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惠玲老師的感言:
何謂:「動物歸原」?
動物︰依照經文的意思,表事物改變原來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
歸原:意如其字,就是回歸到最初的、本來的事物起源和根本。
綜觀世間萬事萬物,不論是日出日落、月圓月缺、潮漲潮落、花開花謝、冬盡春來、雨過天晴、…,每一個事物都是遵守“動物歸原”的法則而行,如此才能週而復始、萬象更新。人生亦是如此!人說:「人生有如列車。」;有上車的、下車的,有進站的、出站的。生活亦像一個漏斗,得到了,也失去了。因此,,
“動物歸原”的法則,生活便能得到解脫。這就是“心經”所講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所以呢…,人生如茶,空杯以對,就有喝不完的好茶喔!就有裝不完的歡喜和感動喔!好一個「動物歸原」,意味深長,耐人尋味!I like it!!!!!!!!
,才能學到新的東西。總以為自己會了,總覺得自己了不起,這樣就什麼也學不到。
生活和學習是不斷地更新,不歸零就無法持續性地發展。人若執著則難接納他人的意見或新的知識,而故步自封。
在接受每一次挑戰的時候,要把自己放在全新的起點上,否則,上一次的成功或失敗都可能會變成你的包袱,成為這次失敗的原因。歸零不是完全沒有了,而是更上一層樓,一次更高起點的重新開始。就如同時鐘每到午夜就會歸零,然後,新的一天就會開始。知識也一樣要隨時歸零,歸零不是以前所學的都沒有了,忘了一乾二淨,原有的知識不會消失,而是新的與原有的見解進行重整,更新。我們稱,學過的知識經驗為「學歷」。一個人有很高的學歷,不代表他能有好的未來,學歷只能代表過去,唯有“學習力”才能掌握未來,讓自己永遠保持在嶄新的狀態。因此,從不同的人身上或環境去上學習,去感悟,並且要懂得舉一反三,學一次,做十次、一百次,才能掌握到精髓,才能真正將學到的東西變成自己的。縱使做到如此,也只能稱作「學習入門」而已。因為,一件事要達到學、做、教,才能算得上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只有達到教人的能力,才算是學習的真諦,才算圓滿。這個“教”,並不是像後學在這邊跟同學們解釋經文,談一些自己的心得,這叫“分享”,不是“教”。“教”就是要“身教”,也就是學為人師,行為世範,要能感化他人,不是感動他人。(感化:感動他人,使變化氣質、棄惡從善。感動︰一時觸動情感,而產生的一種心理反應。感動只是一時,感化才是能長久的。) 否則,充其量只是獨善其身而已。所以呢?人生也像時鐘一樣,也要經常歸零,只有歸零才會有新的突破,才會有新的輝煌。
虛懷若愚(虛懷若谷):
˙吉慶無虞,一切都會很順利,受人喜愛。。謙卑不是傻瓜,不是笨,不懂利害關係,而是甘願讓對方處在重要的位子,讓自己處在次要的位子。簡單說就是成人之美!
˙彎腰有時比站直更高!(武訓下跪舔鞋,便是彎腰的精神)
整篇弟子規,從「父母呼,應勿緩」到「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已經進入尾聲。為什麼到這裡才教我們「動物歸原」?就是在告訴我們,弟子規113條規條,從首孝弟,次僅信,汎愛眾,親仁,到餘力學文,一條一條教我們,教了那麼多,說了那麼多,我們聽懂了沒,有沒有去實行,所以到這裡要我們「動物歸原」趕快回頭看一下,審視一下有沒有不懂的地方,檢討一下有什麼沒做到的地方,有的話就趕緊怎麼樣?「有缺壞,就補之」,趕快歸零,趕快更新,趕快改正…。雖然這些事情實在很難做到,縱使後學體會與明白一點點「動物歸原」的道理與奧妙,可是,後學也沒能做到,沒能落實。那種明知道又沒做到的心情是很鬱悶,很氣餒的。然而,聖賢們也知道不容易做到,弟子規最後又說了:「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至。」不要氣餒,不要放棄,要不斷地歸零、吸取、更新、精進,只要「功夫到,滯塞通」,絕對能成功的。整篇弟子規,從首孝弟到餘力學文,聖人才圓滿地訓示完畢。
「動物歸原」的奧秘,後學由感而發,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沒一個程序,同學們也因年紀小聽得一頭霧水。因此後學簡單地總結心得:
人生如列車,有進有出、有上有下。這告訴我們,人生無常,要活在當下。人生無不散的筵席,再好的筵席,也有散場的時候、再好的戲劇也有落幕的時候,既然如此,何必背負沉重的包袱,生活在鬱悶壓抑之中呢?活在當下吧!對未來的事不必做太多無謂的想像;對過去的事也不要做無謂的計較。
人生如漏斗,有得有失,所以不用太計較,只要盡心盡力,得失隨緣。
人生如時鐘,每一次的歸零,都是嶄新的一天。這告訴我們:遇挫敗、鬱悶、痛苦時,就勇敢地告訴自己,熬過黑夜,黎明就會到來。這些苦難挫折不過是歸零的一個過程,不過是進行一次的洗盤,迎接新的局面。縱使我們是陷入人生谷底,只要離開原地,只要歸零,任何一個方向都是上升。只要我們領悟了一切歸零的奧秘,無論是風雨交加的日子,還是陽光燦爛的日子,我們都能氣定神閒,笑看人生!
酸甜苦辣麻俱全,才是人生的原汁原味,缺少任何一味,終究是一種缺憾,不夠完美。因此,大膽地去品嚐,當任何一個味道呈現在面前的時候,就去接受它,去嚐試它,不要說:「噯喲!這是苦的,我不喜歡,這是辣的我不敢吃。」。唯有嚐試過人生的酸甜苦辣麻、悲歡離合,我們,才會自己被自己感動,那是一種心靈的昇華。我們,才會自己把自己征服,這是一種人生的成熟。是不是這樣?
人生如茶,只要你空杯以對,就有喝不完的好茶!就有裝不完的歡喜和感動!
人生如尋寶圖,到處充滿驚喜。只要我們願意去挖掘、用心去感受,體會,我們會發覺人生原來是這麼的有趣,到處充滿寶藏,智慧。因此,任何人都沒有驕傲的權利,因為「學海無涯,永無止境。」。所以說:「人生是活到老,學到老。」
結語:
人生還像什麼?很多很多,列舉不完,等大家自己去挖掘,去體悟!但是要記住喔!在挖掘與體悟的同時,別忘了“Stay hungry,Stay foolish”。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