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 9, 2012

新十三期家長班小結

【新第十三期家长班小结】


新十三期家長班小結
學習經文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复諫。號泣隨,撻無怨】
蔡老師如是說
——無規則不成方圓,教育孩子一定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絕對不能放縱孩子;好的生活習慣會影響孩子往後的團體生活。
——
壞習慣無形當中都是孩子人生很大的阻力。我們知道哪些是好,要盡力去養成,哪些是不好,要盡力去改過;當然從我們做起,進而當孩子的榜樣。
——
所有的成功都取代不了家庭的失敗。
——
一定要學習拒絕的能力。不然你的時間統統會耗在應酬,耗在很多對家庭、對人生不大有相關的事情上。
——我們為人子的人生要誠信、要穩紮穩打,不可好高騖遠,造成自己犯下了錯誤,也連累了自己的父母。
——
孟子有一段很重要的教誨,孟子說,事孰為大?事親為大,事奉父母,人生第一大事;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也就是守住自己的身、名節,絕對不能做出違反道德、違反法律的事情,而讓父母難堪。。
——
要讓孩子從小不愛慕虛榮,讓孩子要有人生的志向,人生充實,人生道德有提升,就不會犯下這些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錯誤。
——
人與人相處,我們要記住一個原則,不管別人對不對,自己一定要做對
——
我們中國有很多的聖哲,都能夠在親憎我的狀況之下,他依然保持他那一分至誠的孝心。也由於這顆至誠的孝心,能夠去扭轉家庭的氣氛,進而家庭和樂。
——
規勸一個人應該注意到:第一個是存心,第二個要注意時機,第三要注意態度跟方法,第四還要注意很有耐性。
——
俗話說,揚善於公堂,規過於私室,在稱讚別人的優點,稱讚別人做的好事,你可以在人群當中講,讓其他的人見人善,即思齊;但是規勸別人的過失應該要私底下,沒有其他人的時候。
——
《論語》裡面也有一句話提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時機已經到了,你可以勸誡他,但是你卻沒有勸他,這樣失人;我們就失職了,失了子女之職,或者失了朋友之職。 不可與言,而與之言,時機還沒到,你太急躁,就跟他講了,這樣是失言;你可能就講錯話了,你的善心可能就行了惡事,就失言
——
假如今天勸別人沒有效果,我們要理解到問題不在對方,而在自己。當我們處處反省自己,那我們勸誡別人的智慧就會愈來愈高,自然而然別人就會感受到我們的真心誠意,一定會把他轉化過來。
——
假如別人不聽我們的勸告,是因為我們德未修,所以感未至,感應還沒到。勸別人還有一個前置作業。孔子在《論語》裡面有提到“君子信而後諫”,君子勸別人有一個前提,一定要先對方很信任他,他才勸誡;假如對方還不夠信任他,“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家長分享

    這期的家長關注的重點,是如何落實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中的孝道。有家長通過朋友的父親和自己母親的故事,提醒家長們注意,因為隨著父母年歲的增長,各種疾病的出現,特別是“老年癡呆症”的增加,老人性情行為發生很大的改變,給生活造成很多的問題,這對我們盡心盡孝也是一種考驗。
   
如何早期發現這種疾病徵兆,如何幫助老人預防此病,多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也是我們為人之女的必修之課!

見附件:老年健康的第四殺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