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經文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
蔡老師如是說
——孔夫子說“君子有九思”,九思就是你遇到很多情況如何反省、如何觀照?其中有一個叫“見得思義”。當你要獲得任何東西的時候,首先要考慮到它的來路是否是清白、是正常的。
——知識就是力量,正確的知識才可以給你信心。我們要教導孩子智慧,孔夫子、孟夫子就是巨人,你可以直接把他的智慧、經驗學過來。
——諸位家長,你擔心以後孩子會交到不好的朋友?那怎麼辦?要提升孩子對人的判斷能力,他才知道親近善良的人,他才知道遠離惡友,叫敬而遠之。而且他敬而遠之的時候,他也會知道,我好好把自己演好就感動這些朋友。
——如何讓他對朋友懂得去抉擇?一個人有沒有德行從哪裡看?孝道。所以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你只要判斷《弟子規》他做到多少?
——一個人假如養成壞習慣,他這一生不能主宰自己,都被壞習慣牽著走!如何讓一個人一生不會被這些壞習性牽著走?從小教好,從小有志向,不會玩物喪志。
——中國聖賢有整理出來,人有四個習性要去對治,叫做“驕、奢、淫、逸”。
——“驕”,驕傲,傲不可長,一驕傲不只自己的學問上不去,無形當中也斷了自己貴人的因緣。一個有道德、學問的人喜歡交什麼樣的人?謙虛!諸位家長,傲不可長,所謂“滿招損,謙受益”,一定要長養孩子的謙卑態度。
——“淫”,一般世間人的看法就是女色,其實不只是女色會淫,這個“淫”是他陷在某一些慾望當中不能自拔。比方說現在的孩子一打電玩、一上網絡就幾個小時,玩物就喪志。所以,玩樂的東西盡量也要給他有所節制。其實當一個人真正感受到求學問的快樂,當他真正感受到他身上的使命,他就不會去把很多時間耗在這些跟自己人生不相關的事情上。與其我們在那裡一直叫他不要幹這個、不要干那個,不如擴寬他的心量,讓他對人生有所志向;然後你帶著他一起學習,長養他好學的態度。這個很重要。
——“逸”,放逸,就是遊手好閒。當孩子懂得分擔家務,他才能夠體會到做事的人的辛勞在哪裡!習勞才會知感恩。現在孩子的感恩心很難起得來?原因在哪兒?因為他是茶來伸手、飯來張口。
——除了習勞知感恩,孩子因為常動所以非常勤勞。勤快對身體有幫助,而他在做事的過程當中,他的腦筋隨時在動,所以常常幫忙做家事的學生腦筋特別靈活。勞動會增加一個人的意志力。要趕快讓孩子多做家事,多去付出,才能長他這些好的德行、好的態度。
家長分享
1.關於“君子九思”與弟子規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九思,有一定的程序,不能顛倒。見下面列表,標出動作次第,然後九思的意義便容易明白。
用弟子規對照:
視思明:見未真 勿輕言 見人善 即思齊
聽思聰: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教 須敬聽
色思溫:怡吾色 柔吾聲
貌思恭:兄道友 弟道恭 路遇長 疾趨揖 長無言 退恭立
言思忠:凡出言 信為先 詐與妄 奚可焉 話說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知未的 勿輕傳 見未真 勿輕言 知未的 勿輕傳
事思敬:讀書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房室清 牆壁淨 几案潔
筆硯正 列典籍 有定處 讀看畢 還原處
疑思問:心有疑 隨札記 就人問 求確義
忿思難:揚人惡 即是惡 疾之甚 禍且作
見得思義:凡取與 貴分曉 與宜多 取宜少
本篇蔡老師演繹“親所好力為具”,從落實這一條開始學習。如何把對父母的愛推而廣之?可以以九思爲指導,但是落實弟子規才是真正下手處。大家仔細琢磨,心中默唸,字字反入身來,漸漸入心,才能生出信心。
2.關於“謙虛”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的困惑。
有家長說謙虛是一種美德,但要在生活中實施非常不容易,特別在個性張揚的國外,
我們表現出的謙虛人家能認可嗎?這對我們的觀念確實是一種磨礪。
有家長對此的體會是:謙虛的反面就是驕傲,真正的謙虛首先要放下自己的驕傲,打從心中真謙虛,有放低自己的心態。
哲學家休謨說:“顯而易見,驕傲與謙卑是恰恰相反的,可是它們有同一個對象。這個對象就是自我”。也許把“我”放下,謙虛的心可能就真正升起來了。
美國總統富蘭克林被稱為美國之父。在談起成功之道時,他說這一切源於一次拜訪。在他年輕的時候,一位老前輩請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見面。富蘭克林來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進門,“砰”的一聲,額頭重重地撞在門框上,頓時腫了起來,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輩看到他這副樣子,笑了笑說:“很疼吧?你知道嗎?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穫。一個人要想洞察世事,練達人情,就必須時刻記住低頭。”
富蘭克林把這次拜訪當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記住了老前輩的教導,把謙虛列為
一生的生活準則。
3.關於“習勞知感恩”的故事
俞敏洪在一次演講中對自己成功的總結之一:我覺得我成功的第二點,在於我非常願
意去幫助別人。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從小就特別熱愛勞動,我幹農活,干家務活,我父母的勤勞帶動我的勤勞。到了北大以後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為宿舍打掃衛生,這一打掃就乾了四年。所以我們宿舍從來沒排過衛生值日表。但是10年後的1995年,新東方已經做到了一定規模,我希望找合作者,就跑到了美國和加拿大去尋找我的那些同學。那我為了誘惑他們回來特意換了一大把美元,每天在美國非常大方地花錢,想讓他們知道在中國也能賺錢,我想大概這樣就能讓他們回來。後來他們回來了,但是給了我一個十分意外的理由。他們說:“俞敏洪,我們回來是衝著你過去為我們掃了4年的地,打了4年水。”這些人的加入奠定了新東方發展的基礎,新東方才會不斷地做大,做成美國的上市公司,做成了今天的規模。
附件:俞敏洪—— 我讓女兒主動學習的秘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