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 22, 2012

兒童班紀要

218日小班记要.

  1. 读小朋友一周表现.
  2. 复习经文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3. 学习经文 :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易解】将要入门之前,应先问:有人在吗?不要冒冒失失就跑进去。进入客厅之前,应先提高声音,让屋内的人,知道有人来了。如果屋里的人问:是谁呀?应该回答名字,而不是:我!我!让人无法分辨我是谁?
    
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借来的物品,要爱惜使用,并准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就不难。(所谓: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经文: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杨。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译文:在进入别人家门之前,要先问一声又谁在家;在进入厅堂之前,要大声告知主人。如果屋里的人询问你是谁,要清楚地告诉对方你的姓名,如果只说“吾”或“我”,别人就无法弄清楚你到底是谁。

故事

程门立雪

程颐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为人严谨,学富五车。当时,许多读书人都想拜他为师。杨时和游酢当时正在京城求学,他们也打算拜程颐为师。一年冬天,他们结伴前往程颐家中拜师。当他们冒着风雪赶着程颐家时,却发现程颐正在小憩。他们就恭恭敬敬地站立在门外,等候程颐看到他俩站在门外,已经像雪人一样了,颇为感动,不仅欣然答应收二人为徒,还将毕业学问倾囊相授。后来,杨时和游酢都成了知名的饱学之士。

经文: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有勿悭。
译文: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先向别人明确地提出请求;如果没有事先征得别人的同意就擅自拿走,那就相当于偷。借用了别人的物品,要及时归还。别人向自己借用东西事,不要吝啬,要慷慨地借给对方。

4.     小朋友们练习怎样向别人借东西及怎样去拜访人家的礼仪.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