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期家長班小結
言而有信
這期學習的內容是“言而有信”。蔡老師說:“信”是個會意字,左邊一個人,右邊一個言語。意思就是人的言語一定要守信,要言而有信。人無信就無法在社會、在人群當中立足。這個「信」,除了守信的意義之外,它另外還有一個含義,就是信義。延伸意就是指道義、情義、恩義,用現在話講叫義務,做人的本分,做人的義務。古人做人的態度:一諾千金,一言九鼎。我們做人如何守信?蔡老師告訴我們:
一:信用要靠自己一點一滴去積累。比如借人物,假如不及時還就太沒有道義。
二:答應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同時也要看孩子是否有這個需求?言而有信了才能把家庭、把孩子帶好,孩子才會信服你。
三: 明白「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五倫關係,儘自己的義務和本分就是做人的根本,做人的態度,就可以處理好生活中的關係。家和自然就萬事興。這樣做人就非常厚道,非常讓人家肯定、信任和安慰。
李小靜女士的分享:
1.誠信是人的立身之本,父母應該加強對孩子誠信的教育,教導孩子守信用。告訴孩子言而無信的人,是沒有人願意跟他合作的。
2.教育孩子要誠信,父母自己首先要誠信,以誠信培養誠信,其效果不言自明。
3.教育孩子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兌現,如果經過再三努力仍沒有做到,就應該誠懇地向對方說明原因,並表示歉意。
4.告訴孩子,答應別人之前一定要慎重考慮,自己有沒有能力做到,要量力而行,不要輕易誇海口,讓孩子在承諾時有章可循。
5.當孩子做錯了事,告訴孩子要誠實,說出來,父母會幫他一起分析解決。
6.宋慶齡守信用的故事:
有一次宋慶齡的父母要帶全家出去做客,宋慶齡告訴父母自己不能去,因為約有朋友來家,要教朋友疊花。父親說:“我還以為什麼重要的事呢,下次再教她吧!”宋慶齡叫道:“不行,朋友來了會撲空的”。媽媽出主意道:“要不等你回來後去朋友家解釋一下,道個歉,明天再教她也沒有關係”。 “不行,媽媽!您不是經常教育我們要信守諾言嗎?我答應的事怎麼可以隨意改變呢?” 宋慶齡認真的說。 “哦,我明白了,我們慶齡是個守信用的孩子。”媽媽會心地笑了。當父母跟姐妹們回來時,發現宋慶齡一個人在家。 “你的朋友呢?”父親問道。 “她沒有來,可能她臨時有事吧。”小慶齡平靜地回答。媽媽心痛地說:“那我們慶齡今天不是很寂寞嗎? ” 宋慶齡卻回答:“不,媽媽,朋友雖然沒有來,但我仍然很高興,因為我守了諾言。”
李小靜最後深有感悟地說,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守信,都處處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就會減少各種矛盾,社會的道義也不會缺失。
蔡老師說的好:不要小看我們這一顆顆真誠之心,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當我們真誠地從自己做起,從我們的家庭做起,盡我們的義務和本分去做人處事,我們的家庭,我們的社會都會越來越好。
這期學習的內容是“言而有信”。蔡老師說:“信”是個會意字,左邊一個人,右邊一個言語。意思就是人的言語一定要守信,要言而有信。人無信就無法在社會、在人群當中立足。這個「信」,除了守信的意義之外,它另外還有一個含義,就是信義。延伸意就是指道義、情義、恩義,用現在話講叫義務,做人的本分,做人的義務。古人做人的態度:一諾千金,一言九鼎。我們做人如何守信?蔡老師告訴我們:
一:信用要靠自己一點一滴去積累。比如借人物,假如不及時還就太沒有道義。
二:答應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同時也要看孩子是否有這個需求?言而有信了才能把家庭、把孩子帶好,孩子才會信服你。
三: 明白「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五倫關係,儘自己的義務和本分就是做人的根本,做人的態度,就可以處理好生活中的關係。家和自然就萬事興。這樣做人就非常厚道,非常讓人家肯定、信任和安慰。
李小靜女士的分享:
1.誠信是人的立身之本,父母應該加強對孩子誠信的教育,教導孩子守信用。告訴孩子言而無信的人,是沒有人願意跟他合作的。
2.教育孩子要誠信,父母自己首先要誠信,以誠信培養誠信,其效果不言自明。
3.教育孩子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兌現,如果經過再三努力仍沒有做到,就應該誠懇地向對方說明原因,並表示歉意。
4.告訴孩子,答應別人之前一定要慎重考慮,自己有沒有能力做到,要量力而行,不要輕易誇海口,讓孩子在承諾時有章可循。
5.當孩子做錯了事,告訴孩子要誠實,說出來,父母會幫他一起分析解決。
6.宋慶齡守信用的故事:
有一次宋慶齡的父母要帶全家出去做客,宋慶齡告訴父母自己不能去,因為約有朋友來家,要教朋友疊花。父親說:“我還以為什麼重要的事呢,下次再教她吧!”宋慶齡叫道:“不行,朋友來了會撲空的”。媽媽出主意道:“要不等你回來後去朋友家解釋一下,道個歉,明天再教她也沒有關係”。 “不行,媽媽!您不是經常教育我們要信守諾言嗎?我答應的事怎麼可以隨意改變呢?” 宋慶齡認真的說。 “哦,我明白了,我們慶齡是個守信用的孩子。”媽媽會心地笑了。當父母跟姐妹們回來時,發現宋慶齡一個人在家。 “你的朋友呢?”父親問道。 “她沒有來,可能她臨時有事吧。”小慶齡平靜地回答。媽媽心痛地說:“那我們慶齡今天不是很寂寞嗎? ” 宋慶齡卻回答:“不,媽媽,朋友雖然沒有來,但我仍然很高興,因為我守了諾言。”
李小靜最後深有感悟地說,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守信,都處處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就會減少各種矛盾,社會的道義也不會缺失。
蔡老師說的好:不要小看我們這一顆顆真誠之心,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當我們真誠地從自己做起,從我們的家庭做起,盡我們的義務和本分去做人處事,我們的家庭,我們的社會都會越來越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