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 4, 2012

新第十期家长班小结


【新第十期家长班小结】

学习内容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蔡老师如是说
——很多的大善都是从小善做起,很多的大恶也是从小恶积累上来。首先我们家长要“勿擅为”,要先当榜样给孩子看。
——从很多细节之处,我们要有敏感度,要给孩子当榜样。当你有这样的态度,保证你会突然觉得自己的德行、学问也在与日俱增。
——只要是安全问题或守规矩问题,绝对要去遵守。
——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教导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正确态度才是。更重要的家庭教育要先把基础扎好才是
——古代的母亲都谨记要教诲孩子“一瓜一果之弗贪”,一瓜一果都不能贪,“一丝一毫之不苟”,绝对不能有贪小便宜的行为让孩子去养成。
——“孝,德之本”,做人的本在孝,“廉”是做事之本。有廉洁的时候,他在办事当中才不会图谋自己的私利,才能大公无私,把事办好。所以,做人做事的根本就在孝跟廉。
——当父母的所好还要好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富真正的意思,“知足者富”,知足才能常乐。

家长分享            父母的好恶决定孩子的孝行
   
      每次听课都有新的感受,这期的内容体会最深的是:
1 曾国藩先生言:读尽天下书,无非一个孝字。他认为孝是一切道德心、一切爱心、一切感恩心的源头,是人伦道德的基础。
2 从微观看:孩子对父母的态度,决定这个孩子的孝心。
3 “亲所好,力为具”中父母之“好”很重要。如果父母之“好”符合圣贤的要求,父母能有一个好的价值尺度,孩子按这个目标要求去反观自己的行为与后果,那将成就孩子的真孝。
4 父母的修养和所言所行要让孩子知道何谓好何谓不好,父母在平时做任何事要给孩子有一个好的行为榜样,这样孩子才能被影响,才能朝这个标准靠拢,才能成就孩子的孝行。
5 “身有伤”的“身”包括有形的健康身体和无形的德行、思想、理念和习惯。孩子呈现的是健康的状态,好的行为表现,家长就会放心,这是孝的表现。
6 家长要给自己和孩子以信心,对孩子说的事情不要敷衍,要多肯定,少怀疑。

 推荐故事         每天只问孩子四句话

    有位父亲他对女儿的教育方式比较独特,他从来没有辅导过女儿做功课,就是每天回来跟女儿聊十分钟,只聊四个问题,就完成了他的家庭教育。这四个问题是:
     1、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2  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
3  今天有什么好收获吗?
4  有什么需要爸爸的帮助吗?
   
    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蕴涵着丰富的含义:
    第一个问题是在调查女儿的价值观,了解她心里面觉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一个好字,也是引导孩子“见人善”。
    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激励女儿,增加她的自信心;也是一种力行“昏则定”。
     第三个问题是让她确认一下跟老师具体学到了什么,也可以启发孩子的感恩心;
    第四个问题则有两层意思,一是我很关心你,二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

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四个问题,将孩子引向发现善发现美,面向积极的方向,也包含了很多关爱关怀在里面。
如果孩子很小放学回来听到的是:辛苦了! 也许他慢慢会觉得上学是件苦差事,很辛苦很累。不要小看我们的一句问候,无形中给孩子的可能是好的启发或是不好的暗示。
在教育理念中,要把孩子教育好,家长要多给自己和孩子以信心,因为有这样一句:担心是一种无形的诅咒,关心则是一种有形的保护,信心是一种无形的保佑。
“事虽小,勿擅为”也关乎我们家长的一言一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