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視頻】 趙孝爭死
為了讓同學們進一步了解 - 悌,明白“兄弟姐妹將陪伴我們走最 長的人生之路”, 在課堂上, 少年班和兒童班的同學們一起觀看了視頻 - 趙孝爭死: htt p://www.youtube.com/watch?v= U3IMqrHo7lg&feature=related
為了讓同學們進一步了解 - 悌,明白“兄弟姐妹將陪伴我們走最
【故事: 趙孝爭死】
。。。。。。
俗話說:兄弟如手足。縱觀當時的危險境界, 趙氏兄弟能夠首先顧及對方的安危,絲毫不顧個人的凶險, 足見他們的心中已深深明白, 自己的身體與弟兄的身體都是父母身體的一部分,同氣連枝, 同體相生。放眼世界,萬物雖有類聚群分,實則如兄弟一樣, 互相之間休戚相關,同體相生。因此, 人類要想擁有永久美好幸福的生活,就必須以仁愛之心, 真誠地關心和愛護宇宙天地間的一切人,一切事和一切物, 而這份仁愛之心的根本,正如古德在《論語》中所言:孝悌也者, 其為仁之本與。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故事全文,請閱:http ://www.dfg.cn/big5/dygsh/bdgs/ 36-zhaoxiao.htm)
【原文】
漢趙孝,字常平,與其弟禮相友愛。歲飢,賊據宜秋山,掠禮, 將食之。孝奔賊所,曰,禮病且瘠,不堪食,我體肥,願代之。 禮不允,曰,我為將軍所獲,死亦命也,汝何辜。兄弟相抱大哭, 賊被感動,並釋之。事聞,詔分別遷授。趙氏昆仲,以至性孝友, 而化及盜賊。夫惡至殺人而食之賊,且當眾賊飢餓亟亟待食之時, 尚可令起慈心,則世間安有不能化之人。《大學》雲「宜兄宜弟, 而後可以教國人」,不其然乎。(資料來源: http:// www.dfg.cn/big5/dygsh/bdgs/ bdgsyw/bdguyw-ti01.htm)
俗話說:兄弟如手足。縱觀當時的危險境界,
【原文】
漢趙孝,字常平,與其弟禮相友愛。歲飢,賊據宜秋山,掠禮,
【少年班紀要】
【本週之星】肖雲瀚
肖雲瀚貼心的照顧讓媽媽感受到生一場病的價值, 以下內容來自宋 老師的感思:
剛剛讀到羅大倫博士推薦的一個普通人家齊心面對逆境的故事— —《一碗清湯蕎麥麵》。故事簡單感染。
讀這個故事,讓我想到剛剛收到的家長回執中, 肖雲翰同學的所作所為。
這是一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故事,普通但令人欣慰。
當肖雲翰的媽媽和爺爺同時生病住院, 爸爸剛把做手術的媽媽接回家,就馬上趕回中國去照顧爺爺了, 陪伴媽媽的事情突然就落在了肖雲翰身上。
自從爸爸回國後,雲瀚就承擔了幾乎全部的家務,一日三餐, 熱飯洗碗,收拾衛生,陪在媽媽身邊兒聊天。春假期間, 一直在家陪媽媽照顧媽媽,一次都沒有出去玩。 當媽媽決定生病期間堅持去上課,雲瀚則非常擔心,一再囑咐媽媽: 感覺不舒服就馬上回家。課間媽媽打電話回家, 可以聽出雲瀚擔心焦慮的聲音。夜裡11:00 媽媽回到家, 雲瀚才放心的去睡覺。每天雲翰還給爸爸和爺爺打電話, 問候安慰爺爺。
這一點一滴的小事,讓我看到雲翰的孝心和細心。 讀著這樸素簡單的描述,深深地被雲翰的懂事打動, 彷彿看到一個小男孩突然間長大了。爸爸的孝行, 無形中也給了孩子力量,讓他變成了一個勇於承擔的小男子漢。
他對父母的孝心和愛心,也從做媽媽的欣慰中散發了出來。
媽媽感慨道:被兒子照顧和兒子那麼親密無間的相處, 彷彿又回到孩子小時的歲月。覺得這次生病很有價值, 第一次和兒子一起過春假, 讓自己意識到很多重要的時光因為忙而失去和忽略, 和兒子在一起的快樂使工作和所有似乎重要的事情都顯得那麼遙遠和 渺小。
是啊,人生的許多感悟,總是在我們最弱或最困難的時候明白。 感謝孩子慢慢成长带給我們的溫暖和爱,讓我們细细感受, 同孩子一起快樂成長。
剛剛讀到羅大倫博士推薦的一個普通人家齊心面對逆境的故事—
讀這個故事,讓我想到剛剛收到的家長回執中,
這是一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故事,普通但令人欣慰。
當肖雲翰的媽媽和爺爺同時生病住院,
自從爸爸回國後,雲瀚就承擔了幾乎全部的家務,一日三餐,
這一點一滴的小事,讓我看到雲翰的孝心和細心。
他對父母的孝心和愛心,也從做媽媽的欣慰中散發了出來。
媽媽感慨道:被兒子照顧和兒子那麼親密無間的相處,
是啊,人生的許多感悟,總是在我們最弱或最困難的時候明白。
【複習回顧】
1,閔損蘆衣
2,潔淨的學習環境
1,閔損蘆衣
2,潔淨的學習環境
【經文學習】字不敬。心先病。
教學目的:讓同學們敬字,把字寫好。
【字正心正】
-- 字如其人,字正則心正
教學目的:讓同學們敬字,把字寫好。
【字正心正】
-- 字如其人,字正則心正
【故事:筆諫】
唐朝有名的書法家柳公權先生,他的字挺直蒼勁, 有一股正氣澎湃的氣勢,這跟他安守本分,正直不阿的個性有關。 有一次皇帝唐穆宗問他:「如何用筆才能達到盡善的境界?」 他回答說:「用筆的重點在心,心如果正,用筆自然就能正。」 穆宗平日生活散漫,施政邪僻不正,聽了柳公權的一番話後, 穆宗知道這是勸諫自己的意思,便立刻端正儀容,這就是有名的「 筆諫」。正說明寫出來的字,和內心是息息相關的!
唐朝有名的書法家柳公權先生,他的字挺直蒼勁,
-- 字寫不好,心裡失去了專注力、對學問的恭敬心(心先病)
【文字文明】
中文是像形文字,用以裁道。道在字中。
【故事:倉頡造字】
相傳倉頡在黃帝手下當官, 黃帝分派他專門管理圈裏牲口的數目、屯裏的食物。 倉頡做事盡力盡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但是牲口、 食物的儲藏逐漸增加、變化,光憑腦袋也記不住。
倉頡整日整夜地想辦法,先是在繩子上打結, 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繩子,表示各種不同的牲口、食物, 用繩子打的結代表每個數目。但時間一長久, 增加的數目在繩子上打個結很簡單, 減少數目在繩子上解個結就麻煩了。倉頡又想到了在繩子上打圈圈, 在圈子裏掛上各式各樣的貝殼,來代替他所管的東西。 增加了就添一個貝殼,減少了就去掉一個貝殼。 黃帝見倉頡這樣能幹,教他管的事情愈來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數, 回回狩獵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減,也統統教倉頡管。 倉頡不斷地在想:要怎樣才能不出差錯呢?
這天,他參加集體狩獵,走到一個三岔路口時, 幾個老人為往哪條路走爭辯起來。一個老人堅持要往東,說有羚羊; 一個老人要往北,說前面不遠可以追到鹿群;一個老人偏要往西, 說有兩隻老虎,不及時打死,就會錯過了機會。倉頡一問, 原來他們都是看著地下野獸的腳印才認定的。 倉頡心裏想著既然一個腳印代表一種野獸, 我為什麼不能用一種符號來表示我所管的東西呢? 於是他開始創造各種符號來表示事物,這就是文字的由來。
-- 拼音文字裡是像聲,便於讀誦,但是隨著年代推移, 口音發生變化時,文字會受到影響。
-- 一位印度文學博士說:中國文明之所以可以傳承千年, 是因為中國人使用了象形文字。象形,表意, 文字傳達的意境是千年不變的。
-- 更進一步而言,中國在傳承文明過程中,使用了文言文。 文言文不同於口語,不會因為口語習慣的不同而變化文字。
-- 在課堂上演示一些象形文字:
【古人重視寫字、練字】
【故事:王羲之墨池】
相传王羲之住处附近有一小池,王羲之练完书法均在此洗笔, 每日习字,久之,池水为之变黑,竟能直接蘸取充墨之用。 (資料 來源: 维基百科王羲之)
【故事:王獻之學書】
王献之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为了继承家学, 向父亲王羲之学习书法。学了一段时间后,他觉得差不多了, 就写了一篇字,拿去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什么话也没说, 在他所写字中的一个“大”字下点了一个点。 王献之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就拿去让自己的母亲看。 王献之的母亲也是书法名家,看了王献之所写的字后, 指着王羲之写在上面的那一点,对他说:“这一点写得不错。”王献 之听了,才知道自己和父亲的书法还相差很远,从此一心练字, 后来也成了书法名家。
【曾國藩:每日课程】
读熟读书十页。 看应看书十页。习字一百,数息百八。记过隙影( 日记)。记茶余偶谈一则。
【中國書法藝術】
-- 書法是一種書寫的藝術。書法縱向穿透兩個層面:「使用」 與「審美」;橫向跨越文字兩個層面:「文字」、「繪畫」。
-- 展示古人(顏真卿, 柳公權,歐陽詢)的字帖, 中國書法是一門藝術,一個字是一幅畫。
-- 弟子規班楊安的父親楊海先生酷愛書法, 當看到書法大師吳玉如的作品後,讚歎不已,說:“替他死的心都有 。” 書法之魅力竟有如此的感染力!
【回家作業】
【文字文明】
中文是像形文字,用以裁道。道在字中。
【故事:倉頡造字】
相傳倉頡在黃帝手下當官,
倉頡整日整夜地想辦法,先是在繩子上打結,
這天,他參加集體狩獵,走到一個三岔路口時,
-- 拼音文字裡是像聲,便於讀誦,但是隨著年代推移,
-- 一位印度文學博士說:中國文明之所以可以傳承千年,
-- 更進一步而言,中國在傳承文明過程中,使用了文言文。
-- 在課堂上演示一些象形文字:
【古人重視寫字、練字】
【故事:王羲之墨池】
相传王羲之住处附近有一小池,王羲之练完书法均在此洗笔,
【故事:王獻之學書】
王献之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为了继承家学,
【曾國藩:每日课程】
读熟读书十页。 看应看书十页。习字一百,数息百八。记过隙影(
【中國書法藝術】
-- 書法是一種書寫的藝術。書法縱向穿透兩個層面:「使用」
-- 展示古人(顏真卿, 柳公權,歐陽詢)的字帖,
-- 弟子規班楊安的父親楊海先生酷愛書法,
【回家作業】
在日常生活中認真寫每一個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