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學長:您們好!
“Shakespeare in Love” 是一部曾獲7項Oscar獎的電影名。我們用它來表達對經典的熱愛,期待我們與“讀誦經典”的蜜月期永遠不會結束。家長們反映,通過三月來的讀經學習,同學們取得了一定的進步。每天都抽出半個小時的時間讀誦經典 (有的孩子已超過了半小時),這對生活在海外的同學們而言是不容易的。感謝家長們支持,以及您們在課堂上,在微信中所分享的寶貴的讀經經驗:
“谦慧在坚持读经到现在的确认了很多字,现在开始进入疲倦期,总说太长了累,所以现在我改成让她少食多餐的形式,每次读 2条一3 条,每天多读几遍,这样也挺容易读熟,就是进度慢点儿。”
“我们家俩小子都不排斥读经,已经让他们潛意识认为读经是每天必做的事。尽管每天读的有多有少。 ”
“我感觉家长的坚持很重要。银一霏喜欢读比较熟的章节,对新的有点畏难。我现在分开早上和晚上分开完成,这样一次不会读太累,疲倦的时候就结束。每天能和我坚持读完 5遍。建议对比较长的章节多给一周时间,比如第五篇,这样给孩子压力小一些,另外每天可以读一遍旧的章节,这样不会忘记以前的。”
“说说我们家小的读经,老大是他爸负责:)小家伙读经兴致还是比较高的,不过比较惭愧的是没有做到每天晨读,但每天晚上一定会最少读背两篇论语,一般可以每天读四篇,当然他也有不想读的时候,比如读了一篇半,还有半篇读不下来,我会让他指着每个字我替他读完,所以每天两篇一定能保证。如果早上他比我醒得早,他就会主动要求读论语,自己默默读完并计数,还有在他画画的时候我就给他放论语的 mp3听,很神奇的是每次听着论语画的画都特别棒。我感觉孩子现在定性好了很多,而且读诵的能力越来约强,以前一篇新的章节要带读 10遍才能读下来,现在读下新章节的带读遍数越来越少,背诵也是如此。感谢老师們让孩子接触经典,真的很受益 。”
。。。。。。
同學們在文言文方面所取得的進步,給家長們帶來了信心。有的家長建議將這種學習方法也應用在英文經典的讀誦上。我們在 Amazon.ca上定了一些Shakespeare的“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價格: 3加幣, 出版商為推廣經典,提供了質優價廉的版本)。此書的音頻鏈接是: https://archive.org/download/midsummer_nights_dream_0806_librivox/midsummer_nights_dream_0806_librivox_64kb_mp3.zip
屆時會將書發給那些願意接受挑戰的同學。或許經典讀誦吻合了語言學習的規律:反复聽,反复讀,每天堅持。
以下是本週我們課堂的簡介。
家長班學習紀要
传统文化读书沙龙 第九期
一. 本期学习内容:
1. 《论语别裁》: 孔子选女婿——名臣的典范(p201——p230)(电子版P113——P129)
公冶长第五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 “瑚琏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 “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 ”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2.《刘善人讲病》录像三
二.下期学习内容
《论语别裁》:
玩物丧志——周富济贫(p230——p260)(电子版P129—— P146)
三.关于《论语》“公也长第五”的解读
钱穆先生
——本篇皆论古今人物贤否得失,《论语》编者以继前四章之后。孔门之教,重于所以为人,知人物之贤否,行事之得失,即所学之实证。
——孔子之于人,每不称其质美,而深称其好学,如颜渊。此章言君子成德,有赖于尊贤取友之益,亦称子贱之善学。
——孔子平日讲学极重仁,仁乃人生之全德,孔子特举以为学同修养之最高辬准,而又使学者各就才性所近,各务专长,惟同向此全德为归趋。人求全德,亦不可无专长
南怀瑾先生
——孔门学问之道多半是讲“用”——作人做事的应用。
——什么人可以说是君子呢?在此隐约透露出:第一,文化精神教育的目的,是在于培养承先启后的继起人才。第二,注意奖励后起之秀,导之使他发扬光大。
——于“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这两句话是孔子处世的原则。一个人如何做到治平之世,才具不被埋没;混乱之际,不会遭遇生命危险,实在颇为不易。
——用嘴巴和人家对抗的人,常被人讨厌。假如一个人没有做到仁的修养,光是利嘴有什么用?这一节首先讲明人格修养的标准;
——我们从这一节,看到孔子对于“仁”的要求,严格到这个程度,几乎没有一个学生可以达到这个标准。学问真正能够达到 “仁”的标准,只有一个颜回。
——第一等人往往可以不写文章,不讲学;学问越好越不响。
——孟子认为天下有三件乐事,第一是父母具存,兄弟没有什么事故,尽到了孝道和友爱;第二是胸襟光明磊落,没有对不起人,没有对不起天地鬼神的事;第三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天下事实在并不简单。有人有思想、有能力、有才具,他却一辈子做不好事业,因为他的精力不足、精神不够。所以曾国藩的相法便说: “功名看气宇,事业看精神。”有道理。
——上等人有本领没脾气,中等人有本领有脾气,下等人没本领脾气大。孔子这里的刚是指有本领没脾气的上等人而言。
——一个人有欲望是刚强不起来的,碰到你爱好的,就非投降不可。人要到 “无欲”则刚。
——人活在世界上是互助的,我们的幸福享受,一定有赖于人,甚至妨碍了别人。不过,如能常生警觉,想到妨碍了别人时,尽量少妨碍一点,已经是最好的道德了。所以说,绝对无私,绝对无欲,是做不到的。
——老子也认为绝对无私是不可能的,做到“清心寡欲”、“少私寡欲 ”,已经很了不起。少私就公了;绝对无私行不通;绝对无欲做不到;少欲就是了不起。所以替自己想时也能替别人想,就是很了不起的公德。
——古人的所谓文章,包括美好的言语、思想、行为、举动、待人、处世等表之于外的都叫作文章;事理成了一个章法,蕴含艺术的气氛,就叫文章。后来变成狭义的文章,写成某些形式的文字才叫文章。
——以中国人做官也好,做事也好,他的精神目标,是要对后代负责;不但对这一辈子要负责任,对后世仍旧要负责任。
——一个最了不起的人,是最平凡的人。真做到平凡,才是真了不起。而赵拤最后的谥号是两个字 “清献”,历史上的赵清献公,就是赵拤,他一生都奉献给国家,而一生清正,到达这个程度是很难的。
——谥法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等到邦有道时,这些东西仍然要恢复起来才对。
——孔子说一个人能够敏而好学,再加上不耻下问的谦德,才符合“文 ”这个字的内涵。
——恭是自己内心的肃诚,敬是对人对事态度上的严谨。换言之:对上接受命令时,不只是服从,有好的意见时要提出力争。执行命令,要尽心,不只是敷衍了事
李炳南先生
——孔子派漆雕开为仕。子开对曰:启,为仕,未能自信。孔子悦之。何以 悦之?孔子悦其志道之深,不汲汲于荣禄也。
——孔子之学有本性,有天道,有人道。文章,即是六艺与修齐治平之 学,此属人道,所谓人道敏政,诸弟子所共修,经常讲习,故可得而 闻。至于性与天道,则深微难知,能知之者,颜子、曾子、子 贡数人而已。且孔子教育注重人道,故罕言之,是以不可得而闻也。
——交际之间,其人实有可敬,而我不知敬,则失人。其人本无可敬,而我 误敬之,则失己。失人失己,必贻后悔。故必由浅渐深,由疏渐亲 ,为时既久,灼见真知,然后用吾之敬,自可免失人失己之患,此其所以 为善也。此亦从郑说,其解善交得之。人须交友,朋友在五伦 之中,故须如是慎重。
少年班課堂紀要
課程開始:全體起立面向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像行三鞠躬禮;師生互相行禮。
1. 用恭敬心、真誠心讀誦論語前六篇。
2. 學習《述而第七》。
3. 講解部分經文。
4. 介紹<易經>一書。(孔子云:「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5. 講述袁了凡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
作業:讀誦“述而第七”,每日五遍。
下週安排:學習《泰伯第八》
課程結束:總結、回顧本堂學習內容;全體起立合掌恭誦感恩詞;學生排隊向老師行鞠躬禮道別。
兒童班課堂紀要
1. 向孔夫子三鞠躬。
2. 一起讀誦《入則孝》、《出則弟》、《謹》、《信》兩遍。
3. 學習“將入門 問孰存 將上堂 聲必揚 人問誰 對以名 吾與我 不分明 ”
4. 複習背誦《入則孝》、《出則弟》兩章
5. 介紹清明節,讀誦古詩《清明》
6. 識字
7. 静心描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