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 14, 2013

少年班課堂紀要

【少年班課堂紀要】

課程開始: 用恭敬心、真誠心讀誦弟子規全文。讀誦弟子規的要求:姿勢坐正,書擺正,左手壓書,右手指字,眼睛看字,聲音剛剛好。
全體起立面向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像行三鞠躬禮;師生互相行禮。

一,默寫經文: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

二,偷盜

取用別人的東西,先徵得主人許可(同時最好是別人親手給予),否則,即是偷。

其實不偷竊,非常之難。一代律宗大師李叔同先生對佛家的戒律了解得越清楚,越不敢持不盜戒。

比如:在單位上班,是否把公物為己用,私用公司的筆紙? (正例:雪廬老人年輕時,在單位,用一張紙做私用時,必請示領導)。

單位要求工作8小時,是否上夠時間?或者上班做私事?如果是,即犯了偷盜,因為我們未經許可,取用了時間。

古人在此方面律己極嚴。比如一位知縣(忘其名字),下班在官府休息,天色已晚,家僕送家書一封。當他剛開始讀閱時,突然熄滅蠟燭,取出自己的蠟燭點亮後再閱信。

網絡時代,嚴守不盜更難。比如:許多電影、電視劇、歌曲、電子書是有版權的,他們的作者為創作作品付出了時間、勞動,做了投資,不願意其作品被免費使用。

如果免費下載、拷拷貝、傳播享用這些帶有版權、知識產權、著作權的作品時,就是倘不用,即為偷

  以上諸語,老師和同學們共勉!


三,學習新經文: 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

  俗語說:有借有還,再藉不難。借他人之物,應注意:
        *    有禮貌的請求
  * 完璧歸趙。小心使用別人的東西,以便歸還時保持物品的清潔、完整。
  * 約定歸還時間,並按時歸還。可以用記事本、日曆提醒自己。舉例:借錢的尷尬。
  * 表示感謝,其方式可以不同。比如可以將使用的物品清洗得比借時更乾淨;寫感謝卡;贈送小禮物;真心地說感謝的話……
  
枚舉生活中的實例,借剪草機、借充電器、借水泵……
  
一個父還子債的故事:這是溫州市蒼南縣偏僻漁村老漢吳乃宜替子還債的感人故事。 2006年,老漢在一場超強颱風襲擊中一夜之間痛失3個兒子,3個兒子的身後留下了80多萬元高債。從此,漫長的5年裡,這位孱弱多病的駝背老人背著生存與欠債、悲傷與壓抑的雙重重負,步履蹣跚、卻又堅定地走在子債父還的誠信守諾之路上。 (詳情請閱:http://www.chinanews.com/sh/2011/03-20/2918040.shtml

四,學習孝經第二章

五,《Born to Win

要求同學們背誦俞敏洪老師編輯的英文“Born to Win“

文章節選:The word “winner” and “loser” have many meanings. When we refer to a person as a winner, we do not mean one who makes someone else lose. To us, a winner is one who responds authentically by being credible , trustworthy, responsive, and genuine, both as an individual and as a member of a society. “成者敗者含義頗多。談及成者我們並非指令他人失意之人。對我們而言,成者必為人守信,值得信賴,有求必應,態度誠懇,或為個人,或為社會一員皆能以真誠回應他人。

一位Winner的故事: 俞敏洪的北大演讲 (请阅附件

六,觀看視頻--我被十三所學校開除” 

該視頻來自於大型公益紀錄片(中華傳統文化論壇特別節目

相关信息一封信【请回到教育的根本】                          
二战后,一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成为美国一所学校的校长。每当有新老师来到学校时,校长就会给这位老师一封信,这封信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老师:

我是一名集中营的幸存者,我亲眼看到人所不应该见到的悲剧: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妇女由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儿童是由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所以,我怀疑教育的意义。
我对你们唯一的请求是:请回到教育的根本,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不应该造就学识渊博的怪物,或者是多才多艺的变态狂 或受过教育的屠夫。
我始终相信,只有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书写字算术的能力才有价值。
吉诺特校长

課程結束:總結、回顧本堂學習內容;全體起立合掌恭誦感恩詞;學生排隊向老師行鞠躬禮道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