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 24, 2011

25期家長班小結

【第25期家長班小結】


           
            德行是孩子一生的根基
     “德行是孩子一生的根基”是這期蔡老師講座的一個重要觀念。因为現在的教育只是知识和技術的教育,做人的教育已经沒有了學習《弟子規》,給孩子種下的就是德行的種子。好的德行,除了孝亲尊师,也表現在每個細小的行為和不起眼的習慣中。蔡老師說“執虛器,如執盈”當一個人他的存心很恭敬、很謹慎,他出意外的可能性就下降了,《弟子規》告訴我們從細微之處去提醒自己。 “入虛室,如有人。”為人處世要有一貫性,絕對不能說一套做一套。 “事勿忙,忙多錯。”也是需要跟很多「謹」方面的教誨結合在一起,你才能把事情做得好。“勿畏難,勿輕略。”因為一個人陪伴你最久的是你自己。所以時時要自我砥礪,自我鼓舞,這很重要。我們要透過自己的人生去體驗真理,確確實實只要有這一分善心,一定會有很多善的力量來幫助你。
      
對此,家長劉雅莉女士感同身受。她覺得原來學只是從字面理解,聽蔡老師的講座和家長們真誠的分享,體會到不僅孩子需要《弟子規》,自己更需要《弟子規》。她深有感觸地說:“謹”篇的內容,好像是對行為的約束,實際上是對心態心境的糾正。人有恭敬心,不匆忙,才能游刃有餘……,一個人心浮氣躁,處理問題就不會理智。養成一個好習慣,好的態度,做事有條不紊,給人以嚴謹的印象,不僅讓人信任,同時在每天的重複中不斷積累,也可以鍛煉自己的做事能力,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她例舉了自己的不足,也談了從老闆和朋友們好的行為習慣中感受到細節的重要。她感恩道:真的感謝聖賢的教誨!感謝蔡老師和弟子規班的老師們用智慧和愛心,通過深入淺出的解讀,讓孩子們學的開心。看到每週的課堂紀要、電話反饋、家長回執等,很感動,開始對熟視無睹的事情進行思考!感謝各位家長們睿智的分享!她的感言,表達了我們所有家長的心聲。
    
其實家長們從學習到現在,已經由開始關注“孩子犯錯怎麼辦?”到現在開始反省我們自己身上的不足,視角由外向內,這個改變是因為我們越來越清晰的感到:孩子是天生的學習者,模仿者,外界給什麼,他就吸收什麼。孩子是在父母言傳身教的過程中耳濡目染長大的。孩子的不足,恰恰“反射”出父母的不足。所以,家長謹慎的言行,恭敬的態度,良好的習慣,對孩子都是無聲的影響和感化。這個轉變真的讓我們從教育孩子的角度,變成了一個學習的角度,孩子們的行為讓我們對教育、對愛有了一個新的體悟和新的視角。我們也開始意識到我們心裡的擔憂,我們自以為是的指責未必都是真好。隨著我們繼續謙虛的學習, 我們對教育的理解可能會更清晰。我們對孩子的需要和感受也會更關注。
   
借用一位不知名智者的教學感言作為這期的結束。
   
“籍由分享,我加深了自己的所學,並經由行為延伸出去。我把一個理性的知識應用在自己身上,而後送入心裡。當你聽到我內在的心聲時,我知道對我是真實的東西,對你也一樣是真實的。
    
藉由分享,我學會聆聽。我看到你如何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應用在自己身上,有些我仍感模糊不清的概念,透過你的善巧運用而逐漸明朗化。我明白,你是我的老師,正如我也是你的老師。
    
教與學是終身的事,即使我現正扮演老師的角色,我也同時在學;即使我現正扮演學生的角色,我也同時在教。我如何去學本身變成一種教導,而我如何教,也變成一種學習。你看,教與學就這樣循環不斷。我生命每一刻都可能從你的回饋中獲益,即使其中有百分之九十九是在批判我,我仍能享用百分之一的真話。 
    讓我们心存感恩,無論是父母、孩子、家人、朋友、同事以及任何人任何事我们家长德行的提升,也会让孩子的德行增长。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