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 16, 2014

復活節快樂

尊敬的各位學長:您們好!

即將來臨的週末是復活節,我們將停課一次。祝您們復活節快樂,受當下萬物復甦的春季。

復活節是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星期日。基督徒認為,復活節象徵重生與希望,乃是紀念耶穌基督於公元33年被釘死後第三天復活的事蹟。在上週的課堂上,我們告訴同學們復活節不僅僅是尋找彩蛋,更重要的是為了慶祝基督戰勝罪惡和死亡為人類帶來救恩和希望

以下是本週我們課堂的簡介。

家長班學習紀要

暫缺。

少年班課堂紀要

課程開始:全體起立面向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像行三鞠躬禮師生互相行禮。
1. 用恭敬心、真誠心讀誦論語前篇。
2. 講解耶穌基督死而復生的故事
3. 學習《泰伯第八》上半部分。
4. 講解泰伯三讓天下的故事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5. 講解曾子孝親的故事:
齧指痛心「曾參,字子輿,事母至孝。曾參採薪山中,家有客至,母無措。參不還,乃齧其指。參忽心痛,負薪以歸。跪問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齧指以悟汝耳。」
這就是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中的「齧指痛心」。曾參入山打柴,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背起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讓你知道。」
《泰伯第八》有好幾條有關曾子的經文列其中兩條以示論語如何影響了中國人的心靈
曾子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作業讀誦泰伯第八”,每日五遍。
下週安排:繼續學習《泰伯第八》
課程結束總結、回顧本堂學習內容全體起立合掌恭誦感恩詞生排隊向老師行鞠躬禮道別。

兒童班課堂紀要

1. 向孔夫子三鞠躬。
2. 一起讀誦《入則孝》、《出則弟》、《謹》、《信》兩遍。
3. 學習“用人物 須明求 倘不問 即為偷 借人物 及時還 後有急 借不難 
4. 複習背誦《入則孝》、《出則弟》、《謹》三章
5. 八德故事《閔損蘆衣》
6. 動畫片《孔子》:守孝
7. 識字
8. 静心描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