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8, 2014

學而時習之

尊敬的各位學長:您們好!

上週週六在地平線集團文教學院舉行35週年慶典上,我們的同學(有十幾位同學自願報名參加這一節目)當眾背誦了《論語:學而第一》。當清澈的童音“學而時習之”響起時,我們彷彿回到兩千年前的孔子時代。有關此次表演,請訪問我們的視頻鏈接(四分鐘。感謝李濤女士和張艷芳女士攝製的視頻):


感謝程錚女士提供的以下照片:

​ 


以下是本週我們課堂的簡介。

家長班學習紀要

传统文化读书沙龙 十四
本期学习内容:
《论语别裁》
同姓不婚的优生学——冯道的故事p354——p385)(电子版P198——p212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只。’”子曰:丘之祷久矣。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卷四 泰伯第八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下期学习内容
《论语别裁》
学问深时意气平——民主乎?专制乎?p385——p415)(电子版P215——p231

三.关于 “述而第七”和“雍伯第八”的解读
南怀瑾先生
——人生如果没有一点文学修养的境界,是很痛苦的。尤其是从事社会工作、政治工作的人,精神上相当寂寞。中年以上,四、五十岁的朋友们,有许多心情都很落寞,原因就是精神修养上有所缺乏。
——不但是学问方面,古今中外,任何一方面真有成就的人,站在顶峰的人,总觉得自己很平凡。这是必然的现象,并不是有意装成的。硬是真的到了顶峰的时候,自然就觉得很平凡。而且还特别小心,觉得自己懂得太有限,不敢以此为足。
——儒家所谓的学问,就是指作人做事的道理。并不是头脑聪明,文学好或知识渊博,这些只是学问的枝叶,不能算是学问的本身。学问的表达在于文学,文学是学问的花朵。
——中国文化,在三代以后,便建立了一个作人的最高标准,就是圣。和印度的佛、中国的仙、西方文化的神,差不多同一个观念。圣之次为贤,贤者也就是君子。
——所谓时者,不是说孔子时髦,时髦是后世才出现的名词。这个是说孔子随时跟着时代走,不落伍,随时在进步,随时晓得变,所以说他是圣之时者。他一生的努力,都朝这个方向,因之他这个做法,叫做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当时他知道这个时代是挽救不了的,可是他并不因此放弃他应该尽的责任。这就是我们无论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或对自己的事业,必须反省的地方。普通人都把一时的成就看成事业。但了不起的人,进入了圣贤境界的人,所努力的则是千秋、永恒的事业。
——所谓祷告是一种诚敬的心情,所谓天人合一,出于诚与敬的精神,作学问修养,随时随地都应该诚敬。
——“奢则不孙”。这个奢侈不止是说穿得好,打扮漂亮,家庭布置好,物质享受的奢侈。是广义的奢侈,如喜欢吹牛,做事爱出风头,都属于奢侈。奢侈惯了,开放惯了的人,最容易犯不孙的毛病,一点都不守规矩,就是桀傲不驯。“俭则固”。这个俭也是广义的。不止是用钱的俭省,什么都比较保守、慎重、不马虎,脚步站得稳,根基比较稳定。以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脚跟踏实一点。
——作人与其开放得过分了,还不如保守一点好。保守一点虽然成功机会不多,但绝不会大失败;而开放的人成功机会多,失败机会也同样多。以人生的境界来说,还是主张俭而固的好。同时以个人而言奢与俭,还是传统的两句话: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以君子要做到坦荡荡,胸襟永远是光风霁月;像春风吹拂,清爽舒适;像秋月挥洒,皎洁光华。内心要保持这样的境界,无论得意的时候或艰困的时候,都是很乐观的。但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自然的胸襟开朗,对人也没有仇怨。
——真正的威是内心道德的修养,坦荡荡的修养到达了,就自然有威。尽管是煦和如春风,而在别人眼中,仍然是不可随便侵犯的。
——学问好的人,内心的修养表达在外面的,就是这样的情形,而以孔子来作为榜样,用白话翻译过来就是有庄严的温和,有自然的威仪而并不凶狠,永远是那样安详而恭敬的神态。
——我们现在说中国文化,如果严格地说应该是周代文化。是周公把过去的中国文化,集其大成;而孔子是将周公集其大成的中国文化加以整理。所以中国文化,也就是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所传承的文化总称。
——我们古代就讲立德立功,后来佛教引用,称为功德,是功与德联合起来用。一个道德行为,使全国的人都受到恩惠——治上的恩惠、公的恩惠、私的恩惠、加上对社会的功劳,合起来为功德。周朝就做到了这一步。
——恭、慎、勇、直,都是人的美德,很好的四种个性。但必须要经过文化教育来中和它,不得中和就成为偏激了。教育文化,非常重要,自己要晓得中和。懂得了这四点,就是每一个人反省自己个性的标准。
——儒家讲爱是由近处逐渐向外扩充的,所以先笃于亲,然后民兴于仁。从亲亲之义出发,整个风气就是仁爱,人人都会相爱。
——一个人道德修养,真要做到君子坦荡荡必须修养到什么程度呢?要做到弃天下如敝屣,薄帝王将相而不为。把皇帝的位置丢掉像丢掉破鞋子一样:为了道德,为了自己终身的信仰,人格的建立,皇帝可以不当,出将入相富贵功名可以不要。孔子所标榜的人格的修养,到了这地步,那自然会真正坦荡荡
——故旧不遗就是传统观念不要放弃。如果你要推翻传统,最好先推翻你自己,因为你是父母生的,祖宗传统而来的。没有父母这个传统,就传不下来你这个统,万事总有个来根。所以孔子说故旧不遗.
——民不偷。偷是偷巧。不偷巧,社会风气就稳了。
——孔子所说的恭而无礼,这个礼不是指礼貌,是指礼的精神、思想文化的内涵。所以不要认为态度上恭敬就是道德,如果有恭敬态度而没有礼的内涵则
——讲政治哲学的风气问题,儒家主张的道德政治,个人修养首先在道德的精神。道德的精神要坚定的思想和真实的感情,才能够发挥出来。
——学问并不在文章写得好或知识渊博,而在作人处世的修养,孔门是最注意这一点的。
——作人一辈子,要想修养到死都没有遗憾,如孟子所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实在是伟大功夫。人骗人是常事,最妙的是人还都喜欢骗自己。可是到了自己要死的时候,仍骗不过自己。要想做到对人内心没有亏欠,就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了。
——人的仪态、风度,要从学问修养来慢慢改变自己,经过学问修养的熏陶,粗暴傲慢的气息,自然化为谦和、安详的气质。
——要想做到一团和气,就必须内心修养得好,慢慢改变过来。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这是学问修养的自然流露,做到这一步,当然就远鄙倍了。


少年班課堂紀要

課程開始:全體起立面向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像行三鞠躬禮師生互相行禮。

用恭敬心、真誠心讀誦論語五篇(論語一書的四分之一)。

學習《鄉黨第十》。
講解孔子的飲食習慣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不時不食”:吃當季的食物。
“不撤薑食”:多吃薑(姜)。講解薑在中國醫藥飲食中的地位。
“沽酒市脯不食”:媽媽做的飯菜是最香的,盡量少在外面買東西。
“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少吃肉。
“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保護自己的身體,不吃腐敗食品。

講解:孔子的人文精神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馬象徵着古人的財富,比如論語中有“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同時馬也用來表達國家的實力,比如:“千乘之國”。孔子重視的下等僕人的生命,而非財產。

作業:誦讀《鄉黨第十》,每日五遍

下週安排:

講解端午節的來歷。
繼續學習《鄉黨第十》。
和同學們一起朗讀《小故事 大智慧》中的一篇文章(今後每週堅持)用以檢驗同學們讀完論語後的識字量。

課程結束:總結、回顧本堂學習內容;全體起立合掌恭誦感恩詞;學生排隊向老師行鞠躬禮道別。

兒童班課堂紀要

1. 一起读诵《入则孝》、《出则弟》、《谨》、《信》两遍
2. 向孔夫子三鞠躬
3. 复习《入则孝》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动画片《亲尝汤药》
4. 学习,《信》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小故事:语言的力量

5. 木偶动画片:孝的故事——木兰代父从军
6. 描红识字 : 我你他她它们东南西北
   儿歌:《东南西北》:早上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还有,课间休息时我播放了寂静法师的 《能量朗读》,有家长很喜欢。附件是文本和音频文件。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2f04ed0102dx85.html

May 21, 2014

中國的崛起

尊敬的各位學長:您們好!

“中國的崛起” (Understand the rise of China)是Martin Jacques的演講 (請訪問鏈接:了解中国的崛起。感謝肖力文先生的推薦)。視頻中,Martin分析了中國作為數千年文明國家(而非民族國家)的崛起,將改變世界的未來。其中觀點僅供參考。

週六活動通知

524日(週六)地平線集團文教學院將舉行35週年慶典。由於時間的限制,我們的節目內容定為:同學們(和家長們)集體背誦《論語:學而第一》慶典的時間是:524日(週六)下午1400 – 16:00。

請參加節目的同學認真準備。謝謝您的配合!


 增補的上週兒童班課堂紀要:


1. 一起读诵《入則孝》、《出則弟》、《謹》、《信》兩遍。
2. 向孔夫子三鞠躬
3. 复习《入則孝》
4. 复习上节课讲的《信》一部分。
  5. 木偶剧,二十四孝故事, 郯子《鹿乳奉亲》
6. 复习上节课的描红识字。
7. 为妈妈制作母亲节贺卡。

May 14, 2014

週報

尊敬的各位學長:您們好!

即將來臨的週末是Victoria女王節,我們將停課一次。恭祝您們長週末愉快!

524日(週六)地平線集團文教學院將舉行35週年慶典,屆時中國總領館的人會來參加活動。我們弟子規班的孩子和家長們被邀請出個節目。我們初步擬定如下:

少年班:集體背誦《論語:學而第一》(時間允許,可加《為政第二》)
兒童班:集體背誦《弟子規:入則孝》(時間允許,可加《出則悌》
表演時間:524日(週六)下午1400 – 16:00
地點同弟子規上課地址 (Ecole Polyvalente St Henri, 4115 Rue Saint Jacques, Montréal, QC H4C 1J3

如果您對此項活動感興趣,請您回复此信並註明孩子的姓名。謝謝!


以下是本週我們課堂的簡介。

家長班學習紀要

传统文化读书沙龙 十三
本期学习内容:
1. 《论语别裁》千古艰难唯一死——孔子的行谊p324——p354)(电子版P181——p198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于是日哭,则不歌。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子之所慎:齐,战,疾。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下期学习内容
《论语别裁》
同姓不婚的优生学——冯道的故事p354——p385)(电子版P198——p212

三.关于 “述而第七”的解读
钱穆先生
——本章孔子论用行舍藏,有道亦复有命。如怀道不见用是命。行军不能必胜无败,亦有命。文中虽未提及命道二字,然不参入此二字作解,便不能得此章之深旨。读《论语》,贵能逐章分读,又贵能通体合读,反复沉潜、交互相发,而后各章之义旨,始可透悉无遗。
——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此亦一种艺术心情。艺术心情与道德心情交流合一,乃是圣人境界之高。读书当先就本文平直解之,再徐求其深义。不贵牵他说,逞曲解。
——乐在富贵贫贱之外, 亦即在富贵贫贱之中。不谓乐贫贱。
——《中庸》言:‚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君子无人而不自得。然非言不义之富贵。孔子又言:‚富与贵,人之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不义而富且贵,是以不道得之,存心不义,营求而得。
——浮云自在天,不行不义,则不义之富贵,无缘来相扰。本章风情高邈,可当一首散文诗读。学者惟当心领神会,不烦多生理解。然使无下半章之心情,恐难保上半章之乐趣,此仍不可不辨。孟子书中屡言此下半章之心情,学者可以参读。
——孔子之重雅言,一则重视古代之文化传统,一则抱天下一家之理想。孔子曰:‚如有用我者,我其为东周乎。章亦征其一端。
——学有未得,愤而忘食。学有所得,乐以忘忧。学无止境,斯孔子之愤与乐亦无止境。如是孳孳,惟日不足,而不知年岁之已往,斯诚一片化境
——则孔子之学与仁与道,亦即与孔子之为人合一而化,斯其所以为圣。言之甚卑近,由之日高远。圣人之学,人人所能学,而终非人人之所能及,而其所不能及者,则仍在好学之一端。此其所以为大圣欤!学者就此章,通之于《论语》全书,人圣之门,其在斯矣。
——孔子提醒学者勿尽在言语上求高远,当从行事上求真实。有真实,始有高远。而孔子之身与道合,行与学化。其平日之一举一动,笃实光辉,表里一体,既非言辨思议所能尽,而言辨思议亦无以超其外。此孔子之学所以为圣学。
——圣人君子以学言,善人有恒以质言。
——古人之嘉言懿行,良法美制,择而从之,谓传述。见指近,当身所见,是非善恶,默
识在心,备参究。
——孔子立言明道,但非不知而作。所谓我非生而知之,好古敏以求之。是孔子已自承知之。又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以师道自居,则决非仅属多闻多见之知可知。
——孔子对互乡童子,不追问其已往,不逆揣其将来,只就其当前求见之心而许之以教诲,较之自行束惰以上章,更见孔门教育精神之伟大。
——仁道出于人心,故反诸己而即得。仁心仁道皆不远人,故我欲仁,斯仁至。惟求在己成德,在世成道,则难。故孔子极言仁之易求,又极言仁之难达。

南怀瑾先生
——孔子的学问中,智、仁、勇三个字是相连的,真正的大勇,一定有智有仁;真正的仁,一定有智有勇;真正的智,也一定有仁有勇,三者不能分开的。
——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便没有字。我们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富贵两字往往连起讲,富了自然就贵,不富就不贵,富更重要,孔子认为富是不可以去乱求的,是求不到的,假使真的求得来,就是替人拿马鞭,跟在后头跑,所谓拍马屁,乃至教我干什么都干。假使求不到,那么对不住,什么都不来。
——孔子好的是什么?就是下面说的道德仁义。真的富贵不可求吗?
——孔子所谓的求,不是“努力去做”的意思,而是“想办法”,如果是违反原则去求来的,是不可以的。
——天下事有可为,也有不可为,有的应该做,也有的不应该做,这中间大有问题。如不可求,我认为不可以做的,则富不富没有关系。因为富贵只是生活的形态,不是人生的目的,我还是从我所好,走我自己的路。
——古代的斋是内心的修养,要着重气质的变化,在《礼记》中变化气质第一步工夫,就是要斋心毋不敬,俨若思。代的语汇,就是心理的净化,所以孔子对是最谨慎,最小心的。
——一个人要修养到家,先能够不受外界物质环境的诱惑,进一步摆脱了虚荣的惑乱,乃至于皇帝送上来给你当,先得看清楚应不应该当。有了这个修养,才可以看到孔子学问修养的境界。
——人生的大乐,自己有自己的乐趣,并不需要靠物质,不需要虚伪的荣耀。
——人生一切都是浮云,聚散不定,看通了这点,自然不受物质环境、虚荣的惑乱,可以建立自己的精神人格了。
——人多活一年,反省就多一年。人能知道过去的错处就是了不起。
——孔子说:我是一个为了发愤求学问,常常穷得没饭吃,连自己肚子饿了,都无所感觉,而忘了人是必须吃饭的那种人;当学问上有所获益,就快乐得忘记了忧愁,根本忽略了衰老的威胁。
——孔子的人生修养,是永远年轻的,所以他的学问道德,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我们今天讲复兴中华文化也好,保存中华文化也好,为后代着想也好,怎样好古呢?就是承受传统文化后,运用智慧,敏捷而勤奋地反省研究。再敏以求之,这才是认真的工作。
——孔子这句话很明白的告诉我们,作学问、作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要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不求就不行。
——如果人的智慧到达了哲学的最高境界,怪、力、乱、神摸不进来了,才真是平实的人。孔子讲仁道,也就是这个道理。
——在人群社会中,真发现了别人的长处,而自己能从内心、从根性里发出改善、学习的意念,是很不容易作到的。
——孔子说,我并没有保留,我的学问很简单,本身就是教材,表现在平时作人、处世、言行间。学问就在这里面,告诉了你们,千万不要只在书本上死念书。
——过去我们虽没有明文规定的教育宗旨,但读书人根本上要把品德修好,这是公认的目的。可是近几年来,跟着西方文化转,尤其是现在美国标榜教育就是生活的教育方针,大家体会到的生活就是现实,不外物质。教育的目标也因而移转,完全忽略了心性的修养。
——几千年来,我们中国人的道德为什么如此敦厚呢?就是德行教育的结果。所以文、行、忠、信并不是四科,以现代观念勉强来解释,应该是他的教育中心。文包括了文学,乃至一切学问的完成。行,狭义的是行为、品德;广义的是事业的成果。忠、信,是内心的修养,是人格的造就。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这个字,包括了多读书、多听、多问。所谓学问,一边学要一边问,多请教人家,听人家的意见。听来的不一定对,还要有所选择。对好的见解,就要采纳。仅听还不够,要加上经验,所以要多见,还要亲眼看见。
——孔子说第一等人是天才,既然不是天才,就要学问来弥补。自己不是天才,又不肯求学问,就是不知而作的,那就完了。不是天才,学问怎么来呢?多听人家的,多看、多经验、多跟人家学,这就是知之次也
——肯求上进的人,我们一定要帮助他,不要使人没有进步的机会,不能使人退步。


少年班課堂紀要

課程開始:全體起立面向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像行三鞠躬禮師生互相行禮。

用恭敬心、真誠心讀誦論語第四篇至第八篇。

繼續學習《子罕第九》。
講解母親節的來歷。
每年的5月的第二個週日是母親節。 美國的母親節由安娜·賈維斯(Anna Jarvis,18641948)發起,她終身未婚,一直陪伴在母親身邊。安娜·賈維斯的母親心地善良,極富同情心,她提出應設立一個紀念日來紀念默默無聞做出奉獻的母親們,可是這個願望尚未實現,她就逝世了。她的女兒安娜·賈維斯於1907年開始舉辦活動,申請將母親節成為一個法定節日。節日於1908510日在美國的西維吉尼亞和賓夕法尼亞州正式開始。1913年,美國國會確定將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作為法定的母親節,並規定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懸掛國旗,表達對母親的尊敬。而安娜·賈維斯的母親生前最愛的康乃馨也就成了母親節的象徵。

故事:为母亲洗脚
日本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去一家公司应聘。公司总裁在面试时问他:“你为父母擦过背吗?”青年人回答:“没有”。“那么你替父母揉过肩吗?”“揉过,那是在上小学的时候,揉过几次。”总裁说:“你能忠实地回答问题,很好。”青年临走时总裁喊住他:“明天你再来一次,不过一定先要为母亲洗一次脚。”
这位青年虽是名牌大学生,但家境贫寒,他两岁时父亲便去世了,母亲流着泪发誓要把他抚养成人。为了养活他,供他上学,母亲只好去做佣人,一天到晚拼命挣钱,供他上了大学。这次应聘,公司总裁要他必须替母亲洗一次脚。他在为母亲洗脚时,才发现母亲的双脚像木头一样僵硬,还有不少皲裂口子,不由得搂着母亲的双脚哭了起来。
在读书时,他心安理得地花着母亲如期送来的学费和零花钱,现在才知道,母亲的钱来得多不容易啊!那是母亲的血汗钱、辛苦钱!
第二天,年轻人如约去了那家公司,很伤感地对总裁说:“我能不能进贵公司工作,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现在我已经知道母亲为了我受了很大的苦。是您使我明白了在学校里没有学过的大道理,使我知道母亲养育我的艰辛。谢谢总裁,如果不是您,我根本不会去为母亲洗脚。母亲是我惟一的亲人,我要好好照顾母亲,决不能让她再受苦了。”
总裁点了点头,说:“好,你被录取了,明天就可以来公司上班。”
故事:婴儿降临人世前,佛与婴儿道别。小孩一直在哭:“我害怕,我会变得那么小,什么也不会,多么无助。”佛安慰他:我早已安排好一位菩萨引领你去到人间,她会保护你,照顾你,爱你,等你长大以后,菩萨也就完成了使命,才能回到我的身边”。小孩停止哭泣,问:“菩萨叫什么名字呢?”佛微笑着说:“她的名字叫 ------ 妈妈”。

故事:
妈妈的总是唠叨,有一次已经高中 的儿子不耐烦的顶撞了母亲,母亲气 得半死。
当晚,父亲便约儿子一起出门 散步。
两人走了好久,父亲说道,顶 撞妈妈时,下列的事任选一样,做到 后,才有顶撞的权利:
1.连续3个月每吃完一餐就须催吐(孕 吐)
2.乳头被别人吸到破皮达一个月(喂 奶)
3.肚子塞一颗篮球达10个月(怀孕)
4.接受皮鞭抽打达48小时(生小孩)
5.10个月不能喝冰水、咖啡、茶
6.5个月睡觉不能翻身
7.10个月不能出游远行,不能跑跳
8.10个月不能生病,实在要是病了, 生病不能吃药
9.生完孩子把屎把尿一个月
10.晚上睡觉每二个小时起床一次, 清醒30分钟达一个月

一直到要进家门口时,父亲拍 拍儿子的肩膀,以男人对男人的语气 说:『等一下进去时,给我女人一点 面子!』儿子惊讶于老爸用哥儿们的 语气对他说话,并因男人跟男人之间 的义气,从此对母亲毕恭毕敬。
 作業:
 讀誦“子罕第九”,每日五遍。
母親節時,為母親洗腳。給母親獻花,祝福媽媽。給母親烤一個花朵小蛋糕(感恩呂惠珍女士提供的蛋糕)。

課程結束:總結、回顧本堂學習內容;全體起立合掌恭誦感恩詞;學生排隊向老師行鞠躬禮道別。

兒童班課堂紀要

暫缺。

May 7, 2014

母親節快樂

尊敬的各位學長您們好!

昨日農曆四月初八是浴佛节。公元前623年,釋迦牟尼诞生在北印度,为净饭王之太子,天有九龙吐出香水为太子洗浴。因此典故,便有了庆祝的重要内容之一:以香水沐浴佛身,所以佛诞节又名佛节。佛祖降生七日後,他的母親摩耶夫人過世(一說摩耶夫人是難產而死亡)

母親們在相夫教子養兒育女中付出了巨大的辛勞。即將到來的週日(五月十一日)是母親節,祝福您們中所有身為人母的家長身康心安,六時吉祥。別忘了給我們身邊的媽媽們送上祝福,也別忘了給遠在千里之外的母親以及女性长辈打個電話,問候一下。

我們真誠地送上一首靳雅佳老師演唱的<<母親>> (附件中)。 祝天下所有的母親平安度春秋!

以下是本週我們課堂的簡介

家長班學習紀要


传统文化读书沙龙 第十二期
本期学习内容:
1. 《论语别裁》:  政治与宗教——刺激与诱导的教育法p292——p324)(电子版P163——P181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卷四 述而第七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下期学习内容
《论语别裁》
千古艰难唯一死——孔子的行谊p324——p354)(电子版P181——p198

三.关于 “雍也第六”和“述而第七”的解读
钱穆先生
——本章首明仁知之性。次明仁知之用。三显仁知之效。然仁知属于德性,非由言辞可明,故本章借山水以为形容,亦所谓能近取譬。盖道德本乎人性,人性出于自然,自然之美反映于人心,表而出之,则为艺术。故有道德者多知爱艺术,此二者皆同本于自然。
——《论语》中似此章富于艺术性之美者尚多,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俯仰之间,而天人合一,亦合之于德性与艺术。此之谓美善合一,美善合一之谓圣。圣人之美与善,一本于其心之诚然,乃与天地合一,此之谓真善美合一,此乃中国古人所倡天人合一之深旨。学者能即就山水自然中讨消息,亦未始非进德之一助。
——本章问答,皆设喻。身在井上,乃可救井中之人。身入井中,则自陷,不复能救人。世有愚忠愚孝,然不闻有愚仁。盖忠孝有时仅凭一心,心可以愚。仁则本于心而成德,德无愚。故曰:‚仁者必有知,知者不必有仁,此见仁德之高。
——文,诗书礼乐,一切典章制度,著作义理,皆属文。博学始能会通,然后知其真义。
——学言之谓之文,自践履言之谓之礼,其实则一。惟学欲博而践履则贵约,亦非先博文,再约礼,二者齐头并进,正相成,非相矫。此乃孔门教学定法。
——中庸之人,平人常人也。中庸之道,为中庸之人所易行。中庸之德,为中庸之人所易具。故中庸之德,乃民德。其所以为至者,言其至广至大,至平至易,至可宝贵,而非至高难能。
而今之民则鲜有此德久矣,此孔子叹风俗之败坏。
——《论语》言中庸,乃百姓日用之德,行矣而不著,习矣而不察,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
——己欲立,思随分立人。己欲达,思随分达人。孔子好学不厌,是欲立欲达。诲人不倦,是立人达人。此心已是仁,行此亦即是仁道,此则固是人人可行者。
——以己所欲,譬之他人,知其所欲之亦犹己。然后推己及人,此即恕之事,而仁术在其中矣。子贡务求之高远,故失之。
——只要自己想立, 便也助人能立。自己想,便也助人能。能在切近相譬就可是仁的方向了。
——道行在外,德修在己。求行道于天下,先自据守己德,如行军作战,必先有根据地。
——就小学言,先教书数,即游于艺。继教以孝弟礼让,乃及洒扫应对之节,即依于仁。自此以往,始知有德可据,有道可志。惟就大学言,孔子十五而志于学,即志于道。求道而
有得,斯为德。仁者心德之大全,盖惟志道笃,故能德成于心。惟据德熟,始能仁显于性。故志道、据德、依仁三者,有先后无轻重。而三者之于游艺,则有轻重无先后,斯为大人之学。
——若教学者以从入之门,仍当先艺,使知实习,有真才。继学仁,使有美行。再望其有德,使其自反而知有真实心性可据。然后再望其能明道行道。苟单一先提志道大题目,使学者失其依据,无所游泳,亦其病。然则本章所举之四条目,其先后轻重之间,正贵教者学者之善为审处。颜渊称孔子循循然善诱人,固难定刻板之次序。
——本章孔子论用行舍藏,有道亦复有命。如怀道不见用是命。行军不能必胜无败,亦有命。文中虽未提及命道二字,然不参入此二字作解,便不能得此章之深旨。读《论语》,贵能逐章分读,又贵能通体合读,反复沉潜、交互相发,而后各章之义旨,始可透悉无遗。

南怀瑾先生
——敬鬼神而远之,这句话我们中国人都知道是孔子的名言。孔子不相信宗教吗?他非常相信,他认为鬼神是有,但与人是两路。所谓天道远,人道迩。鬼神是天道的问题,离我们很远。我们现在活着都是人道——“人道迩,政治、教育、经济、军事、社会都是人道的事,不要以鬼神为主,所以敬鬼神而远之,是敬而远之,不是不信。
——谈到宗教,人们就说迷信,这种态度我非常反对,持这态度的人懂不懂宗教?是一个问题,如说:不懂,是迷信何必去懂他?这样便是大迷信。为什么呢?因为迷信自己嘛!对于一个东西,内容还不懂,就随便下定义,这不是迷信吗?迷信,就是迷糊不知道而相信,这才叫迷信,现在你对宗教不知道而下了这个定义,这是大迷信。孔子绝不迷信,敬鬼神而远之,这就是知。
——孔子说,一个领导别人的人,极须要仁爱的心怀,对任何问题不要轻视,不轻视也就是儒家敬其事的思想。尤其领导人聪明的,往往容易轻视天下事,犯上苏东坡我被聪明误一生的毛病,所以任何事先从的方面想,以后才能得到好的结果。先从难的方面,问题多的方面看,都研究完了,最后有一个结论,得到中道的成果,这就是仁的用。这样一来,便利了自己,也便利了别人,更便利了老百姓。
——知者乐,水。知者的快乐,就像水一样,悠然安详,永远是活泼泼的。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宁静。
——知者的乐是动性的,像水一样。仁者的乐是静性的,像山一样。
——周公的后代被封在鲁,保存了周代文化的精神。姜太公帮助了武王统一天下,他的后代封于齐,发展出后世道家学术的精神。换言之,姜太公一系遗留在中国的文化,可以说代表了传统道家的文化;鲁国的文化则代表了周公这个系统,也就是形成后世儒家的文化;楚的文化则为老、庄一系所形成的南方文化成分较多;墨子则代表宋国的文化,宋为殷商的后代,所以在墨子的学术思想中,保留有浓厚的夏商文化的色彩。
——一个作学问成为君子的人,并不是一个笨蛋,必须要晓得应变。孔子力赞《周易》,而《周易》的道理,便有适变随时两个要点。要懂得时代,适合于时代。但自己要站在中间,顺应这个变,有中心主张、中心思想。
——礼并不是教我们行礼,而是《礼记》所包涵的文化精神。
——我们现在说中庸,就是能够中和的中庸之作用。我们中国文化中《易经》的道理,是说天下的事物,天下的人物,随时随地在变,每秒钟都在变,没有不变的事。如何能适应这个变,如何能领导这个变,这是学问的中心。同时《易经》告诉我们,变是对立的变,任何一件事都是相对立的,有正面必有反面,有好必有坏,你说对的,同时也就产生了不对的。一切都是相对的,在这个相对的中间,有一个中和的道理。所以中庸便提到中和的作用。
——在中国历史文化里,好像找不出社会福利问题的记载,事实上有没有呢?有!社会思想早有了,社会福利思想也早有了,过去都偏重在个人做,以个人立场,做社会福利事情,这是中国人的道德修养,告诉人,有钱做做好事,修桥铺路,再不然夏天在路上摆一些茶缸。
——儒家是讲保留适度的自私,慢慢扩充到为公。我们大家要注意,三民主义的思想,就是从儒家这个思想来的。儒家的推己及人,我有饭吃,才想到你需要饭吃,分点给你。
——真正仁的人,是要自己站起来,但是要顾虑到别人的利益,使别人也站起来。
——孔门学问中仁的应用,是推己及人,想自己利益的时候,也替别人的利益着想;扩而充之,想到天下人的利益。仁的路就是这样开始走的。
——什么叫述?就是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保留传统的文化,就所知道的,把他继续起来,流传下来,好比现在说的,散播种籽,没自己的创作,不加意见。孔子的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等六经文化的整理,只是承续前人,并没有加以创作。但是他有个态度,信而好古,不是迷信,是真信,加以考证过的真信。
——作学问要宁静,不可心存外务,更不可力求表现,要默默然领会在心,这是最要紧的。
——学而不厌,他自己说作学问的志趣永远不厌倦,这在文章上读起来很容易了解,乍看起来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深深体会一下,孔子的学问就在这里。虽然非常平凡,但要知道世界上最伟大的就是平凡,能安于平凡是很难的,这也是人不知而不愠的引伸。
——以一个真正的教育家,必须要有宗教家的精神,爱人爱世,须要有舍身饲虎、入海救人的牺牲精神才行,又像是亲自施用换心术硬要把自己的东西,装到他的脑子里去的这种心情。
——现在的背书,并不是以所背诵的书成为自己的学问,而是作临时应付考试之用,偶然也启发了许多似是而非的思想,知道了很多的知识,过去是读书,现在是看书,看过就行了,其实不深入。知识不一定就能成为学问。
——最可怕的是,听到了义之所在,自己也知道这道理是对的,只是自己的劣根性改变不了,明明知道自己走的路线不对,又不肯改。为什么不能改?时代环境的风气,外在的压力,自己又下不了决心,所以只好因循下去。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怕亡国,因为亡国可以复国,最怕是把自己文化的根挖断了,就会陷于万劫不复。这里所记孔子的感慨,也就是担忧人文文化迷失了的后果
——尽管忧国忧民,孔子还是能保持爽朗的胸襟,活泼的心情,能够自己挺拔于尘俗之中,是多么的可爱。但是他乐的是人生的平淡,知足无忧,愁的不是为己,为天下苍生。
——一般人说孔子只讲人道,这是后代的人为孔子下的定义,事实上孔子并没有这样说,当时,只有他的学生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根据子贡这里的话,再看孔子在《易经》中所讲的学问,他绝对懂天道——宇宙的来源。所以子贡便说,他讲人道,我们听得懂,他讲宇宙的奥妙,因为我们的学问还不够,实在听不懂。
——志于道,可以解释为形而上道,就是立志要高远,要希望达到的境界。这个就包括了天道与人道,形而上、形而下的都有。这是教我们立志,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目的。至于是否做得到,是另一回事。
——所谓天人合一的天道和人道是要从道德的行为开始。换句话来说,志于道是搞哲学思想,据于德是为人处世的行为,古人解说德就是得,有成果即是德,所以很明显的,孔子告诉我们,思想是志于道,行为是依据德行。
——仁有体有用。仁的体是内心的修养,所谓性命之学、心性之学,这是内在的。表现于外用的则是爱人爱物,譬如墨子思想的兼爱,西方文化的博爱。依于仁,是依傍于仁,也就是说道与德如何发挥,在于对人对物有没有爱心。有了这个爱心,爱人、爱物、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扩而充之爱全天下。这是仁的发挥。
——凡是人才的培养,生活的充实,都要依六艺修养,艺绝不是狭义的艺术。
——人生对于道、德、仁、艺这四种文化思想上修养的要点都要懂。这四个重点的前一半志于道,据于德包括了精神思想,加上于仁,游于艺作为生活处世的准绳,是他全部的原则,同时告诉每个人,具备这些要点,才叫学问。如无高远思想就未免太俗气,太现实的人生只有令自己厌烦。没有相当的德行为根据,人生是无根的,最后不能成熟。如果没有仁的内在修养,在心理上就没得安顿的地方。没有游于艺,知识学问不渊博,人生就枯燥了。
——孔子所说教学的原则,必先刺激他的思想,使他发愤,非要有坚强的求知心,才能启发出他本有的智慧来。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而且要多方面看。一桌四角,讲了一角,其余三角都会了解,那么他可以回来,复也就是回来。回到哪里?回到思想智慧的本位,就是回到自己智慧的本有境界。所以在教育方面,一定要激发他愤、悱的求知欲。

少年班課堂紀要

暫缺。感恩丁虹老師代課。

兒童班課堂紀要

感恩戴玉春老師代楊志剛老師上課。
----------------
1.  一起读诵《入則孝》、《出則弟》、《謹》、《信》兩遍。
2.      复习《入則孝》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3.  学习二十四孝故事《老莱斑衣》,观看木偶剧《老莱斑衣》
4.      开始讲《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5.      小故事 《弑狗铸错》
6.      读故事《诺言》
7.      识字 静心描字
8.      动画片《孔子》: 11 飨士。


==========
弑狗铸错

早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对年轻人结婚,婚后生育,他的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孩子。他忙生活,又忙于看家,因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就训练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小孩,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抚养孩子。
  有一天,主人出门去了,叫它照顾孩子。
  他到了别的乡村,因遇大雪,当日不能回来。第二天才赶回家,狗立即闻声出来迎接主人。他把房门开一看,到处是血,抬头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见了,狗在身边,满口也是血,主人发现这种情形,以为狗性发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来向着狗头一劈,把狗杀死了。
  之后,忽然听到孩子的声音,又见他从床下爬了出来,于是抱起孩子;虽然身上有血,但并未受伤。
  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再看看狗身,腿上的肉没有了,旁边有一只狼,口里还咬着狗的肉;狗救了小主人,却被主人误杀了,这真是天下最令人惊奇的误会。 
对应“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想想没知道事情真相之前下结论多么可怕。
==========
诺言 [苏联]连班台莱耶夫
  公园已经空了,街上万家灯火。看园人的铃声在树丛那头丁零丁零地响着。我怕公园关门,就加快脚步。突然我站住了,仿佛听到矮树丛那边有人在哭。
  我走进一条小路——那边有一所白色的小石屋孤立在黑暗中。房子的墙旁站着一个很小的男孩子,七八岁模样,低着头,哭的又响又伤心。
  我走过去,招呼他说:
  唉,你怎么了,孩子?
  他马上像听到命令一般,停止了哭泣,抬起头来,朝我望望说:
  没什么。
  怎么没什么?是谁欺负你了?
  谁也没有欺负我。
  那你哭什么呢?
  他说话还很困难,还没有咽下所有的眼泪,还在呜咽打噎,吸鼻子。
  走吧,我对他说,你瞧,时候已经不早了,公园要关门了。
  我一面说,一面想拉住孩子的手。但是他连忙甩脱了手,说:
  我不能走。
  怎么?为什么?你怎么了?
  没什么。孩子说。
  你怎么——不舒服吗?
  不,他说,我身体好着呢。
  那你为什么不能走呢?
  我是哨兵。他说。
  怎么是哨兵?什么是哨兵?
  嗨,您怎么——不明白吗?我们在做游戏。
  那你跟谁在做游戏呀?
  孩子沉默了一会儿,叹了一口气说:
  我不知道。
  老实说,当时我心里想,这个孩子一定有病,他的头脑准有问题。
  你倒说说看,我对他说,你在讲什么呀?这是怎么一回事?你在玩,但不知道跟谁玩。
  是的,孩子说,我不知道。我本来坐在凳子上,可是来了几个大孩子,他们说:你要玩打仗游戏吗?我说:他们就开始玩,他们对我说:你是中士。其中一个大孩子他是元帅……他把我拉到这儿来,还说:这里是我们的火药库这座亭子。你做哨兵……你站在这儿,一直等到我来叫你换班。我说:好的。他又说:你要答应,你不走开。’”
  后来呢?
  后来,我就说:我答应——我不走开。’”
  还有呢?
  还有就是这样。我站着,站着,他们却不来了。
  噢,我笑着说,他们叫你站在这儿好久了吗?
  那时天还没黑。
  那么他们在哪儿呢?
  孩子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说:
  我想他们走了。
  为什么走了?
  他们忘记了。
  那你干吗还站在这儿呢?
  我答应过了……”
  我几乎要笑出来,但接着马上省悟过来,觉得一点也不可笑,那孩子是完全对的。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对他说,现在你这么办呢?
  我不知道。孩子一面说,一面又哭了起来。
  我很想帮他一点忙。但我能做什么呢?
  那些孩子恐怕已经吃过晚饭睡觉了,恐怕已经做到第十个梦了吧。
  而人家却在站岗,在黑暗中,而且恐怕还饿着肚子呢……
  你大概要吃些东西吧?我问他。
  是的,他说,要吃。
  好吧,我想了想说,你快跑回家去吃饭,我暂时来替你站岗。
  嗯,孩子说,难道这样行吗?
  为什么不行?
  您又不是军人。
  我搔搔后脑,说:不错,一点办法也没有。我连叫你下班都不成。这只有军人,只有长官才能做……”
  这时,我忽然有了一个好主意。我想,既然只有军人能够解除孩子的诺言,叫他离开岗位,那有什么难处呢?就是说,只要去找一个军人来就行了。
  我对孩子没说别的,只说了一句你等一等,立刻就朝出口处跑去……
  大门还没有关上,看园人还在公园最远的角落里走着,摇着铃。
  我站在门口,等待着,看有没有什么军人走过,不论是一个红军中尉或普通兵士。可是,倒霉,街上连一个军人也看不到。
  我怅怅地正想回到公园里去,忽然看到街角的电车站上有一顶指挥员的保护色军帽,上面有一条骑兵的蓝色帽圈。有生以来我恐怕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快乐。我一口气朝电车站跑去。还没有跑到,忽然看见:有一辆电车开进车站,那个智慧员,年轻的骑兵少校,跟别的乘客一样正预备挤上车去。
  我气喘吁吁地跑到他的跟前,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臂,叫道:少校同志!等一等!等一等!少校同志!
  他回过头来,惊奇地朝我望望,说:
  什么事?
  是这么一回事……”我急促地说起来。
  指挥员翻着白眼,吃惊地朝我望望。大概他也以为这个人又病,我的头脑有问题吧。
  那关我什么事?他说。
  那辆电车开走了,他气冲冲地望着我。
  不过,等我比较详细地给他解释是怎么一回事以后,他就不加考虑地马上说:走吧,走吧。当然应该。您为什么不立刻对我说清楚呢?
  当我们走到公园的时候,看园人正要锁大门。我请求他再等几分钟,我说有一个孩子留在公园里。我跟少校就跑到了公园深处。
  在黑暗中,我们好不容易找到那座白亭子。孩子仍旧站在老地方,仍旧在哭,不过哭得很轻。我叫了她一声。他快乐极了,快乐得甚至叫出声来。我说:你瞧,我把长官带来了。
  一看到指挥员,孩子马上立正,挺起胸膛,个子像是高了几厘米。
  哨兵同志,指挥员对他说,您是哪一级的?
  我是中士。孩子说。
  中士同志,我命令您离开岗位。
  孩子沉默了一会儿,吸了吸鼻子说:
  那您是什么级呢?我看不清您有几颗星……”
  我是少校。指挥员说。
  于是孩子就把一只手举到浅灰色帽檐旁,说:是,少校同志。遵命离开岗位。
  他说得那么响亮,那么老练,我们两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孩子也轻松快乐地笑了起来
  我们三人一起走出公园。看园人在锁孔里转动了几下钥匙,大门就关上了。
 ----------------------
弟子規教研組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