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 14, 2011

弟子規與幸福

【弟子規與幸福】
十二月十日弟子規班老師為地平線的家長做了一次有關推廣弟子規的講座。根據講座內容,本週我們給少年班和兒童班的同學們分享了弟子規與幸福的關係。

什麼是幸福

金聖嘆的三十三則不亦快哉:
-- "久客得歸,望見郭門,兩岸童婦,皆作故鄉之聲。不亦快哉!" ... (詳見全文: 金聖嘆)

麦当娜的幸福瞬间
--"工作后第一次回家,把自己赚的几千块钱难为情地拿出来给父母,说这是给你们的,长这么大第一次......钱不多......爸爸愣在那儿,妈妈偷偷掉泪。"
”五岁的时候,父母出外做工,我被寄放在外婆家。外婆家没有电视,我随老人每天都早早睡下。有一天,我在睡梦中被人轻轻摇醒,睁眼一看,是妈妈!她下班回来,特地绕到外婆家来瞧我。”
...(詳見全文: 麥當娜)

朱自清的冬天:
-- 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
--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詳見全文: 冬天)

我們感受到的真正幸福往往是被愛和愛他人時的心理觸動, 而不是外在的名利以及感官刺激獲得的滿足。 幸福如果只是一種感受, 一份體驗的話,它的獲得將是被動的不穩定的, 隨機的。 幸福和愛一樣是一種能力一種藝術, 可以通過學習主動的獲得(Teresa, 許哲女士具備這種大愛的能力)。當我們具備了愛的能力時,我們將一生擁有幸福,而不是等待幸福的瞬間降臨在我們身上。

【弟子規與愛】

學習弟子規是學習愛的能力從而主動把握幸福

在弟子規裡,有如下七個單元:

入則孝 -- 我們首先要愛自己的父母。父母對我們恩重如山,如果不愛父母,對別人的愛不一定真誠。
出則悌 -- 愛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將陪伴我們走最長的人生之路。愛及尊敬其他長輩。
 -- 愛並認真對待所做的每一件事。
 -- 愛自己。對自己說的話負責。同時不斷地通過改過提升自己,接近聖賢人的狀態。("信"單元的後半部,重點講如何改過。)
汎愛眾 -- 愛所有其他的人。
親仁 -- 愛並親近品德高尚的人,並向他們學習。交好朋友。
餘力學文 -- 愛古聖先賢,並向他們學習。

我們如果從小就將愛的根扎到孩子的心裡,他們未來的人生之路會越走越寬,越來越幸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