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班紀要】
【複習】
1.
東西的故事(地球日)
2. 優點盒
3. 善心做善事,世界會變得更美好
【生活實例】肖雲瀚因網絡而受學校處罰
一,請肖雲瀚同學講解事件的經過
1,看見一個學校校友創建的基於Facebook的漫畫網絡。
2,自己創建了一個類似的網絡。通過漫畫的方式記錄身邊有趣的人和事。
3,接受學校其他同學作為網絡管理員,他們與創建者有平等的權限。
4,肖雲瀚因為自己忙,將網絡轉交給別的同學全權管理。
5,曾發表過一個署真名的帖子,要求漫畫發布者,不能在此網站上用髒話。
6,有成員發表敏感帖子,有侵犯老師的嫌疑,被校方查覺。
7,校方極其認真對待此事,要求雲瀚交出同學名單,但云瀚權衡以後,不願公佈名單。
8,最終因雲瀚媽媽介入,非常誠懇地向校方道歉,表示家長監督不利,校方才把對雲瀚同學的處罰降到最低:被停課三天。
二,討論話題
1,學校的榮譽。學校曾因為一位同學在網絡上謾罵老師而被開除。
2,事件後的認錯。肖雲瀚及其媽媽的認錯過程。
3,網絡的影響力。
4,珍惜上學的權利。不能上學對人的影響,校方曾表示會作開除處理。
5,承擔別人的過錯。
6,與家長的溝通。肖雲瀚在整個事件中,和媽媽交流得很充分,比如:對即將到來的懲罰的恐懼、不能上學的傷感。
【非聖書,屏勿視】 電視
1,如果古人有電視的話,我們可能失去許多優良作品(美國孩子每週看30小時的電視,4小時/天,過度的電視讓孩子學習能力下降)
2, 看電視與大腦的關係(老鼠實驗),被動的看電視活動,取代了主動的參與(比如:講故事、做遊戲、和家人聊天、運動、散步、去大自然裡、和小伙伴玩、寫字、做題……)
3,電視與眼睛草原上有許多孩子是千里眼,因為他們看得很遠。生活在城市裡的孩子視線有限,電視加劇了視力下降(電視熒屏閃動次數是50-60次/秒,神經系統的反應是20次/秒。電視是直射光,眼睛適應的是反射光)。
4,電視與專注力。換頻道,插播廣告都會降低我們對事物的專注力。
【华德福教育】拒絕電腦
在科技現代化的今天,全美各地學校爭相為課堂配備電腦和其他高科技産品,但在衆多矽谷科技精英子女雲集的加州Waldorf私立學校半島校區,卻見不到任何高科技的影子。在這些家長和教育家看來,電腦不能和教學混為一談。
Waldorf學校半島校園開設9個班,電子灣(eBay)、谷歌、蘋果、雅虎和惠普等矽谷大公司的許多僱員都把孩子送到這裡就讀。但該校的教學工具卻只是筆紙、毛衣針或泥巴,找不到任何一台電腦。校方不僅不在教室安裝電腦,也不贊成學生在家使用電腦。該校3/4學生的家長有很強的高科技背景。Waldorf在全美有160個校園,專注於學生的創造性動手學習能力。該校認為電腦有礙學生的創造性思考、運動、人際接觸和注意力。Waldorf的教學方法已延用近一個世紀,如今深受電腦專家擁戴,大大緩解了有關電腦在教育中扮演角色的辯論。
50歲的伊格爾從達特茅斯大學取得電腦科學學位,現任谷歌公關高管,專為董事長施米特撰寫演講稿。伊格爾就很反對教育需要科技輔助這一理念,在他看來,iPad應用軟件可更好培養孩子閲讀和算術能力的想法「很可笑」。雖然伊格爾使用iPad和智能電話,但他5年級的女兒還不懂如何使用谷歌,他13歲的兒子也才剛開始學習上網。在其他學校積極裝備電子化課堂時,Waldorf卻推崇簡單和減速,教室裡只有黑板和彩色粉筆、擺滿百科全書的書架,以及塞滿練習冊和鉛筆的木製課桌。...... ( 紐約時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