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之星】 荊含慈
荊含慈的一聲叮嚀讓媽媽淚流滿面。以下短文出於由利麗女士的家長回執:
初春的早晨空氣很清爽,有一點風,天上飄著小雨。我們一路走,一路談天,到路口時,claire讓媽媽趕快回家,媽媽擁抱了一下claire, 目送她一程。這時風夾著雨吹到臉上,我不由覺得很冷。這時,claire 用她一向清脆的聲音叮囑了一聲:“媽媽,戴上帽子。”,我趕緊戴上帽子,確實不冷了。這一聲叮嚀,一般都是媽媽囑咐孩子的,今天是孩子來告囑媽媽,真是暖到了媽媽的心裡。九年多的風雨辛酸,就在claire這一聲關懷的話語中,化成了媽媽的欣慰,不由得淚流滿面。
【觀看視頻】
武训7岁丧父,乞讨为生,求学不得。14岁后,多次离家当佣工,屡屡受欺侮,甚至雇主因其文盲以假帐相欺,谎说3年工钱已支完。武训争辩,反被诬为“讹赖”,遭到毒打,气得口吐白沫,不食不语,病倒3日。吃尽文盲苦头,决心行乞兴学。
。。。
(1896)四月二十三日,武训在朗朗读书声中含笑病逝于临清御史巷义塾,终年59岁。师生哭声震天,市民闻讯泪下,自动送殡者达万人,遵遗嘱葬于柳林崇贤义塾旁。10年后,清廷将其业绩宣付国史馆立传,并为其修墓、建祠、立碑。
。。。
清朝末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个乞丐,冠县柳林人武训靠着乞讨敛钱,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修建起了三处义学,购置学田三百余亩,积累办学资金达万贯之多,这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教育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事情,所以有人称颂他是“千古奇丐”(冯玉祥语)。 (更多資料,請閱:百度百科-武訓)
【少年班紀要】
複習:敬字
-古人練字認真,對寫字很恭敬
-敬字亭:敬字亭的建造,源自倉頡造字傳說,相傳倉頡造字時「天雨粟,鬼夜哭」,所以古人敬字惜書,便造了敬字亭。古蹟專家姚其中表示,其實敬字亭就是焚化爐,專門焚燒白紙黑字,以祭祀倉頡,求取保佑功名、記帳、詩詞等文字書寫順利。姚其中說,古人焚燒字紙,表示對文字的尊重,所以以前又有所謂的「拾字人」職業,專門沿街收集撿拾紙張,放入字紙簍,然後拿到敬字亭焚燒。相傳文字焚燒後會幻化成蝴蝶,化作語言傳遞給倉頡。
-除了敬字外,還要敬書,書看後,放回原位。
經文學習: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
- 先找好固定之處放書
- 用後,換回原處
引申:心中有定處(道德律,做人的原則,弟子規),在接人待物之後,不忘回到自己的精神家園。
敬書:
-聖書是聖人之言,讀畢歸原,是尊師重道。
-圖書館:從書架取下書後,看完書放回書車,不能隨便放入書架,否則他人找不著書。 (替別人著想)
-在別人家做客,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是對主人的尊重。
-借別人的書要愛護。不能弄髒、弄缺損。
舉例:孫老師借別人的書,都會包一個書套,一則保護書;二則對書的主人表達謝意。
-對書越恭敬,越可以從中學到智慧。
【動物歸原】
呂老師重訪弟子規少年班,和同學們分享了她對 "動物歸原" 的感想:
何謂:「動物歸原」?
動物︰依照經文的意思,表事物改變原來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
歸原:意如其字,就是回歸到最初的、本來的事務起源和根本。
綜觀世間萬事萬物,不論是日出日落、月圓月缺、潮漲潮落、花開花謝、冬盡春來…,每一個事物都是遵守“動物歸原”的法則而行,如此才能週而復始、萬象更新。人生亦是如此!人說:「人生有如列車、車站。」;有上車的、下車的,有進站的、出站的。生活亦像一個漏斗,得到了,也失去了。因此,偶爾讓自己放空一下,讓心情歸零一下,生活才會過得輕鬆、自在。人心一浮動起來,有如脫韁之馬,很難控制。“歸原、歸零”,就是偶爾要回頭看看、審視,否則永遠不停地在追尋,而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麼或是走偏了。
動物︰依照經文的意思,表事物改變原來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
歸原:意如其字,就是回歸到最初的、本來的事務起源和根本。
綜觀世間萬事萬物,不論是日出日落、月圓月缺、潮漲潮落、花開花謝、冬盡春來…,每一個事物都是遵守“動物歸原”的法則而行,如此才能週而復始、萬象更新。人生亦是如此!人說:「人生有如列車、車站。」;有上車的、下車的,有進站的、出站的。生活亦像一個漏斗,得到了,也失去了。因此,偶爾讓自己放空一下,讓心情歸零一下,生活才會過得輕鬆、自在。人心一浮動起來,有如脫韁之馬,很難控制。“歸原、歸零”,就是偶爾要回頭看看、審視,否則永遠不停地在追尋,而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麼或是走偏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