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學習了"孝". 孝是報父母的恩.
[經文講解]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恩:感受到別人對自己好
怨:感受到別人對自己不好
報:回報, 報答
要報恩忘怨. 我們很難做到忘怨, 記住怨的時間越短越好, 記住恩的時間越長越好. 最佳狀態: 零抱怨, 無限報恩.
[呂老師講故事] “记住的”和“忘却的”
阿拉伯名作家阿里,有一次和吉柏、馬沙两位朋友一起旅行。三人行至一處山谷處,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柏拼命拉他,才將他救起。馬沙於是在附近大石頭上刻下:“某年某月某日,吉柏救了我一命。”三人繼續走了幾天,來到一處河邊,吉柏跟馬沙為了一件小事吵了起来,吉柏一氣之下打了馬沙一耳光,馬沙跑到沙灘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吉柏打了馬沙一光。”當他们旅游回来後,阿里好奇地問馬沙,為什麼要把吉柏救他的事刻在石頭上,而把吉柏打他的事寫在沙上?馬沙回答:“我永遠感激吉柏救我,至於他打我的事,我會随着沙灘上字迹的消失而忘了一干二净。”
[說文解字]
經文裡出現了三個心字底的字: 恩, 怨, 忘 (心亡)
我們還學過:
恕 (如果我是別人, 怎麼辦), 怒 (心的奴隸), 忿 (生氣讓你分心), 思 (心田), 惡 (次一等的心), 忍 (忍住架在心上的刀刃)
[如何報恩]
古聖先賢 -- 為往聖繼絕學
父母 -- 孝養
老師 -- 依教奉行
社會 -- 用心服務 (教學反思: forget to mention this in the class)
在日常生活中要: 知恩, 感恩, 報恩, 施恩
[如何忘怨]
同學們的回答:
-- 怨人時, 情緒激動, 吃一個冰激凌, 讓自己冷靜下來. (戴越)
-- 對方怨我, 找他好好談一談. (莊靜華)
-- 反省自己為何被人怨 (徐浩天)
-- 想對方的好處 (欒茗荃)
-- 轉移注意力:做運動 (肖雲瀚)
-- 想美好的事: 藍天白雲.
別人的怨記在心裡, 不良情緒變成了垃圾 -->把垃圾盡快倒掉.
身體裡的疾病是以怨, 怒, 恨, 煩等等為食物, 一旦這些負面的東西從心裡清空, 疾病沒了口糧, 會被餓死.
被人怨時不生怨, 不抱怨.
報怨的三個境界: (教學反思: 這個要點未課上充分展開):
以怨抱怨 (以牙還牙, 以眼還眼)
以直報怨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以德報怨 ( ‘右臉被打,送上左臉’《聖經》)
以怨抱怨 -- 世界變成了戰場, 冤冤相報何時了.
以德報怨 -- 境界太高, 常人難以做到: ‘報怨以德’ (老子), ‘捨身飼虎’ (佛陀), ‘愛敵如友’(耶穌)
以直報怨 -- 用正直之道对待有怨恨的人. 李澤厚認為:“這是重要的孔門思想, ..... , 也正是實用理性的充分表現。既不濫施感情,泛說博愛(這很難做到),也不否認人情,一切以利害為準則(如法家),而是理性滲入情感中,情感以理性為原則。在這裡,儒家的社會性公德(正義公平)與宗教性私德(濟世救人)又是合在一起的。” 明 李贽 《八物》:“夫君子非无怨也,不报怨也;非不报怨也,以直报怨也。”
[如何記恩]
同學們的回答:
-- 寫下來. (人容易忘恩, 寫下來不易忘)
-- 別人對己有恩, 種一朵花, 天天澆水時都不忘. (戴越的主意很新穎. 他家會變成美麗的花園)
...
[故事] -- 七十七層樓
時時記住恩典, 幸福美滿一生. --- 請閱附件
[故事] - 赵宣子
知恩图报
赵盾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臣,谥号“赵宣子”。当时国君十分残暴,由于赵盾经常指责国君的过失,国君多次要谋害他。有一次,国君假意请赵盾喝酒,却在酒宴上 埋伏杀手,赵盾眼看要被杀时,一名武士救他脱离了险境。后来,赵盾问那个人为什么要拼死相救,这位武士说:“当年,我饿得要死了,是您送给我一筐饭食,并且还送东西养育我的母亲。”原来,这个武士是当年赵盾打猎时,救济过的一个乞丐。这个乞丐一直忘不了赵盾对他的恩德,所以这次赵盾遇险时,武士就奋不顾身 地搭救了他,武士真可谓知恩图报。
赵盾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臣,谥号“赵宣子”。当时国君十分残暴,由于赵盾经常指责国君的过失,国君多次要谋害他。有一次,国君假意请赵盾喝酒,却在酒宴上 埋伏杀手,赵盾眼看要被杀时,一名武士救他脱离了险境。后来,赵盾问那个人为什么要拼死相救,这位武士说:“当年,我饿得要死了,是您送给我一筐饭食,并且还送东西养育我的母亲。”原来,这个武士是当年赵盾打猎时,救济过的一个乞丐。这个乞丐一直忘不了赵盾对他的恩德,所以这次赵盾遇险时,武士就奋不顾身 地搭救了他,武士真可谓知恩图报。
在課堂上, 一些同學坐姿不正, 重講有關赵宣子的另一個故事:
鉏麑触槐
周朝时候。晋国里有一个人。 名叫鉏麑。生平既然勇敢。 又是很懂得礼体。晋国的灵公却是一个无道的昏君。他的臣子姓赵名叫盾的、后来的谥法就叫赵宣子、劝谏了好几次。晋灵公很讨厌他。 就差了鉏麑去行刺。可是鉏麑去行刺的时候很早。 赵宣子的寝室门、却是已经开了。端端正正穿好了朝服。预备上朝去。因为时候还早。赵宣子正坐着小睡。鉏麑见了这样情形。就退了出来。叹着一口气说。一个人平居时候。不忘了恭敬。这就是人民的主人翁了。去刺死人民的主人翁。这就是不忠。抛弃了君上的命令。这就是不信。不忠不信。那里能够在世上做人呢。就自己向槐树上撞死了。(原文:周晋鉏麑、勇而知礼。灵公不君。赵宣子数谏。公患之。 使鉏麑贼之。 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而叹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遂触槐而死。)
學習弟子規重在力行. 請每天花一些時間和孩子填寫力行表 (請您下載, 打印). 我們將一起分享您孩子的成長.
[每週反饋]
學習弟子規重在力行. 請每天花一些時間和孩子填寫力行表 (請您下載, 打印). 我們將一起分享您孩子的成長.
[課後作業]
-- 以"報恩忘怨"為題寫一篇短文 -- 有關的故事, 感受, 實例, 心得, 如何在生活中運用, 等等.
-- 填寫反饋表.
-- 下週值日生: 戴越
-- 以"報恩忘怨"為題寫一篇短文 -- 有關的故事, 感受, 實例, 心得, 如何在生活中運用, 等等.
-- 填寫反饋表.
-- 下週值日生: 戴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