之高下,行为之是非,固不论于事之大小。
——孔门之学,言即其所行,行即其所言,未尝以空言为学。读者细阐此等章可见。
——本章言美质易得,须学而成。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可以至圣人,不学不免为乡人。后人尊崇孔子,亦仅可谓圣学难企,不当谓圣人生知,非由学得。
——本篇历论古今人物,孔子圣人,人伦之至,而自谓所异于人者惟在学。
——本章孔子当冉有之请,不直言拒绝,当原思之辞,亦未责其不当。虽于授与之间,斟酌尽善而极严。而其教导弟子,宏裕宽大,而崇奖廉隅之义,亦略可见。学者从此等处深参之,可知古人之所谓义,非不计财利,亦非不近人情。

南怀瑾先生:
——《公冶长》代表修德之体;《雍也》代表进业之用。
——儒家常说天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老子则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人帮助了人,都往往附带了条件,希望有所回报。于是老子说人要效法天地。天地生了万物,他没有居功;天地给万物以生命,他没有自认为荣耀;天地做了好事,使万物生生不息。凡是能做的,做了就做了,没有条件。所以真正要成为圣人,就要效法天地的这种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
——一个人到了某种地位时,在言行上,一举一动,一句话,都会影响到社会风气。
——绝大多数清廉之士,最高的成就只到这个地步。他们清,很清。他们批评什么事情,都很深刻,都很中肯,很有道理。但是让他一做,就很糟糕。高尚之士谈天下事,谈得头头是道。不过,天下事如果交给他们办,恐怕只要几个月就完蛋。国家天下事,是要从人生经验中得来。什么经验都没有,甚至连呼百诺的权势经验都没有尝过,那就免谈了。
——一定要富贵功名都经历过了,还能保持平淡的本色,最了不起时是如此,起不了时还是如此;我还是我,这才有资格谈国家天下事。不然去读读书好了。
——至于批评尽管批评,因为知识分子批评都很刻骨,但本身最了不起的也只能做到清高。严格说来普通一般的清高,也不过只是自私心的发展,不能做到见危授命,不能做到见义勇为
——世界上任何事情,是非、利害、善恶都是相对的,没有的。但是要三思就讨厌了,相对总是矛盾的,三思就是矛盾的统一,统一了以后又是矛盾,如此永远搞不完了,也下不了结论的。所以一件事情到手的时候,考虑一下,再考虑一下,就可以了。
——为什么妒忌?只能说是人类天生的劣根性,我们必须以学问、道德来消磨它。这种妒忌心理,到了事业或利害相对的时候,就忌刻别人。所以学问之道,就要了解自己的心理,把这些罪恶的心理,消磨了、转化了,那才是真正“仁道”之“仁”
——绝顶聪明的人,不是故意装糊涂,而是把自己聪明的锋芒收敛起来,而转进糊涂,这就更难了。下一句话说待人接物,遇事退一步,把利益权位都让给人家,心里很舒服,并不希望人家事后报答,只要当时心里舒服就好。
——国家天下所以安定,必须要以教育文化为基础。
——年轻人有够狂的豪气,凡事看得太容易太简单。文章见解固然有,却不知道仲裁,不知道裁取。如何是该不该?怎样是能不能?都不考虑。学问之道,最难的是如何中肯仲裁。
——圣贤与英雄的分野: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克服自己;圣贤不想征服天下,只想征服自己。所以圣贤比英雄还要难。换句话说,英雄可以施劳,把自己的理想,建筑在别人的烦恼、痛苦上。圣贤则不想把自己的烦恼、痛苦放在别人的肩膀上,而想担起天下人的烦恼与痛苦。
——其实人生随时随地都是如此,每个人都有理智,都很清醒,有的事不愿做,但欲望一起,就压不下去,理智始终克服不了情欲。所以孔子儒家的学问重点,在于内讼和自省。
——孔子认为许多人有天才,但没有加上学识的培养,因此不能成就。就道德心理而言,问题也是一样。任何人都有道德的基本因素,只是因为没有学养,不知道把这种道德心理的基本因素培养出来。要使这种心理上善良的本质见之于行为,就必须加上学问的陶冶。
——做一个领导人居敬而行简,如果对一件事——处事,对一个人——待人,都是敬重的心理,事情自然就可以简化。这样来处理老百姓的事情,和一般社会的事务,就对了。如果说内心的精神,没有尊重这件事情,没有重视行政组织,没有敬业的心理,只是满不在乎,以此来标榜简化,以简化的目的来实行简化,就变成一种权术、一种手段,就不是政治的道德,这样就未免过分简化。
传统文化读书沙龙 第十一期
二.    本期学习内容:
1. 《论语别裁》
  天生我才必有用——我误聪明p261——p292)(电子版P147——P163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下期学习内容
《论语别裁》
政治与宗教——刺激与诱导的教育法p292——p324)(电子版P163——P181

三.关于 “雍也第五”的解读
钱穆先生
——其心三月不违仁: 仁指心言,亦指德言。违,离义。心不违仁,谓其心合于是德也。
——孟子曰:‘仁’人心也。然有此心,未必即成此德,其要在能好学。浅譬之,心犹薪,仁犹火。薪无有不燃,然亦有湿燥之分。颜子之心,犹燥薪。
——孔子之所谓小人儒者,不出两义:一则溺情典籍,而心忘世道。一则专务章句训诂,而忽于义理。子夏之学,或谨密有余,而宏大不足,然终可免于小人儒之讥。而孔子之善为教育,亦即此可见。
——先生朴胜文采,像一野人。文采胜了朴里的祝官(或衙里的文书员)。只有朴文采配合均才是一君子。
——不仁之人而得生存,亦赖人群之有仁道。若使人群尽是不仁不直,则久矣无此人群。
——本章‘之’字指学,亦指道。仅知之,未能心好之,知不笃。心好之,未能确有得,则不觉其可乐,而所好亦不深。譬之知其可食,不如食而嗜之,尤不如食之而饱。孔子教人,循循善诱,期人能达于自强不息欲罢不能之境,夫然后学之与道与我,浑然而为一,乃为可乐。
——道有高下,人之智慧学养有深浅。善导人者,必因才而笃之。中人以下,骤语以高深之道,不惟无益,反将有害。惟循序渐进,庶可日达高明。
——先难而后获:此句可有两解:治人当先富后教,治己当先事后食。《诗经》曰:‘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是也。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亦仁者之心。又一说:不以姑息为仁,先令民为其难,乃后得其效。后解专主为政治民言,前解乃指从政者自治其身言。两义皆通,今姑从前解。
——《论语》樊迟凡三问仁,两皆兼问知,而孔子所答各不同。解者每谓弟子问同而孔子答异,乃因材施教。然一人同所问,何以答亦各异。盖所问之辞本不同,孔子特各就问辞为答。记者重在孔子之答,略其问辞之详,但浑举问仁问知之目,遂若问同而答异。樊迟本章所问,或正值将出仕,故孔子以居位临民之事答之。

南怀瑾先生
——孔子告诉仲弓,你心里不要有自卑感,不要介意自己的家庭出身如何,只要自己真有学问,真有才具,真站得起来,别人想不用你,天地鬼神都不会答应的。
——说一个国家的人才,要几百年社会安定的文化才能培养得出来。但战争一来,又都光了。
——世界上贫病交迫的人太多了,这是我们应该用心致力的地方。所谓行仁道,就是要从社会整体的环境来均富。
——穷归穷,绝不愁,如果又穷又愁,这就划不来,变成穷愁潦倒就冤得很。社会上贫病交迫的人很多,要想心理上不再添愁,这个修养就相当高了。
——任何人处于这种环境,心里的忧愁、烦恼都吃不消的。可是颜回仍然不改其乐,心里一样快乐。这实在很难,物质环境苦到这个程度,心境竟然恬淡依旧。我们看文章很容易,个人的修养要到达那个境界可真不简单。
——孔子说,你不管做不做得成功,只要你肯立志,坚决的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这便是真正的努力。现在你自己划了一个界限,还没开步走就先认为自己过不去,这不是自甘堕落吗?
——“是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人,所以在字旁边加一个需要字,便成了儒。
——需人则是人类需要他,社会当中不可缺少的人,这就是。我们都称孔孟思想为儒家学说,但是究竟要什么样子才能叫呢?孔子在这里提出来分为两种:一种叫君子之儒,一种叫小人之儒。
——君子之儒,就是人情练达,深通世故。如前面所讲的,子路的,子贡的和冉求的,都具备了,那就是君子儒
——什么叫小人儒?书读得很好,文章写得很好,学理也讲得很好。但除了读书以外,把天下国家交给他,就出大问题,这就是所谓书呆子,小人儒。
——说人一定要有作人的标准。尽管许多人,不走正道而得意一时,最后还是有问题。不过许多人还是只顾目前,不顾自己的后果。虽然我们看到不少人作恶多端,却仍然安享天年,但是这笔帐终归有来世结算的。
——“是朴素的文质;是人类自己加上去的许多经验、见解,累积起来的这些人文文化。
——后天文化的熏陶与人性本有的敦厚、原始的朴素气质互相均衡了,那才是君子之人。
——可是社会上有才具的人,能干的人,将来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并不一定在学校里就是书读得很好的人。所以功课好的学生,并不一定将来到社会上做事会有伟大的成就。
——假定一个人书读得好,学问好,才具好,品德也好那才叫做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算是一个人才。
——一个人知识虽高,但才具不一定相当;而才具又不一定与品德相当。才具、学识、品德三者兼备,这就是孔子所讲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不但学校教育要注意,家庭教育也要对此多加注意。
——我们根据孔孟思想,认为人性的本质,本来是善良的。最有名的《三字经》,第一句话就引用孔子“人之初,性本善。”不善都是后天学坏了的恶习气。所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欲期学问的成就,进入乐之的境界,就太不简单了。我们对于部下或者子女的教育,就要注意这一点,看他乐于哪一面,就在哪方面培养他。
——就算爱打麻将,也可以培养他,当然不是培养他去打麻将,而是将他打麻将的心理转移到近似的正途发展。这才是师道的原则,不但对人如此,对自己修养学问也要如此。
——中人以上的资质,可以告诉他高深的理论;至于中人以下的资质,在教育方面,教导方面,对他们就不要作过高的要求,不妨作低一点的要求。但中人以下的人,他们的成就,又不一定永远在中人以下,只要他努力,最后的成就,和中人以上的会是一样的。
——教育后代,只是希望他很努力,很平安的活下去,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分子,这是最基本的要点,并不希望他有特殊的地方。
——大凡领导人的时候,对部下先要认识。看他的能力若是中人以下,却把较高的任务交给他,那一定糟糕。教育的原理也是一样,对自己子女的教育更要注意,千万不要儿女都是自己的好,对自己的儿女也要看情形。

少年班課堂紀要

課程開始:全體起立面向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像行三鞠躬禮師生互相行禮。
1. 用恭敬心、真誠心讀誦論語前八篇。
2. 繼續學習《泰伯第八》。
3. 根據經文:“曾子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講解故事:趙氏孤兒托孤救孤
這是一則與趙宣子有關的故事是第一部傳入西方的戲劇這也可能是在西方搬上舞臺最多的中國古典故事許多文豪為這部「中國孤兒」寫過劇本。故事中的承諾與道義千古流芳。
+++++++++  
有一出古戲叫《趙氏孤兒》,演的是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其中就有兩個人以生命為代價信守諾言的情節。

春秋時候,趙國有個忠臣趙奢,遭到奸臣屠岸賈的誣陷,被殺了。臨刑前,趙奢對他的兩個門客程嬰和杵臼說:「我死後,你們一定想辦法保住我的兒子,日後讓他為我報仇,除掉屠岸賈這一幫禍國殃民的壞蛋。 」兩人鄭重地答應了。

趙奢被害後,他們兩人就歷盡千辛萬苦去實踐自己的諾言。趙奢的妻子是趙王的女兒,帶著兒子住在王宮裡。他們估計趙奢的妻子不會被害,但趙奢的兒子有可能保不住,就設法把他從宮裡偷出來。當時這孩子只有半歲。程嬰也有個半歲的兒子,就把他放在程嬰家一塊養。但是,很快屠岸賈發現孩子不在宮中,就到處搜查,查了個把月,沒有查到。這傢伙惱羞成怒,一定要斬草除根,命令全國搜查;若查不出來,就把全國三3個月以上、1歲以下的孩子全部殺光。

程嬰、杵臼看到這種情況,於心不忍,就商量出一個既要保住全國的孩子,又要保全趙氏孤兒的辦法,拿程嬰的兒子冒充趙氏孤兒,獻出去。由誰來獻呢?獻孩子的要受到正直之士的譴責,保藏孩子的則肯定活不了。最後杵白說:「讓我去死吧。我年紀大些,今後撫養的任務很重,時間也長,再說你能文能武,留下來也比我有用些。」於是杵臼把程嬰的兒子藏在自己家裡,而程嬰去「告密」,並帶人到杵臼家裡去搜,果然搜出個孩子,當著程嬰的面就摔死了。

大家想想,雖然是瞞哄了屠岸賈,但眼看著自己的親生兒子被摔死,心裡有多難受!而且這種難受還不能有任何表現,要裝出極力討好屠岸賈的樣子來。當時屠岸賈要賞程嬰一筆錢並給他官做。程嬰說:「您多賞點錢,我不做官,我出賣了朋友,人家會罵我,不如多拿點錢遠遠離開京城,找個地方隱居起來。 」屠岸賈誤認為程嬰是跟自己一樣的勢利之徒,沒有多想就同意了,給了一大筆錢。程嬰帶著錢和趙氏孤兒藏在深山裡。一躲19年,不僅把趙氏孤兒培養成人了,而且調教得能文能武。程嬰這才告訴這孤兒19年來的事情經過,趙氏孤兒最後終於在程嬰的説明下,報了仇,把屠岸賈一夥全殺了,把趙奢的案子也翻了。程嬰和杵臼真可謂「一諾千金」,是古代講信用的典型。

我們給每位同學都發了一套蔡禮旭老師的“小故事大道理”。讓同學們回家閱讀。同時我們也將其作為教材,在上課時使用。在課堂上我們一起朗讀了“曾參受杖”的故事:

在春秋時代,有個孝子叫曾參。有一次他父親很生氣,要處罰他。順手拿起旁邊一根很粗的棍子打他,他很乖動都不動。「父母責,須順承」,就乖乖在那裡讓父親打。父親因為脾氣比較大,竟把他打昏了。孔夫子知道了這件事,就對曾參說:「你這樣做,即是不孝!」曾參覺得自己很乖,「父母責,須順承」,連跑都不跑,怎麼會不孝?孔夫子說:「假如你的父親失手把你打死了,誰最傷心?」就是父母。如此是陷父親於不義!孔夫子告訴曾參說「小杖則受」,小棍子可以接受;「大杖則走」,就要趕快離開,要學靈活一點。所以,我們求學問也要靈活,要懂得權變。比如說,今天我們剛好犯了過失,父親在罵,這時候我們要「父母教,須敬聽」。但是假如父親有心臟病,愈看愈生氣,這時就不可站在那裡,要趕快離開。這就説明,我們要懂得觀察情況,處處為父母著想。

作業:讀誦“泰伯第八”,每日五遍。朗讀“曾參受杖”的故事。
下週安排:學習《子罕第九》。
課程結束總結、回顧本堂學習內容全體起立合掌恭誦感恩詞生排隊向老師行鞠躬禮道別。

兒童班課堂紀要

1.     向孔夫子三鞠躬。
2.     一起讀誦《入則孝》、《出則弟》、《謹》、《信》兩遍。
3.     複習《入則孝》
4.     動畫片《孔子》:返回
5.     識字
6.     静心描字

Apr 16, 2014

復活節快樂

尊敬的各位學長:您們好!

即將來臨的週末是復活節,我們將停課一次。祝您們復活節快樂,受當下萬物復甦的春季。

復活節是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星期日。基督徒認為,復活節象徵重生與希望,乃是紀念耶穌基督於公元33年被釘死後第三天復活的事蹟。在上週的課堂上,我們告訴同學們復活節不僅僅是尋找彩蛋,更重要的是為了慶祝基督戰勝罪惡和死亡為人類帶來救恩和希望

以下是本週我們課堂的簡介。

家長班學習紀要

暫缺。

少年班課堂紀要

課程開始:全體起立面向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像行三鞠躬禮師生互相行禮。
1. 用恭敬心、真誠心讀誦論語前篇。
2. 講解耶穌基督死而復生的故事
3. 學習《泰伯第八》上半部分。
4. 講解泰伯三讓天下的故事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5. 講解曾子孝親的故事:
齧指痛心「曾參,字子輿,事母至孝。曾參採薪山中,家有客至,母無措。參不還,乃齧其指。參忽心痛,負薪以歸。跪問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齧指以悟汝耳。」
這就是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中的「齧指痛心」。曾參入山打柴,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背起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讓你知道。」
《泰伯第八》有好幾條有關曾子的經文列其中兩條以示論語如何影響了中國人的心靈
曾子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作業讀誦泰伯第八”,每日五遍。
下週安排:繼續學習《泰伯第八》
課程結束總結、回顧本堂學習內容全體起立合掌恭誦感恩詞生排隊向老師行鞠躬禮道別。

兒童班課堂紀要

1. 向孔夫子三鞠躬。
2. 一起讀誦《入則孝》、《出則弟》、《謹》、《信》兩遍。
3. 學習“用人物 須明求 倘不問 即為偷 借人物 及時還 後有急 借不難 
4. 複習背誦《入則孝》、《出則弟》、《謹》三章
5. 八德故事《閔損蘆衣》
6. 動畫片《孔子》:守孝
7. 識字
8. 静心描字

Apr 9, 2014

Shakespeare in Love

尊敬的各位學長:您們好!

Shakespeare in Love” 是一部曾獲7Oscar獎的電影名。我們用它來表達對經典的熱愛,期待我們與“讀誦經典”的蜜月期永遠不會結束。家長們反映,通過三月來的讀經學習,同學們取得了一定的進步。每天都抽出半個小時的時間讀誦經典 (有的孩子已超過了半小時),這對生活在海外的同學們而言是不容易的。感謝家長們支持,以及您們在課堂上,在微信中所分享的寶貴的讀經經驗:

 “谦慧在坚持读经到现在的确认了很多字,现在开始进入疲倦期,总说太长了累,所以现在我改成让她少食多餐的形式,每次读2条一3条,每天多读几遍,这样也挺容易读熟,就是进度慢点儿。”
“我们家俩小子都不排斥读经,已经让他们潛意识认为读经是每天必做的事。尽管每天读的有多有少。

“我感觉家长的坚持很重要。银一霏喜欢读比较熟的章节,对新的有点畏难。我现在分开早上和晚上分开完成,这样一次不会读太累,疲倦的时候就结束。每天能和我坚持读完5。建议对比较长的章节多给一周时间,比如第五篇,这样给孩子压力小一些,另外每天可以读一遍旧的章节,这样不会忘记以前的。”

“说说我们家小的读经,老大是他爸负责:)小家伙读经兴致还是比较高的,不过比较惭愧的是没有做到每天晨读,但每天晚上一定会最少读背两篇论语,一般可以每天读四篇,当然他也有不想读的时候,比如读了一篇半,还有半篇读不下来,我会让他指着每个字我替他读完,所以每天两篇一定能保证。如果早上他比我醒得早,他就会主动要求读论语,自己默默读完并计数,还有在他画画的时候我就给他放论语的mp3听,很神奇的是每次听着论语画的画都特别棒。我感觉孩子现在定性好了很多,而且读诵的能力越来约强,以前一篇新的章节要带读10遍才能读下来,现在读下新章节的带读遍数越来越少,背诵也是如此。感谢老师們让孩子接触经典,真的很受益。”

。。。。。。


同學們在文言文方面所取得的進步,給家長們帶來了信心。有的家長建議將這種學習方法也應用在英文經典的讀誦上。我們在Amazon.ca上定了一些Shakespeare的“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價格: 3加幣出版商為推廣經典,提供了質優價廉的版本)。此書的音頻鏈接是https://archive.org/download/midsummer_nights_dream_0806_librivox/midsummer_nights_dream_0806_librivox_64kb_mp3.zip

屆時會將書發給那些願意接受挑戰的同學。或許經典讀誦吻合了語言學習的規律:反复聽,反复讀,每天堅持。


以下是本週我們課堂的簡介

家長班學習紀要

传统文化读书沙龙 第九期

一.    本期学习内容:
1. 《论语别裁》:  孔子选女婿——名臣的典范p201——p230)(电子版P113——P129
公冶长第五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瑚琏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2.《刘善人讲病》录像三

.下期学习内容
《论语别裁》
  玩物丧志——周富济贫p230——p260)(电子版P129——P146

三.关于《论语》“公也长第五”的解读
钱穆先生
——本篇皆论古今人物贤否得失,《论语》编者以继前四章之后。孔门之教,重于所以为人,知人物之贤否,行事之得失,即所学之实证。
——孔子之于人,每不称其质美,而深称其好学,如颜渊。此章言君子成德,有赖于尊贤取友之益,亦称子贱之善学。
——孔子平日讲学极重仁,仁乃人生之全德,孔子特举以为学同修养之最高辬准,而又使学者各就才性所近,各务专长,惟同向此全德为归趋。人求全德,亦不可无专长

南怀瑾先生
——孔门学问之道多半是讲——作人做事的应用。
——什么人可以说是君子呢?在此隐约透露出:第一,文化精神教育的目的,是在于培养承先启后的继起人才。第二,注意奖励后起之秀,导之使他发扬光大。
——于“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这两句话是孔子处世的原则。一个人如何做到治平之世,才具不被埋没;混乱之际,不会遭遇生命危险,实在颇为不易。
——用嘴巴和人家对抗的人,常被人讨厌。假如一个人没有做到仁的修养,光是利嘴有什么用?这一节首先讲明人格修养的标准;
——我们从这一节,看到孔子对于的要求,严格到这个程度,几乎没有一个学生可以达到这个标准。学问真正能够达到的标准,只有一个颜回。
——第一等人往往可以不写文章,不讲学;学问越好越不响。
——孟子认为天下有三件乐事,第一是父母具存,兄弟没有什么事故,尽到了孝道和友爱;第二是胸襟光明磊落,没有对不起人,没有对不起天地鬼神的事;第三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天下事实在并不简单。有人有思想、有能力、有才具,他却一辈子做不好事业,因为他的精力不足、精神不够。所以曾国藩的相法便说:功名看气宇,事业看精神。有道理。
——上等人有本领没脾气,中等人有本领有脾气,下等人没本领脾气大。孔子这里的刚是指有本领没脾气的上等人而言。
——一个人有欲望是刚强不起来的,碰到你爱好的,就非投降不可。人要到无欲则刚。
——人活在世界上是互助的,我们的幸福享受,一定有赖于人,甚至妨碍了别人。不过,如能常生警觉,想到妨碍了别人时,尽量少妨碍一点,已经是最好的道德了。所以说,绝对无私,绝对无欲,是做不到的。
——老子也认为绝对无私是不可能的,做到清心寡欲少私寡,已经很了不起。少私就公了;绝对无私行不通;绝对无欲做不到;少欲就是了不起。所以替自己想时也能替别人想,就是很了不起的公德。
——古人的所谓文章,包括美好的言语、思想、行为、举动、待人、处世等表之于外的都叫作文章;事理成了一个章法,蕴含艺术的气氛,就叫文章。后来变成狭义的文章,写成某些形式的文字才叫文章。
——以中国人做官也好,做事也好,他的精神目标,是要对后代负责;不但对这一辈子要负责任,对后世仍旧要负责任。
——一个最了不起的人,是最平凡的人。真做到平凡,才是真了不起。而赵拤最后的谥号是两个字清献历史上的赵清献公,就是赵拤,他一生都奉献给国家,而一生清正,到达这个程度是很难的。
——谥法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等到邦有道时,这些东西仍然要恢复起来才对。
——孔子说一个人能够敏而好学,再加上不耻下问的谦德,才符合这个字的内涵。
——恭是自己内心的肃诚,敬是对人对事态度上的严谨。换言之:对上接受命令时,不只是服从,有好的意见时要提出力争。执行命令,要尽心,不只是敷衍了事

李炳南先生
——孔子派漆雕开为仕。子开对曰:仕,未能自信。孔子。何以之?孔子其志道之深,不汲汲于荣禄
——孔子之有本性,有天道,有人道。文章,即是六与修治平,此人道,所人道敏政,弟子所共修,讲习故可得而。至于性与天道,深微知,能知之者,子、曾子、贡数人而已。且孔子教育注重人道,故罕言之,是以不可得而
——,其人有可敬,而我不知敬,失人。其人本可敬,而我敬之,失己。失人失己,必后悔。故必由浅渐深,由疏渐亲为时既久,真知,然后用吾之敬,自可免失人失己之患,此其所以善也。此亦从郑,其解善交得之。人交友,朋友在五之中,故如是慎重 

少年班課堂紀要


課程開始:全體起立面向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像行三鞠躬禮師生互相行禮。
1. 用恭敬心、真誠心讀誦論語前六篇。
2. 學習《述而第》。
3. 講解部分經文。
4. 介紹<易經>一書。(孔子云:「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5. 講述袁了凡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
作業讀誦述而第七”,每日五遍。
下週安排:學習《泰伯第八》
課程結束總結、回顧本堂學習內容全體起立合掌恭誦感恩詞生排隊向老師行鞠躬禮道別。

兒童班課堂紀要

1.   向孔夫子三鞠躬。
2.   一起讀誦《入則孝》、《出則弟》、《謹》、《信》兩遍。
3.   學習“將入門 問孰存 將上堂 聲必揚 人問誰 對以名 吾與我 不分明 
4.   複習背誦《入則孝》、《出則弟》兩章
5.   介紹清明節,讀誦古詩《清明》
6.   識字
7.   静心描字

Apr 2, 2014

清明時節雨紛紛

尊敬的各位學長:您們好!

即將來臨的週六45日是清明節。「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中華民族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一種固定的風俗。如今我們生活的時代,很少有機會祭祖,很難做到孔子所言「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身居在海外的我們,也無法掃墓。古人云:「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 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幸好我們還在讀經書,還在學習傳統文化。或許我們可以用這種方式與先祖,與古聖先賢感應道交。

兩年前的除夕夜,我們曾誦讀以下的祭文祭祀先祖。清明節在即,我們用當年同樣的心境,同樣的至誠,表達對先祖的緬懷!

  
中華民族萬姓祖先
三皇五帝、堯舜禹湯、文武周公、
大成至聖先師孔老夫子、
歷代古聖先賢、列祖列宗:在上

今天是公元2012年1月21日,農曆壬辰年除夕前夜。蒙城弟子規傳統文化學習班家長和同學,懷著誠敬之心來到您們的面前。焚香叩拜,祭祀先祖。

這是我們首次祭祖,經驗不足,準備倉促,祭品也不夠豐盛,祈請您們原諒。弟子規言:喪盡禮,祭盡誠。我們知道您們祭奠在天之靈最重要的是一顆至誠至敬的心。

此時此刻,我們以虔誠的心,凝神而聚,感受與您們同在!

我們是旅居海外的炎黃子孫——您們的後裔,龍的傳人。我們血脈裡流淌的血在您們身上也曾經流淌;我們身上的中國人印記是您們留下的。您們給了我們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給了我們中醫、太極、武術;給了我們五千年的文明、睿智的傳統文化。是您們給了我們諸子百家、四書五經,唐詩宋詞,是您們給了我們弟子規,給了我們作為中國人的自豪與信心,給了我們中國人的精神與靈魂。沒有您們,就沒有我們今天的血肉之軀。沒有您們,我們也不可能站在這裡。

我們在此披瀝一心,至誠頂禮,感恩您們所給予的一切!

龍年在即,回首過去,我們犯了許多錯誤,造了許多罪業,讓您們蒙羞,我們是不肖子孫。希望您們能護佑我們回歸到您們的智慧之源,學習聖賢文化,堅定學習弟子規信心,用弟子規來規範我們的身、口、意。這樣傳統文化的根不至於在我們手中失傳、不至於在我們手中中斷。在您們面前,我們真誠懺悔以往的過錯,努力學習傳統文化,以期德日進,過日少。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今天我們帶孩子們來參加祭祖,讓他們感受到與祖先同在的莊嚴,體會到與先人心與心的交流,感受到您們的精神魅力。他們有的已學弟子規,有的正在學弟子規,有的將要學弟子規,懇請您們祝福這些孩子,無論是在場的還是不在場的,讓他們遠離刻薄、貪婪、自私、懶惰、冷漠、傲慢、憤怒,遠離不良媒體的誘惑,遠離所有不良習氣。讓他們擁有厚道、寬容、慷慨、慈悲、仁愛、善良、平和。請您們給予他們勇氣,認識承認並改正自己的過錯,給予他們力量去承擔責任,迎接挑戰,給予他們一顆寧靜的心靈去面對困境。

今天,他們是祭祖主體,因為他們會將傳統文化的薪火傳承下去。請賦予他們使命吧。讓他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未來,因為因緣際會,也許他們之中會有人成為大醫,用您們不傷害地球資源的中醫智慧為人解脫疾苦;也許他們之中會有人成為外交家,用您們的和為貴的理念,讓世界走向大同;也許他們之中會有人成為政治家,用您們的治國理念,讓國民安康;也許他們之中會有人成為心靈大師,得到您們的真傳,去拯救日益墮落的人心,提升日益頹廢的道德,化解日益頻繁的災難;也許他們只是普通人,但舉止有禮,進退有度,與人為善,正心誠意,用您們的教化去影響去感化他們周圍的每個人。所以請您們將純淨純善的種子注人他們的心田,讓智慧之樹在他們心靈裡成長。我們將以讀誦弟子規的方式,接受您們的加持。

請在場大眾長跪恭誦弟子規經文

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至。 這些立志成聖賢的孩子,將是您們真正的精神傳人。

最後懇請您們祝福我們的家長,讓他們改過自新,成為孩子的榜樣,用智慧去引導孩子們走向正確的道路,以慰您們在天之靈。請您們護佑在場的所有人,地球上的一切生靈,讓世界每個角落都充滿友愛,充滿美好、幸福、感恩和平安!

以下是本週我們課堂的簡介

家長班學習紀要

传统文化读书沙龙 第八期
一.   本期学习内容
1.《论语别裁》:  里仁第四
 那“仁”却在灯火阑珊处——仁者之言p167——p200(电子版P94——P113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2.《刘善人讲病》录像三

.下期学习内容
1.《论语别裁》
  孔子选女婿——名臣的典范p201——p230)(电子版P113——P129
2.《刘善人讲病》录像三
三.关于“里仁第四”解读
钱穆先生
——孔子论学论政,皆重礼乐,仁则为礼乐之本。孔子言礼乐本于周公,其言仁,则好古敏求而自得之。礼必随时而变,仁则古今通道,故《论语》编者以里仁次八佾之后。
——知仁之可安,即知仁之为利。此处利字,乃欲有之之义。人之所以为人,主要在心不在境。外境有约有乐,然使己心不能择仁而处,则约与乐皆不可安。久约则为非,长乐必骄溢矣。
——仁者,处己处群,人生一切可久可大之道之所本。
——仁乃一种心境,亦人心所同有,人心所同欲。桃杏之核亦称仁,桃杏皆从此核生长,一切人事可久可人者,皆从此心生长,故此心亦称仁。若失去此心,将如失去生命之根核。浅言之,亦如失去其可长居久安之家。
——放无论外境之约与乐,苟其心不仁,终不可以久安。安仁者,此心自安于仁,如腰之忘带,足之忘履,自然安适也。利仁者,心知仁之为利,思欲有之。
——若人人能安仁利仁,使仁道明行于人群间,则善人尽得人好而善道光昌,恶人尽得人恶,而恶行匿迹。人人能真有其好恶,而此人群亦成为一正义快乐之人群。
——常人富贵则处,贫贱则去。君子仁则处不仁则去。君子之名成于此。
——《论语》最重言仁。然仁者人心,得自天赋,自然有之。故人非求仁之难,择仁安仁而不去之为难。慕富贵,厌贫贱。处常境而疏忽,遭变故而摇移。人之不仁,非由于难得之,乃由于轻去之。惟君子能处一切境而不去仁,在一切时而无不安于仁,故谓之君子。
——此章孔子深叹世人不知所以为仁之方。为仁之方,主要在己心之好恶。己心真能好仁恶不仁,则当其好恶之一顷,而此心已达于仁矣,焉有力不足之患?常人虽知重仁道,而多自诿为力不足,此乃误为仁道在外.不知即在己心之好恶。
——功者人所贪,过者人所避,故于人之过,尤易见真情。
——道,人生之大道。人生必有死,死又不可预知。正因时时可死,故必急求闻道。否则生而为人,不知为人之道,岂不枉了此生?
——仁偏在宅心,义偏在应务。仁似近内,义似近外。
——《论语》教人,多从自己一面说。若专在利害上计算,我心对外将不免多所怨。孔子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若行事能依仁道,则不论利害得失,己心皆可无怨。此怨字,当指已心对外言。
——与人相处,无论其人贤不贤,于己皆有益。若见贤而忌惮之,见不贤而讥轻之,则惟害己德而已。又此章所指,不仅于同时人为然,读书见古人之贤,亦求与之齐。见其不贤,亦以自省。则触发更广,长进更易。
——所谓几谏,仅微见己志而已,不务竭言。若父母不从,仍当起敬起孝,不违逆。待父母心气悦怿,再相机进谏。
——孝心即仁心。不孝何能仁?当知能对别人有同情,能关切,此乃人类心情之最可宝贵者。孔子特就孝道指点人心之仁。人当推广孝心以达于仁,若以自私之心对父母,处家庭,初视若亦无违孝道,然心不仁,亦将不孝。此心是一,即仁便是孝,即孝便是仁,非谓仁孝可有先后之分别。
——凡谨言慎行皆是约。处财用为俭约。从事学问事业为守约。

南怀瑾先生
——什么叫里仁呢?就是我们随时要把修养、精神放在仁的境界。
——拿中国唐代以后佛学原理来说,万物只有三个理则——体、相、用。譬如我们现在讲的,以孔子的《论语》思想为是二十篇《论语》,我们来研究、解释。是了解孔子以后,该怎样去弘扬中国文化,其就在此。
——自处于仁,里仁象征了学问的中心在如何自处。自心是处于人之间就是了。相就是人的行为,用则是发挥的作用。
——孔子讲到“吾道一以贯之”,换句话说,就是体用一贯,有体有用。
——“择不处仁”的意思是我们学问、修养,没有达到处在仁的境界,不算是智慧的成就,这是第一原则。
——约不是订一个契约,约的意思和俭一样。就是说没有达到仁的境界的人,不能长处在简朴的环境中。
——如真有智慧、修养到达仁的境界,无论处于贫富之际,得意失意之间,就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的。
——一个真正有忠于仁的人,看天下没有一个人是可恶的,对好的爱护他,对坏的也要怜悯他、慈悲他、感化他。
——得意的时候,要依仗仁而成功,失败了,也要依靠而安稳
——讲仁的体与用。所谓体是内心的修养,如何做到仁、爱人;仁的用,有推己及人的精神,心胸宽大,包容万象,能够感化他人,这是仁的用。
——孔子说一个人会有过错,往往都是社会关系的因果。
——孔子真正的学问精神是讲,他的根基则在于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孔门学问的四大原则。
——如果在本篇起来讲:道是仁之体,仁是道之用。
——义就是仁的用,只问应不应该做,为道德应该做的就做了,不应该做就不做,以义作比对。
——一个人不怕没有地位,最怕自己没有什么东西站得起来。根本要建立。如何建立?拿道家的话来说:立德、立功、立言——人认为三不朽的事业,这是很难的成就。
——孔子的学问,的确有一段内在修养、真实工夫,并不是完全谈空洞的理论而已。
——我们研究了孔孟学说,懂得了人生,才知道作人真不容易,的确须要多体会历史、多体会人生。然后才能做到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随时随地里居于仁道之境了。

四.刘善人讲病
——商属水,水属财。王凤仪先生说这么句话,现在啊,道让水淹死了。道到水下面去了。现在人只顾财,不讲什么道德不道德。
——什么叫功?什么叫德?什么叫罪?什么叫业?为已的,就是罪、就是业;为他人付出的,就是功、就是善、就是德。
——儿女不用管,全凭德行感。儿女不听话,就是我没做好啊。
——夫妻是缘,别把缘变成“冤”。别变成相敬如“冰”呀。
——“管人是假人,管已是真人”不要管别人,先管好自己。
——看人好处是“聚灵” ,阳气聚灵。找人好处,说明你心宽阔,这叫心善。要知错必改,改了就是好人
——自己有长处别保留,他人有短处,你也别指责。你是改变不了别人的,得让他自己觉悟。
——要知道“欲”是“欠”的“山谷” ,它填不满,欲壑难平不然怎么说: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做儿女的,不必管自己的父母慈不慈,你都得尽孝;做老人的,不要管儿女孝不孝,你都要尽慈道,你真要是尽到了,儿女不会不孝敬你的
——佛祖圣贤怎么成的呀?就是从争贪里边漏出去的。他们不争、不贪,所以成圣了、成贤了、成佛了。
——我们做母亲的,在孩子刚懂事的时候,千万不要给孩子送毒药什么是毒呢?恨、怨、、怒、是毒
——什么叫明理?明白道理。什么道理?为人之道
—— 不“争理”,要讲道。做人要有道德道德道德,倒过来是德嘛。倒过来,待人如己,自己就得道了
——不怨人,就是成佛的大道根
——会怨的怨自己,不会怨的怨别人
——明明知道行善好,你还要去做恶;明知道生气会得病,你还是要生气,那谁也看不住你啊!得自修,自修才能成材

少年班課堂紀要

課程開始:全體起立面向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像行三鞠躬禮師生互相行禮。
1. 用恭敬心、真誠心讀誦論語前六篇。
2. 學習《述而第》。
3. 講解部分經文。
4. 講述伯夷叔齊的故事
5. 音樂之美孔子的三月不知肉味”。
作業讀誦述而第七”,每日五遍。
下週安排:繼續學習《述而第
課程結束:總結、回顧本堂學習內容;全體起立合掌恭誦感恩詞;學生排隊向老師行鞠躬禮道別。

兒童班課堂紀要

1.   向孔夫子三鞠躬。
2.   一起讀誦《入則孝》、《出則弟》、《謹》、《信》兩遍。
3.   學習“事勿忙 忙多錯 勿畏難 勿輕略 鬥鬧場 絕勿近 邪僻事 絕勿問 
4.   複習飯前感恩詞
5.   讀誦古詩《憫農》
6.   識字
7.   静心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