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23, 2013

少年班課堂紀要

【少年班課堂紀要】

一, 讀誦弟子規,面向孔子像行三鞠躬禮,課程開始。

二, 複習 “悌”

像孔融一樣,兄友弟恭;
象張士選一樣,輕財重義;
象蘇格拉底一樣,不忿不怒。

請同學分享一周來“治怒”以及“控制不良情緒”的體會。

三, 學習新經文: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餐桌禮儀)
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待客之道)

這兩句經文表達了“出則悌”中所涵蓋的精神:出門在家禮敬尊長,進退之禮。《大學》中提及:物有本末,事有終結,之所先後,則近道矣。

禮節是人和人之間最優美的距離:這種秩序不是強加於人的禁錮,而是天地之序,自然之則,是道,是和諧。

舉例講解如果天體行星不是有序地運行,後果將會怎樣?

-飲食,長者先:就餐時,讓長輩先吃;有好吃的,讓長輩先嘗,為他們挾菜。
-坐走,長者先:讓長輩先行,先就座;坐車時,盡量坐在車後面讓坐於長輩。

誰是長者:年齡長、單位裡職務高的人、以客為尊。
正例:裴秀學禮(故事)。漢時裴秀在侍奉客人,端茶倒水中學習到了禮儀。
反例:宴客中的不愉快經歷(生活實例)。


學禮的孩子不是呆板的,是正真活潑的,因為他知道替人著想在各種場合中,知道如何進退。恭敬之心,為人著想是第一等學問。
-張良“孺子可教”的故事。張良的禮敬,讓他在生命中遇上了貴人。

學習《常禮舉要》聚餐篇
-家中日常吃飯時應注意事項(觀看幻燈片)
-外出做客時的禮節(觀看視頻)
-補充其他的就餐禮節
-介紹什麼是餐桌的主位

長呼人,即代叫 (幫助長者)
人不在,己即到 (服務長者)

待客之禮(觀看視頻:常禮舉要--會客篇)

四,課堂練習
  
模擬場景:一位阿姨來訪,可是媽媽正在洗澡,請同學們聯繫如何接待客人?

-應門,問好,確認客人身份,請客入門,那拖鞋,幫客人掛衣,請客人入座,端水,進果,請客人稍等,與客人聊幾句天,媽媽到時,辭退,客人走時,送客。

五,作業

將學習的飲食之禮用於日常生活中:

碗內不留剩飯
飯後將自己的碗筷放入水槽中,或幫忙洗碗。
吃飯結束,桌上還有其他人,應說:“請慢吃,我先走了。”
為父母挾菜,讓他們先吃。

六,念感恩詞,師生互相行禮,道別,課程結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