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28, 2011

尊重與感恩

呂蕙玲老師的心得分享:


記得在閱讀智瑋寫給母親的感恩信時,我的感動與讚嘆自始至終沒斷過;再加上,天生愛哭的我,淚水一如慣例,只要一感動,不論我如何強忍,總是不聽使喚地淚灑滿面。怎麼會有如此懂事的小孩? 一個僅僅十八歲的男孩,怎麼能寫出這麼感人的文章,字字珠璣……等。而,伴隨著內心對這位大男孩的讚賞的同時,自我慚愧的心也一躍而起。

在江老師的安排之下,智瑋被邀請到弟子規班來分享他的學習成長心得;我也親眼目睹了這為帥氣又陽光的男孩。在他身上,我看到當下年輕孩子們所缺乏的感恩心;所以他懂得感謝父母對他的付出,這是難得可貴的一個美德。所謂:「入則孝,出則弟。」,不論是對長者還是幼小,他都一視同仁地尊重,而且還要做到讓對方感受的到你的尊重。這不禁讓我想起一句名言,「Treat people the way you want to be treated.」這就是論語裡頭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However, the way one person wants to be treated is different from how someone else wants to be treated. 所以,待人處世的最佳效果應該是「Treat people the way they wish to be treated.」。因此,尊重人的同時,還要讓對方感受到,那才是工夫。除此之外,智瑋的自我控管與時間管理都做的非常好;所以在課業繁重的情況下,還能夠從容地處理學生會的事情,以及小玩電腦遊戲以求片刻的放鬆。

總而言之,智瑋真的是一位品德與學業兼優的孩子;他的父母無時無刻都沐浴在智瑋所帶來的榮耀。在聽完智瑋的分享,我感受到他是一個具有魅力、能散發光與熱的男孩;因此,凡有他在的地方,必留下幸福。

==============================================
同時呂老師想與大家共享一篇同樣是感恩母親的文章. 請閱: 一所最好的大學. 以下是文章的部分摘要:

"我要用整個生命感激一個人,那就是哺育我成人的母親。她是一個普通的農婦,可是她教給我的做人的道理卻可以激勵我一生。"

俄國大文豪高爾基曾說過一句名言:『貧困是一所最好的大學,如果你能夠在這裡修完所有學分的話,在未來的人生,還有什麼不能超越與突破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