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25, 2014

地球一小時

尊敬的各位學長:您們好!

地球一小時」是全球最大型的集體環保行動。參與的方法十分簡單,大家只要在指定的時間,將非必要的燈關掉。地球一小時的精神其實遠超於關燈一小時,它啟發我們在生活習慣上作出小改變,從而進一步推展至可持續生活模式。2014年「地球一小時」時間是即將來臨的週六:32920:30 - 21:30。敬請您熄燈一小時,世界將因您而改變。

過去三年裡我們鼓勵同學們在這個特殊的一小時裡, 關上電燈電視電腦電子遊戲。。。 點上一盞燭燈和家人坐在一起, 守著燭光講故事聊天分享心得。 通過這一回歸傳統善舉,表達我們對地球的敬意。讓Earth hour 變成我們一年一度的家庭傳統。或許 這一小時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在未來為我們留下溫馨的回憶。

請聽:羽泉2011地球一小时创作的主题曲:关一盏灯


以下是本週我們課堂的簡介

家長班學習紀要

传统文化读书沙龙 第七期

一.   本期学习内容
1.《论语别裁》八佾第三 
穷源溯本——衰世的通病p135——p165 )(电子版P76——P93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2.《刘善人讲病》录像三
    
.下期学习内容
1.《论语别裁》:  里仁第四
   那“仁”却在灯火阑珊处——仁者之言p167——p200)(电子版P94——P113
2.《刘善人讲病》录像三

三.关于“八佾第三”的解读
马一浮先生
——礼者,天地之序。乐者,天地之和。
——《礼运曰》:“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所谓人利,人患者,亦即亲与不亲,逊与不逊之别耳。礼乐之义,孰有大于此者乎?而行之必自孝悌始。
—— 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知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孟子之言,皆至精本实,皆直指本心之体。一切大用,皆从此流出,故曰生。
                                 ——摘自《论语大义三——礼乐教中》
李炳南先生
——孔子听悉哀公与宰我此一答,便:成事不凡事已成定局,就不必了。已成为现实为时已晚,不如不。已了,也就算了,不要再追究。惠能大的若真修行人,不间过
——父母应该教育小孩卑忍,不能教小孩竞争知道竞争就是斗,再演就是战争;其实谦卑忍反而能广结有助于事成功。
                                   ——自《论语讲要》 八佾第三
钱穆先生
——因孔子论学,都就人心实感上具体指点,而非凭空发论,读《论语》者首当明白此义,
并当知吾人虽生两千五百载之后,而有时我心之所实感,仍可与孔子当年有同感。人心大同,不为古今而殊,可于孔子之言,弥见其亲切而有味。
——三代之礼,乃孔子博学好古之所得,乃孔子之温故。其曰‚吾从周,则乃孔子之新知
——本章见社会人群相处,贵能先尽诸己,自能感召对方。
——哀乐者,人心之正,乐天爱人之与悲天悯人,皆人心之最高境界,亦相通而合一。无哀乐,是无人心。无人心,何来有人道?故人当知哀乐之有正,惟当戒其淫伤。
——孔子言仁常兼言知,言礼常兼言乐,言诗又常兼言礼,两端并举,使人容易体悟到一种新境界。亦可谓理智与情感合一,道德与艺术合一,人生与文学合一。此章哀乐并举,亦可使人体悟到一种性情之正,有超乎哀与乐之上者。凡《论语》中所开示之人生境界,学者能逐一细玩,又能会通台一以返验诸我心,庶乎所学日进,有欲罢不能之感。
                          ——摘自《论语新解》八佾第三

南怀瑾先生
——任何一个民族的后代,如果不重视自己的文化历史,就是自己把自己毁灭,后代就无法考证。
——过去读书,五、六岁以后,先研究小学就是研究做人道德行为,等于现在学校的公民课程——洒扫应对。洒扫从文字上看很简单,洒洒水、扫扫地而已;应对可就麻烦了,对老前辈行什么礼,到了客厅坐什么位置,送一封信给叔叔伯伯,讲话的态度该怎样等等,做人处世都包括在应对当中。
——是内心的反省。(后来中国人对佛教的吃素也叫吃斋,那是有不同的意义,由于佛教戒律中一种八关斋戒而来。)斋是中国文化中心理的净化,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清理思想、排除人欲,真正的作到肃庄叫作斋戒。沐浴也不止是洗澡,而是孔子在《易经·系辞》上所讲洗心退藏于密的意义。
——中国文化告诉我们,事事要发自内心的诚恳,而不完全在于形式,一切形式,都必须配合内心的诚恳,才有意义。
——中国绝对有宗教信仰。第一个是礼,第二个是诗。
——我们中国人自古至今对于任何宗教都不反对,这也只有中华民族才如此的雍容大度。为什么呢?有如待客,只要来的是好人,都请上坐,泡好茶。一律以礼相待,诚恳的欢迎。
——一个人真的作坏人、做坏事,怎样祷告都没有用,任何菩萨都不能保佑你。所谓自助天助,神是建立在自己的心中。换句话说,人有人格,尤其须要心理上建立起人格,不靠外来的庇护。
——假如出国到了别人的国度,风俗习惯不同,对人家的事,不懂的应该多问。到人家家里也是一样,求学问也是一样,做事也是一样,诚恳向人请教,就是礼的精神,也是做人的道理。
——做人做事,够不够道德的标准,只问合不合正道,并不苛求他对事功成就的程度。因为没有机会给他表现,环境不对,时代不对,他也就无从表现,这有什么办法?由此触类旁通,对人对事就可减掉些苛求了。
——人格还是建立在自己身上。别人尽管不了解,只看自己内心真正的诚与不诚。诚正的建立,久后自知。自己的见解与人格的精神,等待时间来考验,等待时间来证明并不是他人说的那么一回事,也就心安理得了。
——诸葛亮教儿子以来做学问,以修身,俭不只是节省用钱;自己的身体、精神也要保养,简单明了,一切干净利落,就是这个字。
——孔子答复鲁定公的话中,意思是说,你不要谈领导术,一个领导人要求部下能尽忠,首先从自己衷心体谅部下的礼敬做起。礼是包括很多,如仁慈、爱护等等,这也就是说上面对下面的如果尽心,那么下面对上面也自然忠心。
——孔子在《礼记》中提到人生的研究: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上面也曾提到)孔子知道人生的最高境界,但是却往往避而不谈,偏偏谈到最起码的、最平实的这两件人生大事。我们曾经说过,一般人引用的食色性也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是与孟子同时代的告子说的,两人的话相近,但观念完全不同。男女饮食不是也,不是人先天形而上的本性,是人后天的基本欲望。
——中国人素来对于性、情及爱的处理,有一个原则的,就是所谓发乎情,止乎礼。现在观念来说,就是心理的、生理的感情冲动,要在行为上止于礼。
——已经既成事实,再说也没有用。对人与人之间相处来说,既成事实,劝也劝不转来了,过去了何必追究呢?我们将来在处事的时候,必须注意这些事情,这也是学问。
——为礼要敬,并不是只限于下级对上级行礼要恭敬,上面对下面的爱护,也包括在礼的范围之内。而且都要敬,就是都要做到诚恳、真挚,不真诚没有用。

少年班課堂紀要

課程開始:全體起立面向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像行三鞠躬禮師生互相行禮。
1. 用恭敬心、真誠心讀誦論語前六篇。
2. 學習《雍也第六》。
3. 講解部分經文。
4. 繼續講解制怒的方法: “不遷怒”。
5. 講解“觚不觚”與做人的本分。

作業:讀誦“雍也第六”,每日五遍。
下週安排:學習《述而第
課程結束:總結、回顧本堂學習內容;全體起立合掌恭誦感恩詞;學生排隊向老師行鞠躬禮道別。

兒童班課堂紀要

1.   向孔夫子三鞠躬。
2.   一起讀誦《入則孝》、《出則弟》、《謹》兩遍。
3.   學習“步從容 立端正 揖深圓 拜恭敬 勿踐閾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搖髀 
4.   觀看錄像傳統文化學習班的孩子們飯前感恩
5.   學習《朱子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
6.   復習唱誦 古詩《明日歌》
7.   識字
8.   静心描

Mar 19, 2014

教孩子的學問

尊敬的各位學長:您們好!

《教孩子的學》是陳大惠老師製作的五集視頻,以供您們參考。感謝龐映女士的推薦,她給我們寫了如下的短文:

這個視頻教學講傳統文化的老師就他們收到的學生所呈現的問題向陳老師請教,陳老師以教學的經驗和根據的古人教學經驗結合的方式回答了很實際的問題。應該對各位家長和老師都有幫助。原來古人是當面教子,現在人不是啊?給面子,躲起來教的。原來小孩不能常夸,也不能給面子,這是我剛學到的。。。。。很多家長認為傳統文化會教出的:“傻孩子”,以后無法立足,可是我們的四庫全書,古書都是這些“傻孩子”長大以后寫出來的啊!現在的“聰明人”卻怎么都寫不出了。。。。。。


上週的週報我們忘記了附上提及的《理念普及读本之二:英文经典》一書。本期補上,請見附件。

應家長要求,我們附上《学庸论语-繁体横排拼音版2014一書,請見附件。

以下是本週我們課堂的簡介

家長班學習紀要

传统文化读书沙龙 第六期

本期学习内容
1《论语别裁》为政第二 和八佾第三
 异端与偏激——淡泊以明志p102——p134 )(电子版P58——P75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八佾第三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2.《刘善人讲病》录像三
    
.下期学习内容
 1《论语别裁》为政第二
      穷源溯本——衰世的通病p135——p165 )(电子版P76——P93
 2.《刘善人讲病》录像三

三.关于《论语》“为政第二” 和“八佾第三”的解读
钱穆先生
——孔子平日言学,常兼举两端,如言仁常兼言礼,或兼言知。又如言质与文,学与思,此皆兼举两端,即《中庸》所谓执其两端。执其两端,则自见有一中道。中道在全体中见。仅治—端,则偏而不中矣。故《中庸》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人类必先有所知,乃始知其有不知。如知马,始知非马,但不知其究为何物。然则我所谓知此物非马者,乃仅知我之不知其究为何物而已。人多误认此不知为知,是非之辨,遂滋混淆。《论语》此章深义,尤值细参
——此章多闻多见是博学,阙疑阙殆是精择,慎言慎行是守之约,寡尤寡悔则是践履之平实。人之谋生求职之道.殆必植基于此。孔子所言,亦古今之通义。
——信者,贯通于心与心之间,既将双方之心紧密联系,而又使有活动之余地,正如车之有輗。
——盖社会种种不道与非义,皆由人心病痛中来,如谄与无勇皆是。孔门重仁,乃心教最要纲领。
——礼,兼指一切政治制度,社会风俗,人心之内在,以及日常生活之现于外表,而又为当时大群体所共尊共守者。
——孔子论学极重礼,人类社会亦时时必有礼,此乃历史之常。但礼必随时代而变,此乃礼之时。而变之中仍存有不变者,此乃礼之意。
——孔子言礼必兼言乐,礼主敬,乐主和。礼不兼乐,偏近于拘束。乐不兼礼,偏近于流放。二者兼融,乃可表达人心到一恰好处。孔子言礼,重在礼之本,礼之本即仁。孔于之学承自周公。周公制礼,孔子明仁。礼必随时而变,仁则亘古今而一贯更无可变。

南怀瑾先生
——明孔子所说的异端,并不是宋儒所指佛道两家而言的异端,而是走偏道,喜欢走特殊路子钻牛角尖的异端。
——我们读了历史也就知道,异端不能乱用,还要以德业为基础,异端多半走入术的路子,术就是方法、权术。权术没有德业为基础,就要不得。
——懂就懂,不懂的就是对不起......我不懂。这是最高的智慧,也是最高的礼貌。
——所谓服与不服,在德不在力,权力的使人服是霸术、霸道;道德的使人自然顺服,才是王道。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对善的奖励提倡,不作官样文章,诚恳的举善。教不能,部下不懂的,并不讨厌他,教他,因为你要作之君,作之师,等于他的长辈,既然作长辈,就是作老师,尽量教他,他自然受感化。
——一个人在家里能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家人、朋友(社会关系),这也就是政治了。
——为政的道理——言而有信。对为政来讲,这个“锦囊妙计”就是百年大计。不可只顾目前,如只顾目前,事情因时间的发展改变而情况不同,就变成言而无信,结果就是朝令夕改。老百姓搞不清楚,这就是大问题。所以孔子说作人、处世、对朋友,“信”是很重要的,无“信”是绝对不可以。
——所谓传统,就是这样在一个系统中渐变传下来的,并不是顽固得一定永远保留原来的样子,才叫传统。
——“见义不为,无勇也。看到应该做的事情,不敢去做,没有勇气。
——为政的基本精神——要有见义而为的大勇;要有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胸怀。
——第一篇《学而》,是个人求学的宗旨;第二篇《为政》,也就是为学的外用;第三篇是把个人的内圣为学,乃至于外用的为政。
——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开始变坏,是由有权势的人所引导的。
——文化是靠每一个人自觉自发,自省自悟的;文化不是法律,不能由他人来管的。
——中国文化所讲的君子是无所争的,不但于人无争,于事也无所争,一切是讲礼让而得。
——我们民主的精神基于礼让;而西方民主的精神基于法治。礼让与法治有基本上的不同,法治有加以管理的意义,礼让是个人内在自动自发的道德精神。
——诗教并不是教人作一个诗人,酸溜溜地关门闭户掩柴扉有什么意思?要懂诗,透过诗的感情以培育立身处世的胸襟,而真正了解诗背后的人生、宇宙的境界,这才是懂得诗的道理。
——所谓大英雄,就是本色、平淡,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就是最平凡的,最平凡的也是最了不起的。换句话说:一个绝顶聪明的人,看起来是笨笨的,事实上也是最笨的,笨到了极点,真是绝顶聪明。这是哲学上一个基本的问题。
——所谓聪明人,一秒钟反应就懂了,笨的人想了五十年也懂了,这五十年与一秒钟,只是那么一点差别而已,所以了不起就是平凡。唯大英雄能本色——平淡。
——“绘事后素”,是指一个人不要迷于绚烂,不要过分了,也就是一般人所谓不必“锦上添花”,要平淡。

少年班課堂紀要

課程開始:全體起立面向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像行三鞠躬禮;師生互相行禮。

1. 用恭敬心、真誠心讀誦論語前五篇。

2. 學習《雍也第六》。

3. 講解部分經文。

4. 故事:“不堪其憂”與“不改其樂”。

5. 詳細講解顏回的品行:“不遷怒” “不貳過”


作業:讀誦“雍也第六”,每日五遍。

下週安排:繼續學習《雍也第六》

課程結束:總結、回顧本堂學習內容;全體起立合掌恭誦感恩詞;學生排隊向老師行鞠躬禮道別。

兒童班課堂紀要

1.   向孔夫子三鞠躬。
2.   一起讀誦《入則孝》、《出則弟》、《謹》兩遍。
3.   學習“步從容 立端正 揖深圓 拜恭敬 勿踐閾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搖髀 
4.   觀看錄像傳統文化學習班的孩子們飯前感恩
5.   學習《朱子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
6.   復習唱誦 古詩《明日歌》
7.   識字
8.   静心描

Mar 12, 2014

仲夏夜之夢

尊敬的各位學長:您們好!

本週報中“英语学习从莎士比亚开始”一文選自《理念普及读本之二:英文经典》一書(見附件)。這種通過經典學習外語的方法,可以作為您和您的孩子學英語的借鑒。

《仲夏夜之梦》是威廉·莎士比亚在约1590-1596年间创作的浪漫喜剧。它是莎士比亚最流行的剧本之一。我們找到了如下有關《仲夏夜之梦》的鏈接 (所有材料均免費且無版權),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http://www.gutenberg.org/ebooks/1778?msg=welcome_stranger ebook, you can select the right format to load to your e-reader,for example, Kindle



http://www.opensourceshakespeare.org/views/plays/playmenu.php?WorkID=midsummer (This site has better format of text and presentation)

英语学习从莎士比亚开始

周应之老师
从“儿童英语”(所谓“儿童英语”就是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模式学习英语)入门学英语作为几十年来我国英语教学的主要方式已使绝大多数中国人的英语水平低下。究其原因,根本在于:第一,文化的汲取是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也是语言学习最基本的要求,而“儿童英语”则是以生活口语为标准,在随之而后的一系列的英语教材中,也很难闻到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气息,是以我们的英语学习毫无文化内涵可言,语言的表达当然空乏无味;更为甚者,因为没有接触西方优秀文化的机会,导致西方庸俗思想的泛滥,祸及社会风气。第二,生动活泼的语言是有声的思想,是人类生命的组成部分,是有机的系统。有机系统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可分割”,因为系统经分割后是无法还原的,(试想如果细胞从生命体中分割出来,能否将其再组成有机的生命呢?)而“儿童英语”正是违背了这一基本原则,让我们一开始不是学习系统的语言,而是从发音、记忆单词、简单句型及语法开始学习,这种对语言肢解的学习方法,结果只能导致表达呆板、语言、语调中国化的英语,因为肢解的语言无法还原出语言系统的本来;第三,人类天生就有系统学习语言的能力,从来没有难易之分,无论简单和复杂,难和易,只要不断模仿、薰习就可以掌握,学习母语如此,学习英语也是如此。而“儿童英语”则让我们从易到难、从初级到高级来学习英语,这种方式背离了人类学习语言的规律,是以终身无成就可言。只有一开始就系统地学习英语,才能完整地掌握英语。
背文章是学英语的最佳捷径
系统的掌握在于对系统构成要素以及各构成要素之间有机联系的熟练把握,而语言系统是由语音、语义、语法构成的有机整体,各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只有在整体语言环境中学习和把握语音、语义、语法从及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才能系统、完整地掌握语言。
一个在母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因为有大量听和说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就能把握语言的构成要素及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因此,他在三岁之前就能充分地掌握和运用自己的母语。
英语作为第二种语言,客观上不可能象母语那样有大量的学习时间。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要系统把握英语语言,这就要求我们所提供的学习内容要含有丰富的词汇,而且这些词汇之间要具有高度的关联,在有限的篇幅内最大限度地体现语言系统的完整性,使我们能在短时期内就能把握英语的构成要素及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
要达到这一目的,唯有从学习英文文章入手,因为文章是语音、语义、语法的有机组合,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就能体会和掌握语言的构成要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与其背短篇,不如背长篇
语言的习得,要体现学习的效率。
在提供给孩子有限的学习内容中,若选择若干短篇作为学习内容,由于每篇文章出自不同作者之手,不同文章又围绕不同主题而写,这就存在着文与文之间文理与语脉(也即所谓的“语法”)不尽相同,虽然文与文之间也有着一定的联系,但如果孩子没有大量的语言实践作基础,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和有限的背诵量内,其思维就不能把他在各篇文章中所掌握的有限的语音、语义、语法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做更深入和更广泛的有机联系,这种联系的能力不足,其“望文生义”的能力就不足,有阅读过程中,对语言深刻领会的能力就会受到影响。这样就不能体现语言学习的高效性。
若选择长篇而分割成若干短篇,让孩子背诵,则各篇均能联系成文,文中上下文理通顺,语脉畅达,更能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体会和把握语音、语义、语法及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让孩子快速建立起语言的整体观念,这样可以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
背最有文化价值的文章
既然要背文章,当然要背最有文化价值的文章,也即所谓的经典文章(我们称之为“英文读经”)。因为经典文章不仅具有恒久的文化价值,而且是高度凝练的精粹语言,是值得终生记诵学习的。从小读诵英文经典,既可熏习西方优秀的文化精神,为未来中西文化的融通打下良好的基础,又可习得优雅的语言,因此“英文读经”实在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从《莎士比亚》开始
在众多的西方经典名著中,我们为什么选择莎翁作品作为英文经典学习之初基,有以下几方面的理由:
首先,莎氏比亚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诗人和思想家,其不朽的人文思想不仅为世人所推崇,而且也是西方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历久而弥新,无疑是开启童蒙宝贵的精神财富。以此为引领让孩子深入到西方文化中去也是轻松自然的事。
第二,莎翁的语言精炼妙美,形式中诗歌、散文、民谣无所不有;既是剧作,人物及事理具足,场景丰富,因此,其语言的全面性、整体性比之其它形式的英文经典为甚,这对孩子系统地学习英语是极为有效的。
第三,学习语言,“语”和“文”均不可偏废,莎翁之剧作以人物对白为主,是“语”和“文”高度的融合,从莎翁之剧作入手学英语,“语”和“文”可同时并重,这一点是其它以“文”为主的英文经典所不具备的。
第四,莎翁之剧作,每一场均可作为独立的文章,场与场、幕与幕之间又上下成文,这也符合我们选择长篇文章的编辑思想。
第五,莎翁作品本为国人所熟悉并喜爱,同样有助于提高家长和老师帮助孩子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经典语言与现代语言
或许有人会问,莎士比亚的语言是古代的语言,这个时代能用的上吗?其实,它们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异,都是由语音、语义、语法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差异仅在于要素之间的构成方式不同,而构成要素几乎是不变的,它们仍然在同一系统内,因此熟读经典的孩子在很短时间内就能运用现代语言形式,而没有任何障碍,就如同千年前的中医药方之所以能延用至今,在于古今之人虽体貌各异,却系统相同;以上两者事虽不同,理出一辙;同样基于此(经典语言与现代语言是同一系统),现代人学习和继承古代文化才有可能。
第二,现代语言是由古代语言演变而来,很多古代语言形式一直沿用至今,并没有发生变化,经典中精妙的语言在现代仍俱有无限的活力,几个世纪以来莎翁的作品为全世界文学爱好者所耽读,其戏剧更是在舞台和银幕上盛演不衰,莎翁笔下的人物和语言早已和世界各民族文化相融合,岂有今古之分?熟练地掌握这些精妙的语言可以极大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另一方面,要使现代语言更丰富多彩,更具有生命力,也只有建立在对古代语言的消化及吸收的基础上。
第三,语言是人类创造的为人类自身所使用的工具,人类一代一代沿袭语言、传承文化,而且语言的变迁也是人类随时代的不同而自行改变的。因此,实在没有理由怀疑心智自由活泼、熟背经典的孩子对语言形式变化的适应性。
再者,文化内涵丰富的经典同样有助于对语言深刻的理解与学习,而且可以保持孩子学习和背诵的长久兴趣。
学习的最佳年龄
经典的学习,自然是越早越好,因为13岁以前是人生记忆的关键时期,也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唯若错过了这一时期,要想学习和背诵长篇的英文经典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我们在推广英文读经的活动中也深深地体会到:越是年龄小的孩子,其背诵英文经典的能力就越强,并且背诵速度越来越快,而那些年龄稍长(指3年级以上)并过多接触“儿童英语”的孩子,因为已染上的不良学习习惯(如讲求单词的标准发音,弄清每一个单词的中文意思等)所造成的诸多心理因素,反而使他们对英文经典的亲和性示弱于未曾接触任何英语的孩子。因此,有远见的家长,要在孩子心灵纯净,未受任何机械的英语学习方法染污时,趁早进行英文经典的学习,方能打下良好的语言和文化根基。当然,成年人若能抛开固有的英文学习观念而埋首经典,相信“书读百遍”之后自能收到事半功信的良效,同时也可弥补西方文化修养之不足。
我们希望通过英文经典导读活动的推广,以期在未来几十年中能培养出如辜鸿铭、钱钟书、林语堂等中西兼通的大家,不辜负中华历代硕学通儒辈出之盛名。

以下是本週我們課堂的簡介

家長班學習紀要

传统文化读书沙龙 第五期

本期学习内容
1.《论语别裁》为政第二 :
   诗的伟大——是什么东西p71——p102 )(电子版P40——P55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
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刘善人讲病》录像二
    
.下期学习内容
1.《论语别裁》为政第二
     异端与偏激——淡泊以明志p102——p134 )(电子版P58——P75
2.《刘善人讲病》录像三

三.问题:有家长感觉学习论语,对照圣贤君子,感觉压力很大。
    在此,我们不妨从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和马一浮先生的《复性书院讲录·论语大义》
中获得些许治学方法。
    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为政第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中注解道:
此章乃孔子自述其一生学之所全,其与年俱进之阶程有如此。学者因当循此努力,日就月将,以希优入于圣域。
然学者所能用力,亦在志学与立与不惑之三阶程。至于知天命以上,则非用力所及,不宜妄有希效。知有此一境,而悬以存诸心中则可若妄以已比仿模拟之,则是妄意希天,且流为乡愿,为无忌惮之小人,而不自知矣。
学者试玩学而篇之首章与末章,而循循自勉,庶可渐窥此章之深处。盖学而篇首末两章,只从浅处实处启示,学者可以由此从入。
此章虽孔子之自道,无语不实,其中却尽有深处玄处。无所凭依而妄冀骤入,则转成谈空说玄,非孔子以平实教人之本意。
     孔子一生重在教,孔子之教重在学。孔子之教人以学,重在学为人之道…….学者循此为学,时时反验之于己心,可以自考其学之虚实浅深,而其进不能自已矣。
  学者读《论语》,当知反求诸己之义。如读此章,若不切实学而时习,宁知“不亦悦乎”之真义?孔子之学,皆由真修实践来,无此真修实践,即无由明其义蕴。

马一浮先生在论语大义首末章中有说:
    学者读此章(学而第一,第一须认明“学而时习”之“学”是学个甚么,第二须知如何方是“时习”工夫,第三须自己体验自心有无悦怿之意,此便是合下用力的方法,末了须认明君子是何等人格,自己立志要做君子、不要做小人,如何才彀得上做君子,如何才可免于为小人,其间大有事在,如此方不是泛泛读过。
    世间只有此二途,不入于此,则入于彼,其间更无中立之地。学者果能有志于六艺之学,当知此学即圣人之道,即君子之道,亟须在日用间自家严密勘验,反复省察。一念为君子,一念即亦为小人,二者吾将何择?其或发见自己举心动念有属于私者,便当用力克去。但此心义理若有未明,则昏而无觉,故必读书穷理,涵养用敬,进学致知。学进则理明,理明则私自克,久久私意自然不起,然后可以为君子而免于为小人。此事合下便须用力,切不可只当一场话说。孔子曰:“(苟)〔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吾未见力不足者。”此语决不相瞒,望猛著精采,切勿汎汎听过。

四.关于《为政第二》

钱穆先生
——孔门论学,最重人道。政治,人道中之大者。
——孔门论学,主要在人心,归本于人之性情。学者当深参。
——天命:指人生一切当然之记义与职责。道义职责似不难知,然有守道尽职而仍穷因不可通者。何以当然者而竞不可通,何以不可通而仍属当然,其义难知。遇此境界,乃需知天命之学。
——不惑人事有异同,有逆顾,虽有志能立,或与外界相异相逆,则心易起惑。必能对外界一切言论事变,明到深处,究竟处,与其相互会通处,而皆无可疑,则不仅有立有守,又能知之明而居之安。
——耳顺当知外界一切相反相异,违逆不顺,亦莫不各有其所以然。能明得此一切所以然,则不仅明于己,亦复明于人。不仅明其何以而为是,亦复明其何由而为非。一反一正,一彼一我,皆由天。斯无往而不见有天命,所以说耳顺。
——学至于知天命,则远近正反,占今顺逆,所见皆道.皆在天命中。将更忠于自尽,将益恕于待物。于己重在知其所当然,于人重在明其所以然。明其所以然则耳顺,一切不惑其有所违逆,于是而可以施教,可以为治,可以立己而立人,达己而达人。然则天命之终极,岂非仍是此道之大行?人道之端,要在能反求诸己。
——自志学而立而不惑,皆下学。自此以往,则上达矣。知天命故不怨天,耳顺故不尤人。此心直上达天德,故能从心所欲不逾矩,而知我者惟天。知命耳顺,固非学者所易企,而不怨不尤,则为学者所当勉。
——孔子教人以观人之法,必如此多方观察,其人之人格与心地,将无遁形。然学者亦可以此自省,使已之为人,如受透视。
——一切智识与学问之背后,必须有一如人类生命活的存在。否则智识仅如登记上账簿,学问只求训练成机械,毁人以为学,则人道楛而世道之忧无穷矣。不可不深思。

李炳南先生
——,是夫子一生年,亦是千古作圣妙。自十五志于至四十而不惑,是修境。五十知天命,是悟境。六十耳,至七十心,
——孟懿子孝,孔子答复为无违,即不背自然律,不,不背中华传统文化,就是孝道
——敬与不敬,是人

南怀瑾先生
——人活着就有思想,凡是思想一定有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思想,孔子的思无邪就是对此而言。人的思想一定有问题,不经过文化的教育,不经过严正的教育,不会走上正道。
——英雄与圣贤的分别: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将自己的烦恼交给别人去挑起来,圣人自己挑尽了天下人的烦恼。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希望每个人能完成圣贤的责任,才能成为伟大的政治家。
——不管是为政或做事,是要靠人生经验的累积。而人生经验累积成什么东西呢?简单的四个字——“人情世故。 要懂得人,要懂得事,就叫做人情世故。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八个字,现代一般人看来,是非常陈旧的老古董。可是古今中外历史上,如果能够真正达到这八个字的境界,对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时代来说,无论是什么政治理想都达到了。而这些老古董,就是透彻了人情世故所产生的政治哲学思想。
——孝道第一个要敬,这是属于内心的;第二个则是外形的色难,态度的。
——对父母能付出当自己孩子生病的时候,那种程度的关心,才是孝道。
——《孝经》中说什么样子才是孝呢?不单是对父母要孝,还要扩而充之大孝于天下,爱天下人,谓之大孝。
——从政的人,对天下人要负公道的责任,视天下人如父母,那才是真孝,这是大臣的风度。所以无违,就是不可违反人心。
—— “上等人,有本事没有脾气;中等人,有本事也有脾气;末等人,没有本事而脾气却大。
——学问最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可以做。
——讲到学问,就须两件事,一是要学,一是要问。多向人家请教,多向人家学习,接受前人的经验,加以自己从经验中得来的,便是学问

五.刘善人讲病
——媳妇,媳妇是个喜神。我们夫妻之间要效法古人,孟光和梁红举案齐眉,有福同享有罪同遭,这就是结发夫妻。
——人要认命,命中没福别强求,求来求去犯忧愁。求大劲了,求出祸来了,愁事还来了。
——人和人是缘聚,千万不要把缘当成冤,你冤我,我冤你,这不成冤家了吗?
——总争那个理字,争来争去争一身罪,搅来搅去搅一身孽,贪来贪去贪一身过,造一生无边的罪孽。
——女人有文化,她明理了。明理了,明白道德了,明白道德了,生出道德的子孙。现在的人明理,都明到争理上了。
——别讲理,讲理不就气死了吗?不讲理,讲道。
——讲道是什么?倒过来,道德,道德,倒过来是德嘛,讲自己做人的道,那就是德。讲他人是过了。
——一个人代表一个天地,一个人好,好一片天地。因为人是天地生成的,天给的性,地给的命,父母生的身子。
——舍得舍得,要舍性,性很难舍。人的秉性很难化,它不是我们今世固有的东西,它是我们前生带来的。今世到你跟前的人,就是你命中有的。你不受,它就不能了,你今世把它受了,一切都了。
——学会当人,是姑娘,当好姑娘,就是姑娘佛。会当媳妇,媳妇做到了,就是媳妇佛。一个人变了,就变了一个家,不用要求别人,你先变。
——举止言谈都在行道中,方能保住自己!一步天堂,一步地狱。

少年班課堂紀要

課程開始:全體起立面向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像行三鞠躬禮師生互相行禮。
·        用恭敬心、真誠心讀誦論語前四篇。
·        學習《公冶長第五》。讓同學們分段領讀。
·        講解部分經文。
·        故事:公冶長解鳥語。
·        詳細講解:“君子不器” “無欲則剛”
  
作業:讀誦“公冶長第五”,每日五遍。
下週安排:學習《雍也第六》
課程結束總結、回顧本堂學習內容全體起立合掌恭誦感恩詞生排隊向老師行鞠躬禮道別。

兒童班課堂紀要

1. 向孔夫子三鞠躬。
2. 一起讀誦《入則孝》、《出則弟》、《謹》兩遍。
3. 學習“衣貴潔 不貴華 上循分 下稱家 對飲食 勿揀擇 食適可 勿過則 年方少 勿飲酒 飲酒醉 最為醜 
4. 複習《入則孝》
5. 學習《三字經》“如囊螢 如映雪 家雖貧 學不輟 如負薪 如掛角 身雖勞 猶苦卓 
6. 學習唱誦 古詩《明日歌》
7. 識字
8. 静心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