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13, 2011

母親節匯報

5月8日母親節家長班匯報:

5月8日是一個溫馨感人的日子,弟子規家長班的家長們在讚美母愛,感受母愛和報答母愛的過程中,讀著一個個感人的故事,感受著母愛的偉大,大家一起為年邁的母親們,送上了自己的祝福和祈禱!並分享著如何給遠在家鄉的父母盡孝感恩。
 當江老師和呂老師帶著大班的孩子們過來,跟年輕的母親們道出他們的祝福和感恩時,全體家長都感慨萬分,孩子們愛的覺醒讓年輕的父母感動,聽著孩子們羞澀,笨拙,樸實簡單的感恩之詞,母親們流下了欣慰的淚水!教室裡充滿了濃濃的親情,最後大家一起唱起了“感恩歌”(見附件):
     感恩每一滴水珠,它把我來滋養;感恩每一支花朵,它帶給我芬芳;
     感恩每一朵白雲,編織我的夢想;感恩每一縷陽光,托起我的希望;
     感恩啊感恩,感恩的心兒多麼虔誠,感恩啊感恩,感恩的歌兒用心吟唱;
     感恩親愛的母親,給予了我生命,感恩親愛的老師,教會了我成長;
     感恩幫助過我的人,使我感受善良;感恩傷害過我的人,讓我學會堅強;
     感恩啊感恩,感恩的心兒多麼虔誠,感恩啊感恩,感恩的歌兒用心吟唱;
  
     我們感謝所有的母親,感謝所有的父親。感謝老師,感謝所有付出愛的人們!祝所有的家庭幸福美滿,父母健康,孩子快樂!希望家長陪孩子學會這首歌。

下面是家長班分享的三個網絡小故事:
             第一百個客人
中午尖峰時間過去了,原本擁擠的小吃店,客人都已散去,老闆正要喘口氣翻閱報紙的時候,走進來一位盲人老奶奶和一個小男孩。
      “牛肉湯飯一碗要多少錢呢?”
     奶奶坐下來拿出錢袋數著零錢,叫了一碗牛肉湯飯。奶奶將碗推向孫子面前,小男孩吞了吞口水望著奶奶說:“奶奶,您真的吃過中飯了嗎? “
    “當然了。”奶奶含著一塊蘿蔔泡菜慢慢咀嚼。一晃眼功夫,小男孩就把一碗飯吃個精光。老闆看到這幅景象,走到兩個人面前說:“老太太,恭喜您,您是我們今天的第一百個客人,所以免費。“
    過了幾週,小男孩蹲在小吃店對面像在數著什麼東西,使得無意間望向窗外的老闆嚇了一大跳。原來小男孩每看到一個客人走進店裡,就把小石子放進他畫的圈圈裡,但是中餐時間都快過去了,小石子卻連六十個都不到。心急如焚的老闆馬上打電話給所有的老顧客:“很忙嗎?沒什麼事,我要你來吃碗湯飯,今天我請客。“
    像這樣打電話給很多人之後,客人開始一個接一個到來。“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 ...”小男孩數得越來越快了。當第九十九個小石子被放進圈圈,小男孩匆忙拉著奶奶的手進了小吃店。“奶奶,這一次換我請客了。”小男孩有些得意地說。真正成為第一百個客人的奶奶,讓孫子招待了一碗熱騰騰的牛肉湯飯。而小男孩就像之前奶奶一樣,含了塊蘿蔔泡菜在口中咀嚼著。“再送一碗給那男孩吧。”老闆娘不忍心地說。“那小男孩現在正在學習不吃東西也會飽的道理哩!“老闆回答。呼嚕 ... ...吃得津津有味的奶奶問小孫子:”要不要留一些給你?“沒想到小孩卻拍拍他的小肚子,對奶奶說: “不用了,我很飽,奶奶您看... ...。”
一念善心助長一棵幼苗,棵棵幼苗可以成林,人人有愛,社會有情!
 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英國)

最美味的泡麵
     他是個單親爸爸,獨自撫養一個七歲的小男孩。每當孩子和朋友玩耍受傷回來,他對過世妻子留下的缺憾,便感傷不已,心底不免傳來陣陣悲涼的低鳴。
     一天他要出差,因為趕火車,沒時間陪孩子吃早餐,便匆匆離開了家門。一路上擔心著孩子有沒有吃飯,會不會哭,心老是放不下。即使抵達了出差地點,也不時打電話回家。可孩子總是很懂事地要他不要擔心。然而因為心裡牽掛不安,便草草處理完事情,踏上歸途。回到家時孩子已經熟睡了,他這才鬆了一口氣。旅途上的疲憊,讓他全身無力。正準備就寢時,突然發現棉被下面,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麵!“這孩子這麼這樣淘啊!”他在盛怒之下,拽起熟睡中的兒子,一陣狠打。“為什麼這麼不乖,惹爸爸生氣?你這樣調皮,把棉被弄髒誰給洗?”這是妻子過世之後,他第一次體罰孩子。
    “我沒有 ... ...”孩子抽抽咽咽地辯解著:“我沒有調皮,這 ... ...這是給爸爸吃的晚餐。”
原來孩子為了配合爸爸回家的時間,特地泡了兩碗泡麵,一碗自己吃,另一碗給爸爸。可是因為怕爸爸那碗麵涼掉,所以放進了棉被底下保溫。
    爸爸聽了,愧疚地緊緊抱住孩?看著碗裡剩下那一半已經泡漲的泡麵說:“孩子,這是世上最最美味的泡麵啊!”
作為一個現代的父母,我很清楚重要的不是你給了孩子們多少物質的東西,而是你傾注在他們身上的關心和愛。關心的態度不僅能幫你省下一筆可觀的錢,而且甚至能使你感到一份欣慰,因為你花錢不多並且給予了勝過禮物的關懷。
                                            - 美國作家諾埃爾

讓孩子把話說完
一位母親問她5歲的兒子:“如果媽媽和你出去玩,我們渴了,又沒帶水,而你的小書包裡恰巧有兩個蘋果,你會怎麼做呢?”兒子歪著腦袋想了一會兒,說:“我會把兩個蘋果都咬一口。”可想而知,那位母親有多麼的失望。她本想像別的父母一樣,對孩子訓斥一番,然後再教孩子怎樣做,可就在話即將說出口那一刻,她忽然改變了主意。母親摸摸兒子的小臉,溫柔地問:“能告訴媽媽,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嗎?”兒子眨眨眼睛,一臉的童真:“因為 ... ...因為我想把最甜的一個給媽媽!”霎時,母親的眼裡閃動著淚花。我們都為那位母親慶幸,因為她對兒子的寬容和信任,使她感受到了兒子的愛。我們也為男孩慶幸,他純真而善良的流露,是因為母親給了他把話說完的機會。
母愛的真正體現似乎並不在於母親對出生嬰兒的愛,而是在於以後成長中對孩子的愛。 - 埃利希•弗洛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