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回執】
【張若晨】
若晨能堅持睡前給爸爸鞠躬晚安.
週四及週五晚上自己主動整理書櫃.
父母打電話時,若晨都在電話中問候姥爺,姥姥,奶奶.
幫忙收衣服,晾衣服.
早餐已能快點吃完,有進步.
希望提高的地方:不挑食能控制自己的脾氣
【銀一霏】
1. 銀一霏從去年開始上數學課,由於沒有什麼基礎,老師開始也有些擔心,媽媽幾乎都要放棄了,想讓她等一年再開始學。但是銀一霏自己非常努力,老師也勸媽媽說她跟得很好,讓她繼續堅持下去。這次期中考試,銀一霏不僅掌握了所學的知識,而且克服了粗心的毛病,考了100分。老師很滿意,媽媽也很開心。雖然她年紀小,已經知道努力了,每個星期都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也知道要認真檢查了。她現在非常喜歡上數學課。
2. 銀一霏早上出門前換好自己的鞋,然後幫媽媽也把鞋擺好,方便讓媽媽穿。晚上回家後,也會把拖鞋為媽媽擺好。
3. 每晚睡覺前給爸爸媽媽鞠躬道晚安堅持得非常好
【楊安妮】
安妮喜歡幫大人幹活,兩歲的時候,擀餃子皮兒都能供得上兩個大人包水餃了,雖然常常抹得小臉上都是白面,但是能吃上自己親自做的水餃,還是格外的香;看到家人們一邊吃的津津有味,一邊誇讚她的能力,那顆心由不得歡騰驕傲。
最讓爸爸媽媽自豪的是:安妮的愛心體貼,有時真的感到她像是個貼心小棉襖。且不說她看到媽媽累,會給媽媽端水搥背;不要說爸爸哎喲一聲,頭疼大作,她會給立刻收束調皮搗蛋的心思,認真地給爸爸按摩;更不要說和媽媽坐電梯,如果媽媽不小心踩到黃槓,她會驚呼:"媽媽,小心!”然後會抱住媽媽往後挪,甚至奮不顧身地站到媽媽前面,張開小小的胳膊護住媽媽不要跌下去;只說安妮常常安慰姥姥的話:“等我長大了,賺到的第一筆錢,全都拿去給姥姥買神奇的藥水,讓姥姥返老還童,永遠不死,永遠陪著安妮!”
【肖雲瀚】
雲瀚堅持每天洗碗,收拾自己的房間,基本做到了房室清。
雲瀚在媽媽有時著急的時候,用幽默來緩和氣氛。
媽媽要求雲瀚做事情時,答應很快,動作很慢。希望語言和行動統一。
雲瀚性情變得溫和多啦,發脾氣越來越少。
【欒茗荃】
茗荃提醒媽媽在寫總結的時候不要忘記寫她的不足之處。因為之前有一周,父母認為她表現的不錯,沒有在小結中寫她的不足之處。
本周有一次媽媽要趕時間,請茗荃幫忙做未做完的家務,茗荃很爽快地答應並且完成了。
茗荃在某些方面依賴性比較強,希望能通過努力改正不足之處(過能改,歸於無)。
在落實弟子規、常理舉要上還需繼續努力。
【江楓】
一天晚上,江楓要求家人坐在一起,看一下他嬰兒時的錄像。十三歲前,他還是一個剛滿一歲的嬰兒,不扶著東西不成路。漸漸地,他會跑了,他會說話了,如今長成了一位少年。媽媽經過十三年的歲月,已不如以前那麼年輕。我們想,在看這些兒時記憶時,江楓會體會到父母養育孩子的辛勞。
【江淮】
為迎接復活節,家裡買了一盒巧克力蛋,味道很好,江淮很愛吃。但很有節制,每天只吃兩顆,並且在吃之前,先分給父母、兄長,然後自己再吃。 “長幼有序”的概念已經在他心裡形成,並落實到生活中。
為配合學校英語學習,和哥哥一起表演英語短劇,讓父母欣賞。我們先說出一個場景,比如“電影院”,兄弟倆就根據這一地點馬上編出一個短劇,即興表演給父母看。他們的表演,把爸爸媽媽逗得很開心。
【荘靜華】
天氣轉暖,安妮因為穿衣的問題和大人鬧脾氣,不聽大人的勸告,希望下次能改。
姥姥在醫院檢查身體,安妮和爺爺搭公車到醫院看望,關心姥姥。回到家,主動幫助姥姥吧床單、被單和枕頭全部換成乾淨的,可以讓姥姥休息得舒服些,然後坐在床邊唸中文故事給姥姥聽;姥姥休息時,囑咐媽媽講話小聲點,以免吵到她心愛的姥姥。
【徐浩天】
浩天已讀完一遍了凡四訓。正和爸爸開始第二遍的學習。
浩天已讀完一遍了凡四訓。正和爸爸開始第二遍的學習。
學習畫畫總是不清理畫桌和畫筆。
不能每天落實“朝起早” 。一到周末就不能“居有常”。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