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放棄》是網絡上流传的一個故事。也許您已經看過。
讓我們一起體會一下故事中一位母親的冷静、忍受、寛容、从善。。。
============================
学问深时意气平——民主乎?专制乎?(p385——p415)(电子版 P215——p231)
《论语别裁》:
大禹和墨子——大丈夫当如是(p419——p449)(电子版P234——p251)
另一种解释是说从政的人,多半是通才,什么都懂;而 “寡”可以说是专家,他专门研究一点,而这一点并不是学问渊博的人所能够知道的。所以渊博的人,一定要向专家请教。 “有若无”他学问非常渊博,而在待人处世上表现得很平常,好像什么都不懂似的。 “实若虚”内涵深厚,表面上看起来却很空洞,普普通通。 “犯而不校”不如他的人对不起他 ——下面的人对上面的人不敬为“犯”——从来不计较、不记恨。这五点看起来很容易,但是如果以自己待人处世的经验来体会,几乎每一句话我们都没有做到。
——曾子说一个知识分子,要养成弘与毅是基本的条件。为什么要养成这两个基本条件呢?因为一个知识分子,为国家、为社会挑起了很重的责任。
——中国过去教育目的,在养成人的弘毅,挑起国家社会的责任。我们现在的教育,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于是“生活就是教育”,由此一变而成“现实就是教育”了。换言之,“知识就是钞票”,学一样东西,先问学了以后能赚多少钱。所以我国文化中古代的教育精神,和现在是两回事,两者处于矛盾状况。
——一个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仁”就是他的责任。什么是仁?爱人、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爱天下。儒家的道统精神所在,亲亲、仁民、爱物,由个人的爱发展到爱别人、爱世界、乃至爱物、爱一切东西。西方文化的爱,往往流于狭义;仁则是广义的爱。所以知识分子,以救世救人作为自己的责任,这担子是挑得非常重的。
——情感最好的发挥,是透过艺术与文学,诗即其一。古代所谓的诗,就包括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等。古代诗与音乐是不可分的,而且诗也就是文学的艺术。所以孔子说人的基本修养,要会诗。
——一个人有了才能而且很努力,还要修养弘毅的胸襟,深厚的美德,要不骄不吝。不骄傲就是谦虚,不悭吝就是同情、包容和气魄。
——教育的目的一直是为了生活,由生活的观念一变,就是为了赚钱。除此以外,说是自己真正为了学问而学问,为了求真理而求学问的,实在很少。并不是每个时代绝对没有这种人,而是太少,这种人往往能影响整个时代的,东西方都是如此。试看每个时代的动乱,他真正的原动力是思想。而改变时代思想的人,往往当时默默无闻,乃至穷死、饿死,可是后来他的思想却影响了整个时代。
——如果社会渐渐上了轨道,有才能的应该对国家社会有所贡献,倘仍无法贡献,还处在贫贱中,那就是身为知识分子读书人的耻辱。如果在一个动乱,不上轨道的社会中,安享富贵,或是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不正当的途径取来的,这也是不对的,可耻的。
——学以致用,真正的学问,要和作人做事配合。他也是告诫学生们,对一件事,有一点还不了解,还无法判断时,不要随便下断语,不要随便批评,因为真正了解内情,太不容易了。
——道德修养与生死来去,都有关系,“狂而不直”,有许多人狂,豪迈得很。但是假狂的人很多,内心不正直,歪曲心肠,这是一个大毛病。
——时代在变乱中,多半是这一类的人:狂而不能直,老实相而内心并不厚道;再加上非常浅薄,浅薄到没有内容,还不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又不好好求学。因此孔子很感叹。事实上一个乱离的社会,这都是必然的现象。
——孔子说真正为学问而学问,永远觉得自己还不充实,还要改进。这句话后来演变成曾国藩他们经常引用的: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学问有个很简单的原则,停留下来,就是在时代潮流中退下去了。所以不是进步,就是退步,没有停留在中间的。
——道家的思想,教我们人类的胸襟,要效法天地,只有付出,没有收回。儒家也有这种思想,所以说尧与天一样伟大。
——孔子说尧最伟大的成就,最伟大的光辉,是替中华民族开启了文化的传统。
——人生难得是知己。个人事业也好,国家大事也好,连一两个知己好友都没有,就免谈了。如果两夫妇意见还不和的更困难了。所以孔子这个话是有深意的。《易经》上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两个人志同道合,心性完全一致,真正的同志,这股精神力量可以无坚不摧。
——孔子的文化思想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所谓祖述的祖,就是自古相承的一惯传统,孔子是承继尧、舜、禹这个一贯的思想。宪章的内涵包括礼法、政治制度、社会礼仪、文化精神等等。中国文化中的这些宪章精神都由文王、武王时代确立了牢固的基础。老实说,我们现在留下来的中国文化的真精神,都是周代文化的精神,也就是孔子所弘扬的儒家思想。
· 學習《鄉黨第十》。
· 講解端午的習俗
作業:誦讀《鄉黨第十》,每日五遍
繼續學習《鄉黨第十》中的如下經文:
一
從湖南安化縣高明村到安化縣城,然後從安化縣城到長沙,再從長沙到大連,將近三千公里的路途,羅瑛坐了兩天一夜的車。本來,大連方面讓她坐飛機,可是一聽價錢,她覺得還是能省就省吧。沿著兒子韓湘上學的路,最遠只去過鎮上集市的羅大媽東問西打聽,總算上對了車。
坐在座位上,汗還沒擦乾,羅瑛的眼淚就掉下來—不出來不知道,世界這麼大。她的湘兒從那個窮鄉僻壤走出去,真是太不容易了。
兩年前,鄉親們在村口敲鑼打鼓地給湘兒送行,囑咐她:“好好讀書,將來接你媽去城裏享福。你媽一個人把你拉扯大,不容易。”兩年後,鄉親們在村口含著眼淚給羅瑛送行,告訴她:“一定不能放過那個撞人的司機,他把你們這個家都給毀了!”
鄉親和親戚有要陪羅瑛去大連的,可是,她想了半天,還是拒絕了。她怕人一多,她的心就亂了。
二
到了大連火車站,湘兒的老師、同學,還有公交集團的領導以及那個肇事司機小付都來接她。公交集團和校方 都國羅瑛安排了賓館,可是羅瑛卻要求去司機小付家看看,讓其他人先回。
對於羅瑛的要求,大家唯一能做的就是滿足。公交集團領導對小付説,不管人家怎麼鬧,你都受著。人家唯一的兒子沒了,怎麼鬧都不為過。
羅瑛去了小付的家。五十平方米不到的房子,住 著一家五口—小 付的父母和小付一家三口,孩子剛上幼兒園。就在小付的媳婦不知道該跟羅瑛説什麼好時,羅瑛説:“你們城裏人住的地方也太擠巴了。”
羅瑞的話讓小付媳婦的眼淚一下子就下來了,她借機訴苦:從結婚就和老人在一起過。都是普通工人,哪買得起房子?一平方米一萬多的房價,不吃不喝 兩輩子也買不起。“羅瑛驚呆了:“一萬一平方米,就這跟鴿子籠似的樓房?” 小 付媳婦説:“可不是,小付一個月工資兩千不到,一個月只休三天,沒白沒黑地跑,跑的公里數 多就多賺點,跑的公里數少就少賺點。從幹上公交司機就從來沒有睡到自然醒的時候,生生落下一個神經衰弱的毛病。這些年,他也沒跟 家人過過一個團圓的節日。現在可好,又出了這麼大的事故……“小付媳婦乾脆放聲大哭起來。
羅瑛見狀,趕緊對小付媳婦説:“姑娘,大媽想在你們家吃頓飯。”小付媳婦趕緊擦乾眼淚,忙不迭地讓小付出去買菜。可是,羅瑛堅決不同意,她説:“家裏有啥吃啥。”
吃完飯後,羅瑛要去湘兒的學校看看。從進門到走關於湘兒的死。羅瑛一個字都沒提。
三
湘兒的同學領著羅瑛,把湘 兒生前上課的教室、睡過的寢室等有過湘 兒足跡的地方都走了個遍。校方為羅瑛組織了強大的律師團,主要目標有兩個,一是嚴重肇事司機,二是最大限度地爭取經濟賠償。
羅瑛沒見律師團,只是把湘 兒的系主任叫了出來,跟他説:“湘兒給你們添麻煩了。我還得繼續添個麻煩,幫我把湘兒的屍體早些火化了。再派一個和湘 兒關係最好的同學,領著我和湘兒把大連好玩的、他沒去過的地方都轉轉。其餘的事,我自己來解決,不能再給你們學校添麻煩了,也不能再讓孩子們為湘 兒耽誤學習了。”系主任還想説什麼,羅瑛説:“湘兒昨晚托夢給我了,孩子就是這麼説的,咱們都聽他的吧”
羅瑛把湘兒的骨灰盒裝在背包裏,像抱著一個嬰兒那樣,用一天的時間把濱海路、金石灘和旅順口都走了一遍。
一天下來,湘兒的同學把眼睛都哭腫了,可是,羅瑛一滴眼淚都沒掉。湘兒的同學對她説:“阿姨,你就哭出來吧。”羅瑛説:“湘兒四歲沒了爸爸,從那時開始,我就沒在湘兒面前掉過眼淚。孩子看見媽媽哭,那心得多痛……”
四
第二天,校方四處找不到羅瑛。原來,她一個人去了公交集團。對於她的到來,集團做好了各種準備。他們已經將公司按交通傷亡慣例賠償的錢以及肇事司機個人應賠付的錢裝在了信封裏。家屬能接受就接受,接受不了那就走法律程式。
為了不使氣氛太激烈,集團領導沒讓小付露面,幾個領導帶著一個律師來見羅瑛。領導們做好了羅瑛痛不欲生、哭天搶地的準備—從下車到現在,羅瑛表現得過於平靜,他們知道,這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的 平靜—反正他們人多,每個人説一句好話,也可以抵擋一陣。有些事情,磨,也是一種辦法,尤其是這樣的惡性事故,就更需要用時間來消解。
羅瑛和公交集團領導的見面沒超過十分鐘,掐頭去尾,真正的對對話不過五分鐘。羅瑛説:“我請求你們兩件事 。第一件,希望你們別處分小付師傅;第二件,小付師傅睡眠不好,你們幫我轉告他一個偏方—把豬心切成片,再加十粒去核的紅棗,拌上鹽、油、姜煮熟,早晚熱 著吃,吃一個月左右,肯定管用。”
集團領導一時反應不過來,羅瑛頓了頓,説:“湘 兒給你們添麻煩了。”
羅瑛走了,對集團領導非要塞給她的錢,她怎麼也不肯收:“這錢我沒法花。把小付師傅的那份兒還給他,城裏車水馬龍的,行人不容易,開車的也不容易。”
五
羅瑛走了,比來時多了一件東西,那就是湘兒的骨灰。她小心地把湘兒抱在懷裏,看上去像一尊雕塑。
公交集團上上下下全震驚了。不久,集團出資,買了整整兩卡車的米、面、油向高明村進發。儘管走之前,他們知道那是湖南一個偏遠的農村,可是,到了目的地,還是被 那真實的貧窮驚呆了—破敗的房屋與校舍,孩子們連火腿腸都沒見過;羅瑛家的房屋由幾根柱子運送,搖搖欲倒。
羅瑛帶著公交集團的人,挨家挨戶送米送油。她説:“你們看,我説得沒錯吧,這些人的心眼兒好著呢。”
一行十五人,走的時候除了留下回去的路費,把其餘的錢全拿了出來,大家恨不得把羅瑛一年的吃穿用度都給準備好。
時到今日,那場車禍已經過去五年了,但依然有大連人絡繹不絕地來到高明村,不光是公交集團的人,還有對此事知情的其他人。他們不光去看望年歲漸長的羅瑛,也為那個村莊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投資,修路,建新校舍…
湘兒是寡婦羅瑛這輩子最大的驕傲……但正是這位母親的放棄,讓一個悲劇有了昂揚的走向,有了最出人意料的後來。
================================================
以下是本週我們課堂的簡介。
家長班學習紀要
传统文化读书沙龙 十五
一. 本期学习内容:
《论语别裁》: 学问深时意气平——民主乎?专制乎?(p385——p41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
二.下期学习内容《论语别裁》:
大禹和墨子——大丈夫当如是(p419——p449)(电子版P
三.关于 “雍伯第八”的解读
南怀瑾先生
——凡是所谓天才、聪明有才具的人,容易犯一个错误——慢,就是很自满,不肯向人请教。而颜回虽然高人一等,却唯恐自己懂得不多,唯恐自己没有看清楚,还要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一番。这也是诸葛亮之所以成功的条件,他的名言 “集思广益”,就是善于集中人家的学问思想,增加自己的知识见解。对自己非常有利益。这也就是以能问于不能的道理。
——以我们平时看到一些人好像吊儿郎当的,但是不要因此而轻视他们。看人要看大节。
——“问于寡”,就是问于知识不如自己渊博的人。这是一种解释。——曾子说一个知识分子,要养成弘与毅是基本的条件。
——中国过去教育目的,在养成人的弘毅,挑起国家社会的责任。
——一个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仁”就是他的责任。什么是仁?
——情感最好的发挥,是透过艺术与文学,诗即其一。
——一个人有了才能而且很努力,还要修养弘毅的胸襟,
——教育的目的一直是为了生活,由生活的观念一变,
——如果社会渐渐上了轨道,有才能的应该对国家社会有所贡献,
——学以致用,真正的学问,要和作人做事配合。
——道德修养与生死来去,都有关系,“狂而不直”,有许多人狂,
——时代在变乱中,多半是这一类的人:狂而不能直,
——孔子说真正为学问而学问,永远觉得自己还不充实,还要改进。
——道家的思想,教我们人类的胸襟,要效法天地,只有付出,
——孔子说尧最伟大的成就,最伟大的光辉,
——人生难得是知己。个人事业也好,国家大事也好,
——孔子的文化思想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所谓祖述的祖,
少年班課堂紀要
課程開始:全體起立面向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像行三鞠躬禮;師生互相行禮。
· 用恭敬心、真誠心讀誦論語五篇(論語一書的四分之一)。· 學習《鄉黨第十》。
· 講解端午的習俗
賽龍舟
划龍舟較為普遍的說法,是因戰國時代愛國詩人屈原因不得重用而投江 ,民眾競相划船希望找到他的屍體。根據近人考証,其實中國古代划龍舟並不限於端午才舉行,龍舟競渡的習俗也早於屈原之前已經存在,如姑蘇就以龍舟有迎接潮水之神伍子胥的習俗。古人將船當作送走災邪的工具,既然送邪,也就愈快愈好,於是便衍生出端午競渡的習俗了。古代參加競渡的龍舟已很講究:船身窄而長,還有龍頭、龍尾和鱗甲等裝飾,船上結七彩,張旗傘。競渡時鑼鼓喧鬧、鞭炮齊鳴、萬人喝彩,場面極為壯觀。可見龍舟競渡其實也是驅瘟避邪的一種行為,其原始宗教的意味濃於悼念忠忱的愛國者。現時大中華地區及世界各華人聚居地都有端午划龍舟的習俗。
吃粽子
吃粽子的習俗要到晉朝初年才固定在端午節,當時民間食用的粽子是用蘆葉裹高粱米做成的;至唐,粽子已經成為節日和市場上的美味食品了。歷經多朝,粽子的風味和粽餡的種類更形多樣了,如明代有以艾葉浸米而成的「艾白粽」,清朝宮廷用乳酪浸米一夜後煮成的「奶子粽」和乾隆年間出現的「火腿粽子」。現代粽子的品種、花色都日益繁富,形狀、用料和餡類亦按各地的飲食習慣和口味而有所不同。吃粽子的習俗要到晉朝初年才固定在端午節,當時民間食用的粽子是用蘆葉裹高粱米做成的;至唐,粽子已經成為節日和市場上的美味食品了。歷經多朝,粽子的風味和粽餡的種類更形多樣了,如明代有以艾葉浸米而成的「艾白粽」,清朝宮廷用乳酪浸米一夜後煮成的「奶子粽」和乾隆年間出現的「火腿粽子」。現代粽子的品種、花色都日益繁富,形狀、用料和餡類亦按各地的飲食習慣和口味而有所不同。
孝女曹娥
曹娥(130年-143年),上虞(在今浙江绍兴)皂湖乡曹家堡人。其父曹盱是一名巫师,能 “抚节按歌,婆娑乐神。”东汉汉安二年(143年)端午,曹盱驾船在舜江中迎潮神伍子胥,被江水淹死,不得其尸。
当时曹娥年仅十四岁,遂投江而死,三日后曹娥尸抱父尸出,乡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遂改舜江为曹娥江,并以曹娥为水神。
· 講解經文
10. 食不語,寢不言。
11. 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課程結束:總結、回顧本堂學習內容;全體起立合掌恭誦感恩詞;學生排隊向老師行鞠躬禮道別。
下週安排:繼續學習《鄉黨第十》中的如下經文:
12. 席不正不坐。
13. 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
22. 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
23. 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
24. 寢不尸,居不容。
25. 見齊衰者,雖狎必變。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負版者。有盛饌,必變色而作。迅雷風烈必變。
26. 升車,必正立執綏。車中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
和同學們一起朗讀《小故事 大智慧》中的一篇文章(今後每週堅持)用以檢驗同學們讀完論語後的識字量。
兒童班課堂紀要
1.一起读诵《入则孝》、《出则弟》、《谨》、《信》两遍
2.向孔夫子三鞠躬, 和同学们相对鞠躬
3.开始复习《出则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2.向孔夫子三鞠躬, 和同学们相对鞠躬
3.开始复习《出则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故事: 紫荊樹的故事
4.接上次讲《信》
見人善 即思齊
縱去遠 以漸躋
見人惡 即內省
有則改 無加警
唯德學 唯才藝
不如人 當自礪
若衣服 若飲食
不如人 勿生慼
見人善 即思齊
縱去遠 以漸躋
見人惡 即內省
有則改 無加警
唯德學 唯才藝
不如人 當自礪
若衣服 若飲食
不如人 勿生慼
简介 德兰修女
許哲女士
許哲女士
5.二十四孝动画 江革负母
6.简介 端午節的由來
在春秋時代,有一個愛國詩人屈原,他是楚國人,有一次秦國的國君想要以通婚為名義來陷害楚國的大王,當時屈原極力的反對,但是楚王並沒有聽信屈原的諫言,反而造成一些大臣對楚王的進言,於是楚王便將屈原流放到邊境,後來楚王果真被秦王在秦國殺掉了,屈原一聽到了這個消息十分難過,便抱著石頭跳入汨羅江自殺了,當地的百姓被屈原的愛國情操所感動,於是就用竹葉包著糯米的飯糰投進江中給魚吃,希望魚不要吃屈原的屍體,後來世人便在每年的五月五日,也就是屈原自殺的這一天,有了包粽子的習俗,也將這天稱為端午節,因為屈原是一個愛國詩人,所以這一天也叫做詩人節,相傳當時有人想要找尋屈原的屍體,所以就划著船在汨羅江上找,就演變成划龍船的習俗了 。
在春秋時代,有一個愛國詩人屈原,他是楚國人,
Montreal 龙舟节 (龙舟 挑战赛 )
MONTREAL CHALLENGE - July 26-27, 2014
http://h2oplayground.com/en/evenement/montreal_dragon_boat_challenge/
MONTREAL CHALLENGE - July 26-27, 2014
http://h2oplayground.com/en/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