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班課堂紀要】-- 解行相應
【本週之星】-- 徐浩天
徐浩天同學每天反省自己,認真填寫幸福力行表。雖然他沒有完全實現所承諾的目標,但是他用心完成老師交代的作業,真實記錄自己的力行情況。
本週承諾行動/Weekly Promised Actions | Sun | Mon | Tue | Wed | Thu | Fri | Sat | |||||||
| O | X | O | X | O | X | O | X | O | X | O | X | O | X |
| | | | | | | | | | | | | | |
落實“父母呼應勿緩” | | | | | | | | | | | | | | |
O | | O | | O | | | X | O | | O | | O | | |
早上七點起床 | | | | | | | | | | | | | | |
| X | | X | O | | O | | O | | O | | | X | |
讀一遍弟子規 | | | | | | | | | | | | | | |
| X | O | | O | | O | | | X | O | | O | | |
起床疊被子 | | | | | | | | | | | | | | |
| X | | X | O | | O | | | X | | X | O | | |
專心學習 | | | | | | | | | | | | | | |
O | | O | | O | | | X | O | | | X | O | |
【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笑話:愛因斯坦的司機
愛因斯坦常常到處演講,於是就請了一個司機。普通的司機通常都在車上休息不過這個司機很有好學之心,愛因斯坦在講課他就在下面聽。
過了半年以後,有一天司機跟愛因斯坦說:『你講的那一套我都學會了。』愛因斯坦大笑說:『我講的那些都是很專業的,你怎麼學得會?不然你說給我聽看看。』
司機就從頭到尾講了一遍給愛因斯坦聽,講的很好。愛因斯坦心想:『我這麼久才想出來的理論,你開了半年車就都給我學會了。』心理很不平衡。就說:『好,那改天你穿我的衣服上去演講,我穿你的衣服在下面當司機,這樣你敢不敢?』司機就說:『好呀,試試看。』於是有一天司機就穿愛因斯坦的衣服上去演講,從頭到尾講了一遍,講得很好,聽眾在台下一直鼓掌,然後就有一個觀眾問了一個很深入,很專業的問題。愛因斯坦心想:『呵呵,這下子司機下不了台了。』沒想到司機說:『你這個問題太簡單了,為了證明它有多簡單,我叫我的司機給你回答就好了。』
過了半年以後,有一天司機跟愛因斯坦說:『你講的那一套我都學會了。』愛因斯坦大笑說:『我講的那些都是很專業的,你怎麼學得會?不然你說給我聽看看。』
司機就從頭到尾講了一遍給愛因斯坦聽,講的很好。愛因斯坦心想:『我這麼久才想出來的理論,你開了半年車就都給我學會了。』心理很不平衡。就說:『好,那改天你穿我的衣服上去演講,我穿你的衣服在下面當司機,這樣你敢不敢?』司機就說:『好呀,試試看。』於是有一天司機就穿愛因斯坦的衣服上去演講,從頭到尾講了一遍,講得很好,聽眾在台下一直鼓掌,然後就有一個觀眾問了一個很深入,很專業的問題。愛因斯坦心想:『呵呵,這下子司機下不了台了。』沒想到司機說:『你這個問題太簡單了,為了證明它有多簡單,我叫我的司機給你回答就好了。』
知識必須透過實際地實行、檢測,才能轉成智慧。否則只不過是「世智聰辯」而已。很多人道理雖然知道,但不一定行得出來。所知道的是從聽聞、學習上來的,只是停留在意識上,沒有了悟亦沒有心領神會契入良知;不是從良知上真正去了解的。這一種「知」,不但致使言行不一,反而知道的越多,更會使自己驕傲、長浮華。而且很容易被高人所識破。
愛因斯坦的司機雖然機靈逃過出糗一劫,但蘇東坡則淪落羞愧的下場。
解行相應
人的學問要增長,必須『力行』加『學文』。這叫解行相應。「解」跟「行」就好像兩個輪子,假如只有一個輪子,車子就比較難推動,比較費力,一定要兩個輪子一起才能很協調的動起來,比較省力,能事半功倍。因此只是一味地「解」,吸取書本上的知識而不去實行的話,那就成了“紙上談兵”。如果只是一味地「行」,不懂得讀聖賢書增長智慧的話,那就很容易陷入昏庸愚昧,固守己見,不明事理,或不懂得借力使力而事倍功半。
舉例:
(一) 借用旅遊的例子讓學生明白“解行相應”的重要。
(二) 从前有一个叫刘羽冲的人,他非常爱看书,也非常相信古书上的学问。他认为,只要是书上写的,就一定是正确的。从不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问题。一天,他看到一本讲修水利的书,就苦读了一年,并画了水利图,到州官那儿讲了修水利的好处。州官就让他去修水利,他不看农田水势,不问以往的降雨情况,又不听一听当地农民的意见,就叫人按他画的水利图动工。可是渠道刚使用,就被汹涌的大水冲垮了,农田也被淹没了。
總結:
學問必須力行加上學文,解行相應。因為行得愈徹底愈能幫助我們理解,理解得愈深則行的就愈到位。力行是檢驗理論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只有經過長期力行後的理論,才有資格稱為真理。知是行的主意、方針,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終。所謂:「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幸福力行表】
在課堂上,我們講解了給自己設定目標時所應注意的指標 (SMART):
——S代表具体(Specific),我們要求所承諾的行為要具體,不能笼统 (比如,好好學習);
——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所承諾的行為是可以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 (比如,早上7:00起床,而不是”早起“);
——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所承諾的行為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R代表相关性(Relevant),目标必须和總目标--幸福具有相关性。 (比如,給自己設定每天掙五塊錢的目標,可能與自己最終的幸福無關);
——T代表有时限(Time bound),注重完的特定期限。我們試著用一個月時間改正自己的一個缺點,建立一個好習慣。
上週我們在課堂上寫了許多目標 (有的同學很可愛,他們恨不能將自己所有的缺點都列上)。我們用SMART的標準分析了這些目標,請閱附件“SMART Objectives.docx”.
在本週的課堂上, 我們要求同學用新標準重寫自己的目標。請家長幫助您們的孩子一起填寫設定這些目標。附件中的“ 幸福力行表.xlsx”與上週版本略有不同:每個目標旁有28個方格,意味著如果連續28天,我們都能完成對自己的承諾,那麼我們可以慶祝一下, 因為一個缺點離開了我們。
我們會不斷地修改力行表,直到它成為我們改過歸善的有力工具。
本週我們要求每位同學,增加一條公共的目標:每晚睡前,反省自己,填寫力行表。
設定目標,填寫力行表將成為弟子規少年班同學的常規作業。(有的家長也加入的這個行列,感覺起來家庭很有“天天向上”的氣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