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班課堂紀要】
11月17日儿童班课堂纪要
1 诵读弟子规。
2 学习经文:
(一)親有過諫使更
父母親有了過失,當子女的一定要勸諫父母親改正。
(二)「怡吾色柔吾聲」:
勸諫的時候,絕對不可板起面孔,聲色俱厲,臉色要溫和怡悅,話語要柔順平和。
(三)「諫不入悅復諫」:
假如父母親不接受我們的勸諫,那就要等到父母親高興時再勸諫。
(四)「號泣隨撻無怨」:
若父母親仍固執不聽,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陷於不義,甚至放聲哭泣來懇求父母改過,即使遭父母親責打,也毫無怨言。
3 故事:
李世民軍營夜哭:
唐太宗年輕時候隨父親李淵南征北討,一次戰役中父親因戰爭失利決定退回太原,李世民勸諫父親軍隊不可後退,否則士兵會四處逃散,敵軍也會乘機攻擊。李淵不採納兒子的建議,當天晚上李世民在軍營外面大哭,李淵出去探看,李世民做最後一次的勸諫,並且分析利害得失,李淵終於接受兒子的進諫,停止撤軍的行動。
江淮同学分享三岁时怎样劝母亲放弃惩罚哥哥。
元觉劝父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孙元觉,从小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可他父亲对祖父却极不孝顺。一天,他父亲忽然把年老病弱的祖父装在筐里,要把他送到深山里扔掉。孙元觉拉着父亲,跪着哭求不要这样,但父亲不理。他猛然间灵机一动,说:“既然父亲要把祖父扔掉,我也没办法,但我有个要求。”父亲问什么要求,他说:“我要把那个筐带回来。”父亲不解道:“你要这个干什么?”“因为等你老了,我也要用它把你扔掉。”父亲一听,大吃一惊:“你怎么说出这种话!”孙元觉回答:“父亲怎样教育儿子,儿子就会怎样做。”父亲想想,就没敢按以前的想法去做,赶紧把老人接回家赡养。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孙元觉,从小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可他父亲对祖父却极不孝顺。一天,他父亲忽然把年老病弱的祖父装在筐里,要把他送到深山里扔掉。孙元觉拉着父亲,跪着哭求不要这样,但父亲不理。他猛然间灵机一动,说:“既然父亲要把祖父扔掉,我也没办法,但我有个要求。”父亲问什么要求,他说:“我要把那个筐带回来。”父亲不解道:“你要这个干什么?”“因为等你老了,我也要用它把你扔掉。”父亲一听,大吃一惊:“你怎么说出这种话!”孙元觉回答:“父亲怎样教育儿子,儿子就会怎样做。”父亲想想,就没敢按以前的想法去做,赶紧把老人接回家赡养。
智慧小语:《弟子规》中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假如父母的言行举止有过失,性格难以沟通,从尽孝的角度而言,子女还是应以婉转的语气劝说他终止不良行为,但不能语言犀利、态度蛮横。
4 讨论:
父亲老喝醉怎么班?
因为妈妈没抓紧时间迟到了怎么办?
5 动画观赏:
----二十四孝之《弃官寻母》
----德育故事《伯俞泣杖》
----常礼举要之《访人》与《会客》
小朋友们学习怎样做客和怎样接待客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