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期家長班小結
《弟子規》的“谨”與細節決定成功
聞名世界的惠普創始人戴維.帕卡德曾感嘆“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 “步從容,立端正。緝深圓,拜恭敬。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緩揭廉,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就是《弟子規》關於行為細節的經文,也是我們這期講座的內容。可見對細節的重視中外都有共識,因為我們的生活就是由細節構成。
蔡老師給我們講解這些簡單的行為禮儀,讓我們感受到:禮節確確實實不是做表面的,而是要「誠於中,形於外」。這些行為讓孩子養成一種心細膽大的態度,在面對一些挑戰的時候要不怕困難。因為心細,做事很謹慎,自然而然就不會出狀況,所以膽大心細都是在生活的細微之處開始培養。從這些經文我們也可以引伸到,告訴孩子處處要注意自己的安全。我們假如仔細去了解,現在的孩子意外死亡率愈來愈高,因為他們沒有那個敏感度。所以老師也好、家長也好,都要時時提醒,不然到時候意外造成就為時已晚。經文也告訴我們,我們每一個言語動作如何不讓別人覺得不安?在生活當中,還有哪些時候會因為我們的聲音過大而造成別人的煩惱?等等。當我們時時會去替別人著想,心也會愈來愈柔軟。當心愈來愈柔軟,就是真正在落實仁慈之心。蔡老師還告訴我們, 替人著想是第一等學問, 而替人著想不是用嘴巴說的,而是點點滴滴落實的。
2004年有本風靡一時的管理書籍《細節決定成功》,這本書提示企業乃至社會各界:芸芸眾生能做大事的實在太少,多數人的多數情況總還只能做一些具體的事、瑣碎的事、單調的事,也許過於平淡,也許雞毛蒜皮,但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礎。如果一切歸於有序,決定成敗的必將是微若沙礫的細節,細節的競爭才是最終和最高的競爭層面。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對最最簡單的生活行為的關注就會變得謹慎。
《弟子規》好像很淺顯直白,好像沒有多少知識含量,其實在這“大道至簡”的背後,卻蘊含了很深的道理。家長們對此的體會也很多, 分享的內容也很細微。比如從今年夏天日本留學生在多倫多大瀑布照相不慎跌下去喪生, 感受到這就是“寬轉彎,勿觸棱”的延伸。“塑料袋換布袋”的故事,看到“緩揭廉,勿有聲”隱含著為人著想的态度。通過講述中日小學生收拾碗盤的行為,體會到“執虛器,如執盈”的微妙。在被聘和招聘的兩個故事中,了解到誠實在西方文明中的被重視度,這與中國的“慎獨”和“入虛室,如有人”如出一轍。 “事勿忙,忙多錯”則滲透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
現代生活的浮躁和浮華,與《弟子規》的簡單和簡潔形成鮮明的對比,在現代人的揮霍面前,老祖宗的惜字如金讓人感慨不已。有家長言:越學越覺得《弟子規》不簡單,越學越覺得《弟子規》有道理,越學越覺得《弟子規》有味道,不僅不過時,還很實用,真的充滿了智慧。 让《弟子規》的“謹”行在我们的生活中慢慢落实。
《弟子規》的“谨”與細節決定成功
聞名世界的惠普創始人戴維.帕卡德曾感嘆“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 “步從容,立端正。緝深圓,拜恭敬。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緩揭廉,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就是《弟子規》關於行為細節的經文,也是我們這期講座的內容。可見對細節的重視中外都有共識,因為我們的生活就是由細節構成。
蔡老師給我們講解這些簡單的行為禮儀,讓我們感受到:禮節確確實實不是做表面的,而是要「誠於中,形於外」。這些行為讓孩子養成一種心細膽大的態度,在面對一些挑戰的時候要不怕困難。因為心細,做事很謹慎,自然而然就不會出狀況,所以膽大心細都是在生活的細微之處開始培養。從這些經文我們也可以引伸到,告訴孩子處處要注意自己的安全。我們假如仔細去了解,現在的孩子意外死亡率愈來愈高,因為他們沒有那個敏感度。所以老師也好、家長也好,都要時時提醒,不然到時候意外造成就為時已晚。經文也告訴我們,我們每一個言語動作如何不讓別人覺得不安?在生活當中,還有哪些時候會因為我們的聲音過大而造成別人的煩惱?等等。當我們時時會去替別人著想,心也會愈來愈柔軟。當心愈來愈柔軟,就是真正在落實仁慈之心。蔡老師還告訴我們, 替人著想是第一等學問, 而替人著想不是用嘴巴說的,而是點點滴滴落實的。
2004年有本風靡一時的管理書籍《細節決定成功》,這本書提示企業乃至社會各界:芸芸眾生能做大事的實在太少,多數人的多數情況總還只能做一些具體的事、瑣碎的事、單調的事,也許過於平淡,也許雞毛蒜皮,但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礎。如果一切歸於有序,決定成敗的必將是微若沙礫的細節,細節的競爭才是最終和最高的競爭層面。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對最最簡單的生活行為的關注就會變得謹慎。
《弟子規》好像很淺顯直白,好像沒有多少知識含量,其實在這“大道至簡”的背後,卻蘊含了很深的道理。家長們對此的體會也很多, 分享的內容也很細微。比如從今年夏天日本留學生在多倫多大瀑布照相不慎跌下去喪生, 感受到這就是“寬轉彎,勿觸棱”的延伸。“塑料袋換布袋”的故事,看到“緩揭廉,勿有聲”隱含著為人著想的态度。通過講述中日小學生收拾碗盤的行為,體會到“執虛器,如執盈”的微妙。在被聘和招聘的兩個故事中,了解到誠實在西方文明中的被重視度,這與中國的“慎獨”和“入虛室,如有人”如出一轍。 “事勿忙,忙多錯”則滲透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
現代生活的浮躁和浮華,與《弟子規》的簡單和簡潔形成鮮明的對比,在現代人的揮霍面前,老祖宗的惜字如金讓人感慨不已。有家長言:越學越覺得《弟子規》不簡單,越學越覺得《弟子規》有道理,越學越覺得《弟子規》有味道,不僅不過時,還很實用,真的充滿了智慧。 让《弟子規》的“謹”行在我们的生活中慢慢落实。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