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14, 2014

週報

尊敬的各位學長:您們好!

即將來臨的週末是Victoria女王節,我們將停課一次。恭祝您們長週末愉快!

524日(週六)地平線集團文教學院將舉行35週年慶典,屆時中國總領館的人會來參加活動。我們弟子規班的孩子和家長們被邀請出個節目。我們初步擬定如下:

少年班:集體背誦《論語:學而第一》(時間允許,可加《為政第二》)
兒童班:集體背誦《弟子規:入則孝》(時間允許,可加《出則悌》
表演時間:524日(週六)下午1400 – 16:00
地點同弟子規上課地址 (Ecole Polyvalente St Henri, 4115 Rue Saint Jacques, Montréal, QC H4C 1J3

如果您對此項活動感興趣,請您回复此信並註明孩子的姓名。謝謝!


以下是本週我們課堂的簡介。

家長班學習紀要

传统文化读书沙龙 十三
本期学习内容:
1. 《论语别裁》千古艰难唯一死——孔子的行谊p324——p354)(电子版P181——p198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于是日哭,则不歌。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子之所慎:齐,战,疾。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下期学习内容
《论语别裁》
同姓不婚的优生学——冯道的故事p354——p385)(电子版P198——p212

三.关于 “述而第七”的解读
钱穆先生
——本章孔子论用行舍藏,有道亦复有命。如怀道不见用是命。行军不能必胜无败,亦有命。文中虽未提及命道二字,然不参入此二字作解,便不能得此章之深旨。读《论语》,贵能逐章分读,又贵能通体合读,反复沉潜、交互相发,而后各章之义旨,始可透悉无遗。
——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此亦一种艺术心情。艺术心情与道德心情交流合一,乃是圣人境界之高。读书当先就本文平直解之,再徐求其深义。不贵牵他说,逞曲解。
——乐在富贵贫贱之外, 亦即在富贵贫贱之中。不谓乐贫贱。
——《中庸》言:‚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君子无人而不自得。然非言不义之富贵。孔子又言:‚富与贵,人之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不义而富且贵,是以不道得之,存心不义,营求而得。
——浮云自在天,不行不义,则不义之富贵,无缘来相扰。本章风情高邈,可当一首散文诗读。学者惟当心领神会,不烦多生理解。然使无下半章之心情,恐难保上半章之乐趣,此仍不可不辨。孟子书中屡言此下半章之心情,学者可以参读。
——孔子之重雅言,一则重视古代之文化传统,一则抱天下一家之理想。孔子曰:‚如有用我者,我其为东周乎。章亦征其一端。
——学有未得,愤而忘食。学有所得,乐以忘忧。学无止境,斯孔子之愤与乐亦无止境。如是孳孳,惟日不足,而不知年岁之已往,斯诚一片化境
——则孔子之学与仁与道,亦即与孔子之为人合一而化,斯其所以为圣。言之甚卑近,由之日高远。圣人之学,人人所能学,而终非人人之所能及,而其所不能及者,则仍在好学之一端。此其所以为大圣欤!学者就此章,通之于《论语》全书,人圣之门,其在斯矣。
——孔子提醒学者勿尽在言语上求高远,当从行事上求真实。有真实,始有高远。而孔子之身与道合,行与学化。其平日之一举一动,笃实光辉,表里一体,既非言辨思议所能尽,而言辨思议亦无以超其外。此孔子之学所以为圣学。
——圣人君子以学言,善人有恒以质言。
——古人之嘉言懿行,良法美制,择而从之,谓传述。见指近,当身所见,是非善恶,默
识在心,备参究。
——孔子立言明道,但非不知而作。所谓我非生而知之,好古敏以求之。是孔子已自承知之。又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以师道自居,则决非仅属多闻多见之知可知。
——孔子对互乡童子,不追问其已往,不逆揣其将来,只就其当前求见之心而许之以教诲,较之自行束惰以上章,更见孔门教育精神之伟大。
——仁道出于人心,故反诸己而即得。仁心仁道皆不远人,故我欲仁,斯仁至。惟求在己成德,在世成道,则难。故孔子极言仁之易求,又极言仁之难达。

南怀瑾先生
——孔子的学问中,智、仁、勇三个字是相连的,真正的大勇,一定有智有仁;真正的仁,一定有智有勇;真正的智,也一定有仁有勇,三者不能分开的。
——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便没有字。我们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富贵两字往往连起讲,富了自然就贵,不富就不贵,富更重要,孔子认为富是不可以去乱求的,是求不到的,假使真的求得来,就是替人拿马鞭,跟在后头跑,所谓拍马屁,乃至教我干什么都干。假使求不到,那么对不住,什么都不来。
——孔子好的是什么?就是下面说的道德仁义。真的富贵不可求吗?
——孔子所谓的求,不是“努力去做”的意思,而是“想办法”,如果是违反原则去求来的,是不可以的。
——天下事有可为,也有不可为,有的应该做,也有的不应该做,这中间大有问题。如不可求,我认为不可以做的,则富不富没有关系。因为富贵只是生活的形态,不是人生的目的,我还是从我所好,走我自己的路。
——古代的斋是内心的修养,要着重气质的变化,在《礼记》中变化气质第一步工夫,就是要斋心毋不敬,俨若思。代的语汇,就是心理的净化,所以孔子对是最谨慎,最小心的。
——一个人要修养到家,先能够不受外界物质环境的诱惑,进一步摆脱了虚荣的惑乱,乃至于皇帝送上来给你当,先得看清楚应不应该当。有了这个修养,才可以看到孔子学问修养的境界。
——人生的大乐,自己有自己的乐趣,并不需要靠物质,不需要虚伪的荣耀。
——人生一切都是浮云,聚散不定,看通了这点,自然不受物质环境、虚荣的惑乱,可以建立自己的精神人格了。
——人多活一年,反省就多一年。人能知道过去的错处就是了不起。
——孔子说:我是一个为了发愤求学问,常常穷得没饭吃,连自己肚子饿了,都无所感觉,而忘了人是必须吃饭的那种人;当学问上有所获益,就快乐得忘记了忧愁,根本忽略了衰老的威胁。
——孔子的人生修养,是永远年轻的,所以他的学问道德,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我们今天讲复兴中华文化也好,保存中华文化也好,为后代着想也好,怎样好古呢?就是承受传统文化后,运用智慧,敏捷而勤奋地反省研究。再敏以求之,这才是认真的工作。
——孔子这句话很明白的告诉我们,作学问、作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要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不求就不行。
——如果人的智慧到达了哲学的最高境界,怪、力、乱、神摸不进来了,才真是平实的人。孔子讲仁道,也就是这个道理。
——在人群社会中,真发现了别人的长处,而自己能从内心、从根性里发出改善、学习的意念,是很不容易作到的。
——孔子说,我并没有保留,我的学问很简单,本身就是教材,表现在平时作人、处世、言行间。学问就在这里面,告诉了你们,千万不要只在书本上死念书。
——过去我们虽没有明文规定的教育宗旨,但读书人根本上要把品德修好,这是公认的目的。可是近几年来,跟着西方文化转,尤其是现在美国标榜教育就是生活的教育方针,大家体会到的生活就是现实,不外物质。教育的目标也因而移转,完全忽略了心性的修养。
——几千年来,我们中国人的道德为什么如此敦厚呢?就是德行教育的结果。所以文、行、忠、信并不是四科,以现代观念勉强来解释,应该是他的教育中心。文包括了文学,乃至一切学问的完成。行,狭义的是行为、品德;广义的是事业的成果。忠、信,是内心的修养,是人格的造就。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这个字,包括了多读书、多听、多问。所谓学问,一边学要一边问,多请教人家,听人家的意见。听来的不一定对,还要有所选择。对好的见解,就要采纳。仅听还不够,要加上经验,所以要多见,还要亲眼看见。
——孔子说第一等人是天才,既然不是天才,就要学问来弥补。自己不是天才,又不肯求学问,就是不知而作的,那就完了。不是天才,学问怎么来呢?多听人家的,多看、多经验、多跟人家学,这就是知之次也
——肯求上进的人,我们一定要帮助他,不要使人没有进步的机会,不能使人退步。


少年班課堂紀要

課程開始:全體起立面向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像行三鞠躬禮師生互相行禮。

用恭敬心、真誠心讀誦論語第四篇至第八篇。

繼續學習《子罕第九》。
講解母親節的來歷。
每年的5月的第二個週日是母親節。 美國的母親節由安娜·賈維斯(Anna Jarvis,18641948)發起,她終身未婚,一直陪伴在母親身邊。安娜·賈維斯的母親心地善良,極富同情心,她提出應設立一個紀念日來紀念默默無聞做出奉獻的母親們,可是這個願望尚未實現,她就逝世了。她的女兒安娜·賈維斯於1907年開始舉辦活動,申請將母親節成為一個法定節日。節日於1908510日在美國的西維吉尼亞和賓夕法尼亞州正式開始。1913年,美國國會確定將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作為法定的母親節,並規定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懸掛國旗,表達對母親的尊敬。而安娜·賈維斯的母親生前最愛的康乃馨也就成了母親節的象徵。

故事:为母亲洗脚
日本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去一家公司应聘。公司总裁在面试时问他:“你为父母擦过背吗?”青年人回答:“没有”。“那么你替父母揉过肩吗?”“揉过,那是在上小学的时候,揉过几次。”总裁说:“你能忠实地回答问题,很好。”青年临走时总裁喊住他:“明天你再来一次,不过一定先要为母亲洗一次脚。”
这位青年虽是名牌大学生,但家境贫寒,他两岁时父亲便去世了,母亲流着泪发誓要把他抚养成人。为了养活他,供他上学,母亲只好去做佣人,一天到晚拼命挣钱,供他上了大学。这次应聘,公司总裁要他必须替母亲洗一次脚。他在为母亲洗脚时,才发现母亲的双脚像木头一样僵硬,还有不少皲裂口子,不由得搂着母亲的双脚哭了起来。
在读书时,他心安理得地花着母亲如期送来的学费和零花钱,现在才知道,母亲的钱来得多不容易啊!那是母亲的血汗钱、辛苦钱!
第二天,年轻人如约去了那家公司,很伤感地对总裁说:“我能不能进贵公司工作,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现在我已经知道母亲为了我受了很大的苦。是您使我明白了在学校里没有学过的大道理,使我知道母亲养育我的艰辛。谢谢总裁,如果不是您,我根本不会去为母亲洗脚。母亲是我惟一的亲人,我要好好照顾母亲,决不能让她再受苦了。”
总裁点了点头,说:“好,你被录取了,明天就可以来公司上班。”
故事:婴儿降临人世前,佛与婴儿道别。小孩一直在哭:“我害怕,我会变得那么小,什么也不会,多么无助。”佛安慰他:我早已安排好一位菩萨引领你去到人间,她会保护你,照顾你,爱你,等你长大以后,菩萨也就完成了使命,才能回到我的身边”。小孩停止哭泣,问:“菩萨叫什么名字呢?”佛微笑着说:“她的名字叫 ------ 妈妈”。

故事:
妈妈的总是唠叨,有一次已经高中 的儿子不耐烦的顶撞了母亲,母亲气 得半死。
当晚,父亲便约儿子一起出门 散步。
两人走了好久,父亲说道,顶 撞妈妈时,下列的事任选一样,做到 后,才有顶撞的权利:
1.连续3个月每吃完一餐就须催吐(孕 吐)
2.乳头被别人吸到破皮达一个月(喂 奶)
3.肚子塞一颗篮球达10个月(怀孕)
4.接受皮鞭抽打达48小时(生小孩)
5.10个月不能喝冰水、咖啡、茶
6.5个月睡觉不能翻身
7.10个月不能出游远行,不能跑跳
8.10个月不能生病,实在要是病了, 生病不能吃药
9.生完孩子把屎把尿一个月
10.晚上睡觉每二个小时起床一次, 清醒30分钟达一个月

一直到要进家门口时,父亲拍 拍儿子的肩膀,以男人对男人的语气 说:『等一下进去时,给我女人一点 面子!』儿子惊讶于老爸用哥儿们的 语气对他说话,并因男人跟男人之间 的义气,从此对母亲毕恭毕敬。
 作業:
 讀誦“子罕第九”,每日五遍。
母親節時,為母親洗腳。給母親獻花,祝福媽媽。給母親烤一個花朵小蛋糕(感恩呂惠珍女士提供的蛋糕)。

課程結束:總結、回顧本堂學習內容;全體起立合掌恭誦感恩詞;學生排隊向老師行鞠躬禮道別。

兒童班課堂紀要

暫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