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28, 2011

抉擇與幸福


人生應該下對什麼抉擇才能幸福
---家長班第一期心得分享
徐曉整理

    一月二十三日,幸福人生講座-細講《弟子規》(第一集)心得分享班正式開講.家長們在傳統文化的感招下,踴躍發言,高潮迭起。如歸心赤子,道不盡說不完歸途的酸甜苦辣。筆者只筆難書全景,惟有整理成片片花絮(“空花”)以示紀念:以此紀念,祝愿因疾病、家事未能參加此集會的學長們早日歸來;並以此紀念,支持有志於傳播傳統文化的先行者們繼續堅守陣地(別急!後繼有人!!!);也以此紀念,祝福所有遇到此文的讀者福慧增長,早日回歸真實幸福軌道...
    文分為五,各標小題以便閱讀理解。

禮敬先師

        開講前, 家長們向至聖先師孔老夫子行三鞠躬禮:
             一鞠躬: 各人代為各氏門堂歷代祖先向老夫子敬禮
             二鞠躬: 代為中華民族萬姓祖先向老夫子敬禮
             三鞠躬: 代為盡虛空遍法界眾生及其祖先向老夫子敬禮
      現代禮節崇尚簡捷。但禮不可費, 感恩心與恭敬心不可無。 此亦為聖賢教育與現代教育的根本區別。 父母養育了我們的身軀; 老師開啟了我們的智慧; 祖先開創了我們的福田…此三者對我們只有奉獻不求回報,最容易引出我們的真誠心。 是我們修學的入處, 也是唯一的入處 –-- 祖祖相傳心心相印之密訣。


幸福的定義

    常言道:名不正則言不順。我們請出了久違的老師: 漢語字典 – 默默無聞地又一次開啟了我們的智慧:
       幸,吉而免凶也。 ——《說文》 <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355.html>
       福, “畐”,本像形,是“腹”字的初文,上像人首,“田”象腹部之形。腹中的“十”符,表示充滿之義,則“畐”
             有腹滿義。 “福”“富”互訓,以明家富則有福。本義:福氣, 福運。與“禍”相對)
      幸福, [happiness] 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對生活的滿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樂趣並自然而然地希望
                                  續久遠的愉快心情
――――漢典
   幸福的共識: 智慧、財富和健康
“生活 滿足 感到 樂趣 希望持續(兩次)” 等關鍵詞刷新著我們對“幸福”的再認識: 由此演繹出兩種持續幸福的模式:
 1. 原來幸福並不一定需要追求什麼也能幸福起來。只要您對當下的生活有滿足感,您也能讓這種心情持續下去,那您永遠幸福著您的幸福;也不關別人甚麼事 ---- 只要您守得住---- 沒人能破壞您的幸福!!! 難怪古人”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乞丐也能成聖人――武訓以行乞的方式集資興辦義學。 但這種素位修心的方式為現代人不恥, 斥為不思進取, 消極人生…
 2. 追求幸福的同時也不妨礙您享受幸福。關鍵在未達目標前如何填補您的滿足感? 進一步把這種未被滿足的滿足感轉化成樂趣並保持下去? 這需要智慧。 所以對智慧的追求本身就是幸福。有了智慧, 財富和健康還會遠嗎?
   
用智慧來評價幸福:
1. 充滿愛心的為幸福
2. 對社會有益的為真幸福
3. 與五倫相應的為真實幸福
4. 對後世有益無害的為永恆持久幸福

蔡老師演說暗脈

幸福需要智慧抉擇
智慧抉擇來自聖賢教育
聖賢教育-- 越早越好-- 「蒙以養正,聖功也」
熏習成性 -- 早開啟智慧 -- 幸福人生



 
人生經歷分享

張先生”父女有親”分享: 愛女筷下留情 – 不管愛父喜不喜歡 – 多少都給晚歸的父親留菜
郝女士有感安妮”母女有親”分享: 小安妮總是多拿一塊糖送給媽媽(甜一生)
                                                           我女兒多拿一塊糖預留給自己(甜一時)
                                                 結論: 聖賢教育 -- 越早越好

宋老師” 母子有親”分享”:
                          我姑媽育兒心得: 凡有好吃的, 當著兒女的面先咬一口: 兒女永遠記得, 好吃的, 媽媽先嘗. (老人言)
                          兒子滿肚的委屈, 向我訴苦. 開導苦因, 源於我執.
                          結論: 力行弟子規的媽媽決不遜色老人言. 心開意解, 還需慈母.

徐曉先生人生經歷分享: 讀大學後, 我開始有了”瞧不起父母”的念頭, 於是幸福離我愈來愈遠.
                             結論: “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 “不如意事常八九,一二來自父母心”


後記

       “週日是個艷陽天, 可氣溫極低, 達零下二十度, 在室外雖然陽光普照, 卻感覺很冷, 惟有進到室內, 我們才能感受到艷陽的溫暖。”
        上天垂象, 曰:
        週日是個艷陽天, 象徵著傳統文化的智慧之光 -- 普照大千世界;
        氣溫極低, 象徵著我們的大環境;
        在室外雖然陽光普照, 我們感覺很冷, 象徵著大環境的惰性及其本有的雜音, 強烈地影響了我們去接收、感受艷陽的溫暖;
        惟有進到室內, 我們才能感到艷陽的溫暖, 象徵著我們應該把自己好好保護起來, 創造一個小環境, 不受外界的干擾。 而這個小環境就是: 我們每個人對弟子規的信心, 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信心, 以及望子女成聖成賢成君子成好人的 – 可憐天下父母心的共識。
        當有雜音, 車馬音, 鞭策音… 聲聲入耳的時候, 我們一定要意識到: 弟子規家長班還只是襁褓中的嬰兒, 我們任重而道遠…
        值此機緣, 重複我們的宗旨: 積極配合江老師, 劉老師的教學工作; 以身作則, 幫助子女落實弟子規; 加強自身修學, 爭作弟子規播種機。
        古云:「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我們深深期望每位學員定下心來, 以落實弟子規中的113件事來固我們的本。深信: 隨著修學的深入, 茫然無所適從的感覺會離您愈來愈遠…, 一個個的葛智瑋在您的呵護下慢慢成長。 那時的我們無需坐在課堂上学,因为一举一动都在演绎活生生的弟子規; 那時我們的課堂在郊外、在公司、在商場、在幼兒園,…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起心動念,每一次的幸福享受之中。因為力行和落實弟子規原本就是一種永恆持久的幸福.

     
       本文言論並不代表學會觀點, 整理成文旨在方便將來作參考, 也可作為勘驗學員進步成長的依據。文中若有不妥之處, 可改進之處, 祈望學長們提出批評、 指正,筆者一定予以修改。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