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7, 2012

兒童班紀要

33日小班記要】

1. 回憶小電影天堂的午餐”, 知道孝順父母必須從現在開始,從小事做起.
2.
一起分享家長回執.
3.
學習: (由宋濂藉書的故事引出)
【凡出言 信為先 詐與妄 奚可焉】
【解】開口說話,誠信為先,對自己講出來的話絕對要放在心上去實踐、去履行。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諾,沒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隨便答應,至於欺騙或花言巧語更不能使用。

4.故事:狼來了



    
東漢郭伋,是茂陵(今陝西興豐)人,在并州(今山西省)做刺使,對待百姓們素來廣結恩德,言出必行。有一次,他準備到管轄的西河郡(今山西離石)去巡視, 有幾百個小孩子,每人騎了​​一根竹竿做的,在道路上迎著郭伋,歡送他,問他什麼日子才能回來,郭伋就計算了一下,把回來的日子告訴了他們。郭伋巡視得很順利,比預定告訴小孩們的日子早回來了一天。郭伋恐怕失了信,就在離城裡還有一段距離的野亭裡住了一宿,等到了第二天才進城,那些孩子們果然都在路上歡迎郭伋的歸來。光武帝劉秀稱讚他是個賢良太守,後來郭伋活到了八十六歲才去世。郭伋做到了童叟無欺,信之至極!




    
古時候,有一個叫趙柔的人,因學識淵博、品德高尚而聞名於世。有一次,趙柔和兒子一起到集市上賣犁,有個人準備出二十匹絹買下犁。雙方談好價錢後,那個人回去取絹去了。這時,又來了一個商人,看到趙柔的犁質量好,立即要出三十匹絹買下。兒子聽到商人的價錢高,就想賣給這個人。趙柔對兒子說:說話要算數, 怎麼能因為有利可圖而放棄信用呢?後來,第一個買主來了,趙柔父子就把犁賣給了他。趙柔信​​守諾言,被人們傳為佳話。
    
趙柔的這種做法,真正做到了以身作則,相信他的兒子將終其一生牢記父親的教誨不能因為利益而放棄信用

5:作業
答應爸爸媽媽做一件有益的事並信守諾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