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班課堂紀要】
一, 用恭敬心、真誠心讀誦弟子規全文;面向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像行三鞠躬禮;師生互相行禮;課程開始。
二, 複習上週學習內容
餐桌之禮,待客之道。禮是天地之序;學禮的孩子會像張良一樣遇到貴人。檢查作業完成情況。
Amanda 媽媽的反饋:
1,說到餐桌禮儀,Amanda 有一點一直做得很好,就是每次挾菜,總是挾最靠近自己一邊的,哪怕另一邊更好些,她還是挾自己這邊的,一貫如此,已經是習慣了,媽媽覺得這是應該讚揚的好習慣。
2,如果媽媽覺得應該吃掉的飯菜,Amanda會聽媽媽的話,把菜吃完。上次吃苦瓜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Amanda把屬於她那份苦瓜努力吃完,苦瓜真的很苦。媽媽覺得很窩心,她能理解:苦瓜雖苦,但對身體好。 Amanda用自己的意念,克制了對苦瓜的反感,能控制自己感受的小朋友很了不起。
3,Amanda現在每週末都洗碗,從周五晚開始,一直到週日晚上。不僅僅洗碗,還察桌子,洗鍋,一整套都做,像個大孩子。媽媽相信,Amanda 不久會自己做飯、做菜,這真讓人期待。
三, 講解新經文
稱尊長,勿呼名:引申如何稱呼長輩,避免直接呼名。
對尊長,勿見能:引申謙虛的重要性。才能不是用來炫耀的,而是幫助別人、奉獻社會。
路遇長,疾趨揖:引申見面之禮,鞠躬、握手、互相介紹。長輩來時,放下手邊的事情,起身、敬禮、問好。
長無言,退恭立:引申作為晚輩,在長輩無言時,可以陪老人坐一會兒、喝茶、看書。
騎下馬,乘下車:在車馬上打招呼是不恭敬的。引申恭敬之心的培養。
過優待,百步餘:引申送客之禮。與客人道別,送親友出門,目送客人離去,不見為止。
舉兩個生活中恭敬送別的實例。
四,唐詩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這首送別唐詩中,散發著濃濃的朋友之間的相惜情義。
五, 觀看視頻
六, 課堂練習
1,如何鞠躬
2,如何握手,如何相互介紹
3,送客練習
路上遇到長輩應怎麼做?
七, 回家作業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長輩,不應躲避,或視而不見,應主動打招呼,致意,問好。
八, 總結本次課程內容,分享心得。
九, 恭誦感恩詞,學生排隊向老師行鞠躬禮道別,課程結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