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29弟子规幼儿班上可内容 一,经文读诵。 桃園孔廟教學內容簡案 |
進度:出則弟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 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 |
一、經文導讀及講解 (一)稱尊長勿呼名 稱呼長輩時,不可以直呼長輩的名,那是不禮貌的行為。對老師、對長輩也要有適合的稱呼,像外國人都會直呼自己父母親的名字,但我們中國人對這種稱謂的禮儀十分重視,所以我們不可模仿。使用正確的稱謂可以培養晚輩對長輩的恭敬心,就像現在如果老師聽到有人直呼自己父母親的名字都會覺得怪怪的。 ※提問一:大家以後到社會上去工作時,對自己的老闆、上司可不可以不直接稱呼他們的名字呢? (二)對尊長勿見能 在長輩面前,不要表示自己很有才能,藐視長輩。「見」在這裡讀成「現」,表現的意思,在長輩面前特別表現自己,這是不禮貌的。為什麼?因為孩子如果從小很愛現、愛表達,把自己的鋒芒畢露,將來會隱藏很大的危機。 ※註一:現代人受西方教育的影響,強調自我表現,不懂謙虛的美德。 (三)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疾」是快步走過去,「趨」是小步的走過去,「揖」是很恭敬的向他問候。走路時遇見長輩,要趕緊走向前去行禮問候。如果長輩沒和我們說話時,就先退到一旁,恭恭敬敬地站著,讓長輩先走過去。 當我們剛好在忙自己的事情時,長輩剛好來了,這時我們應當要放下手邊的事情,先向長輩問好,處處不要忘了這恭敬之心。 (四)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 古代的交通工具以騎馬、乘馬車、牛車居多,所以在路上遇到長輩,就應下車,向長輩打招呼,讓長輩先過去,等待長輩大約離去距離我們百步之後,自己才上馬或上車。 註二:現代與古代交通工具的不同,應對之禮就有所不同。在現代,如果車子正在高速行駛,我們突然間看到長輩就搖下車窗來向他招呼,或是將車子緊急停下,這樣都是很危險的。古時的馬車與現代汽車之不同,古時與現今街道之差異,均應考慮最合宜的行禮方式。我們要懂得對長者禮讓,幫他開門,等他坐好後再輕輕的把門關上,下車時,做晚輩的一定要先去開門,讓他很安全的下來。 要注意迎、送的禮節,長者搭車時,我們要送到車站,目送他搭上車再離開。機場送別時,要一直到沒有人影了,揮揮手再離開。這都是非常重要的禮儀,不能不謹慎學習。 教學時間: 20分。參考資料:華藏淨宗學會(民94):弟子規三字經孝經易解。 台北:華藏淨宗學會。 和裕:德育故事。 常礼举要:访人篇 一周表扬时间 背诵感恩词 |
Jun 2, 2011
兒童班備課14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