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班紀要】
1. 分享家長回執.
2. 回憶動畫片<<武訓辦學>>,學習武訓不怕苦不怕累,堅持三十年做好事,為窮苦人家的孩子辦學堂的精神.同時小朋友應該珍惜現有的學習條件,努力學習,讓父母親感到欣慰.
3. 學習經文: 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
這句話告訴我們:不是親眼真切地看見的事情,不能隨便亂說。知道但沒搞清楚的事情,也不能隨便對別人講。
4. 小故事:
子貢打“小報告”
孔子在陳國和蔡國時受到圍困,跟隨他的人七天都沒有飯吃。孔子的學生子貢不知怎麼偷偷地溜出了包圍圈,用隨身所攜帶的東西向老百姓換了一石米。顏回,仲由就在一個破土房子裡開始做飯,可做飯的過程中有一撮煙灰飄飄然落進了飯中,顏回見狀就把那帶著煙灰的飯取出來吃了。顏回取飯吃這一情景被子貢在遠處水井旁看見了,很不高興,以為顏回在偷飯吃。立馬就去見孔子,問道:“仁人廉一聽這話,就把剛才看到的顏回偷吃一事告訴了孔子。孔子說“我相信顏回是一個仁德的人由來已久了,雖然你這麼說,我還是不會懷疑他,他這樣做一定是有原士,因為窮困就可以改變氣節嗎? ”孔子說:“改變氣節還怎麼稱得上仁義? ”子貢又問道:“像顏回那樣的人,應該不會改變氣節吧? ”孔子回答:“當然了。 ”子貢因的。你不要說了,我來問問他。”於是孔子把顏回召來說:“前些日子我做夢夢見了自己的祖先,想必是祖先要護佑我們吧?你飯做好後我準備用它來祭祀祭祀祖先。”顏回說:“剛才做飯時煙灰掉進飯裡了,不把煙灰弄出來吧飯不干淨,弄出來扔了吧太可惜,於是我就把牠吃了,已經被吃過的飯不能再用來祭祀祖先了。”孔子說:“是啊,如果是我的話,我也會把牠吃了的。”顏回退出後,孔子對在場的幾個學生說:“我並不只是依據今天的事才相信顏回的為人的。”學生們由此更加信服老師。
總結:
這個故事也叫“飯煤”。子貢自遠處看見顏回“吃”,並沒有看清顏回為什麼“吃”,輕易地做出了顏回“偷吃”的判斷,又由此做出了顏回“因窮困而改變了氣節”的判斷,給老師打了“小報告”。
人常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其實眼見也不一定為實,要見得清,見得真才為實。
5. 情景小故事:
小池放學回家路過小夕家門口,聽到屋里傳出小夕的聲音:“哎呀!快跑!小烏龜追來啦!”小池邊聽邊笑,心想:原來小夕是個膽小鬼,連小烏龜都怕。轉天,小池對小櫻說:“你知道嗎?小夕的膽子可小啦!她居然連小烏龜都怕。”小櫻聽了,嘻嘻地笑。小櫻又對好朋友小菊說:“你知道小夕有多膽小嗎?她被小烏龜追得到處跑。”小菊又告訴了其他小朋友:“你們知道嗎?小夕家養了好多小烏龜。 ”就這樣,沒過多長時間,大家都知道了“小夕與小烏龜”的故事。當小佳想找小夕要一隻小烏龜時,小夕覺得很納悶。追問起來才知道最初是小池說的。小夕跑去問小池。小池原原本本地把那天的情況說了一遍,弄得小夕哭笑不得:“那天,我正在和媽媽玩'龜兔賽跑'的遊戲呢!你怎麼不搞清楚就亂講呢!”小池聽了,恍然大悟,趕忙道歉: “對不起!我不應該沒弄清楚事實就亂講,我以後不會這樣做了,請原諒我吧!”
總結:
如果我們總是把隨便聽來的事情傳來傳去, 就有可能鬧出笑話,甚至造成很大的麻煩。
1. 分享家長回執.
2. 回憶動畫片<<武訓辦學>>,學習武訓不怕苦不怕累,堅持三十年做好事,為窮苦人家的孩子辦學堂的精神.同時小朋友應該珍惜現有的學習條件,努力學習,讓父母親感到欣慰.
3. 學習經文: 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
這句話告訴我們:不是親眼真切地看見的事情,不能隨便亂說。知道但沒搞清楚的事情,也不能隨便對別人講。
4. 小故事:
子貢打“小報告”
孔子在陳國和蔡國時受到圍困,跟隨他的人七天都沒有飯吃。孔子的學生子貢不知怎麼偷偷地溜出了包圍圈,用隨身所攜帶的東西向老百姓換了一石米。顏回,仲由就在一個破土房子裡開始做飯,可做飯的過程中有一撮煙灰飄飄然落進了飯中,顏回見狀就把那帶著煙灰的飯取出來吃了。顏回取飯吃這一情景被子貢在遠處水井旁看見了,很不高興,以為顏回在偷飯吃。立馬就去見孔子,問道:“仁人廉一聽這話,就把剛才看到的顏回偷吃一事告訴了孔子。孔子說“我相信顏回是一個仁德的人由來已久了,雖然你這麼說,我還是不會懷疑他,他這樣做一定是有原士,因為窮困就可以改變氣節嗎? ”孔子說:“改變氣節還怎麼稱得上仁義? ”子貢又問道:“像顏回那樣的人,應該不會改變氣節吧? ”孔子回答:“當然了。 ”子貢因的。你不要說了,我來問問他。”於是孔子把顏回召來說:“前些日子我做夢夢見了自己的祖先,想必是祖先要護佑我們吧?你飯做好後我準備用它來祭祀祭祀祖先。”顏回說:“剛才做飯時煙灰掉進飯裡了,不把煙灰弄出來吧飯不干淨,弄出來扔了吧太可惜,於是我就把牠吃了,已經被吃過的飯不能再用來祭祀祖先了。”孔子說:“是啊,如果是我的話,我也會把牠吃了的。”顏回退出後,孔子對在場的幾個學生說:“我並不只是依據今天的事才相信顏回的為人的。”學生們由此更加信服老師。
總結:
這個故事也叫“飯煤”。子貢自遠處看見顏回“吃”,並沒有看清顏回為什麼“吃”,輕易地做出了顏回“偷吃”的判斷,又由此做出了顏回“因窮困而改變了氣節”的判斷,給老師打了“小報告”。
人常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其實眼見也不一定為實,要見得清,見得真才為實。
5. 情景小故事:
小池放學回家路過小夕家門口,聽到屋里傳出小夕的聲音:“哎呀!快跑!小烏龜追來啦!”小池邊聽邊笑,心想:原來小夕是個膽小鬼,連小烏龜都怕。轉天,小池對小櫻說:“你知道嗎?小夕的膽子可小啦!她居然連小烏龜都怕。”小櫻聽了,嘻嘻地笑。小櫻又對好朋友小菊說:“你知道小夕有多膽小嗎?她被小烏龜追得到處跑。”小菊又告訴了其他小朋友:“你們知道嗎?小夕家養了好多小烏龜。 ”就這樣,沒過多長時間,大家都知道了“小夕與小烏龜”的故事。當小佳想找小夕要一隻小烏龜時,小夕覺得很納悶。追問起來才知道最初是小池說的。小夕跑去問小池。小池原原本本地把那天的情況說了一遍,弄得小夕哭笑不得:“那天,我正在和媽媽玩'龜兔賽跑'的遊戲呢!你怎麼不搞清楚就亂講呢!”小池聽了,恍然大悟,趕忙道歉: “對不起!我不應該沒弄清楚事實就亂講,我以後不會這樣做了,請原諒我吧!”
總結:
如果我們總是把隨便聽來的事情傳來傳去, 就有可能鬧出笑話,甚至造成很大的麻煩。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